语文教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6 05:14:00
导语:语文教育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一些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发生,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可喜的是,眼下这种不尊重学生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曾几何时,一些学校把学习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作“差生”甚至“双差生”。后来,可能是觉得此称谓不妥,有伤学生自尊,便改成了“后进生”。“后进生”与“差生”相比,虽无实质变化,但听起来却含蓄多了,也温和了许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又被悄无声息地改成了“学困生”。虽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学困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成绩眼下还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师生的帮助和他们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后天他们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学生。
看来,从“差生”到“后进生”,再到“学困生”,不只是一个称谓的简单变化,从中我们更看到了人们对教育内涵深层次的理解和对学生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普遍认同。同时,我们也为孩子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感到由衷地高兴,为教育工作者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而萌发出深深的敬意!
善待学生的错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当青少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惑”,有了认识及行为上的偏差时,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迷惘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犯错误是正常的。由于每个人知识、阅历的有限性,他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难免出现短视,导致行为偏差的产生,这是不足为怪的,所以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能容错是一种胸襟。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犯错误忍无可忍甚至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会说出有损教师形象的话,做出令人遗憾的事,这只能说明该教师应该加强个人师德修养。如果教师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就会懂得:面对孩子的错误,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而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纠错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学生犯了错误,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当理智耐心地注意方法,分析处理。纠错的方法有很多,如当面指正、个别谈话、冷冻法、暗示法、感化法等。也许这些方法不能立即奏效,但不能急于一蹴而就。不管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以鼓励为主,通过教育,把孩子引向健康成长的方向。
错误是一笔财富。人总是在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走向自我完善。青少年学生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限而导致行为偏差在所难免,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它。医生治病需要对症下药,找到病因,是治好病的前提。学生犯了错误,正是把“症状”暴露了出来,教师循此才能找到学生犯错误的“症结”所在,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应当珍视。只要教师有耐心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不断地改正在成长道路上所犯的一个个错误,并逐渐地使他们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的时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妨来个“对号入座”
最近,看到一篇学生的作文,这位学生实话实说,对教师分门别类加以评说。
一类是“不喜欢的老师”。
这类老师有三种:一曰“保姆型”。他们事无巨细,读书写字,甚至穿着打扮,样样要管。二曰“裁判型”。他们手拿教科书,外加一本“标准答案”,“A、B、C、D”地讲题目读答案;三曰“纠察型”。他们有事没事总爱在我们周围“巡视”,操场上,自习时,原本放松热闹的场合,只要人群忽然间安静下来,必定在窗口或门外有一对镜片在闪闪发光。
另一类是“喜欢的老师”。
这类教师也有三种:一曰“教练型”。当然不是像徐根宝那样急吼吼地训斥弟子,也不像拉扎罗尼那样与弟子讲两种语言难以沟通,而是像胡鸿飞那样,既循循善诱又视弟子为自己的孩子。二曰“朋友型”。上课严肃认真,诲人不倦,下课则与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侃网络、谈NBA;既能宽恕我们的无知、浅薄、幼稚乃至狂妄,又不放纵和认同我们的一切。三曰“导师型”。有广博的学问和人格魅力,有才气和幽默感,最好再懂一点琴棋书画。
这位学生的作文,虽是一家之言,但是颇具代表性,可以说,他是道出了一大批中学生的心里话。作为老师,读了这篇作文,该作何感想呢?我想,不妨就来个“对号入座”,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倘若处于学生“不喜欢”之列,则应不耻下问,及时召开学生座谈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尽快地“转型”。如是位于学生“喜欢”之列,也应查一查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更加喜欢。
信息时代应注重信息的反馈,学生的这篇作文就如一面镜子,照一照,对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无益处。
管理还是教育?
本报8月3日教科文版《180条校规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的报道,介绍了河北省定州中学最近出台180条校规所引发的一场大讨论。我觉得,无论结果如何,它实际上触及了一个问题:在学校,管理的分量究竟应该多大?管理的边界在哪里?
这看起来是一个“量”的问题,但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判断,则需要对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及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这些“质”的问题作出认定。
从事教育的学校是一个组织。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所以学校也需要管理。工厂、机关、军队这些组织都有一个具体的、切近的目标:或是生产产品,或是提供服务,或是防卫与战争。倘无管理,这些目标都不能达到。而学校的目标则是教育人。当然,无管理,无秩序,教育的目标也不能达到。但是,对于工厂、机关、军队而言,管理本身并不是生产、并不是服务、并不是战斗,工厂、机关、军队这些组织的目标不是管理人。同理,管理本身也不是教育,管理人不是学校的目标,它不能代替教育。
把教育的目标置换为管理的目标,就是把手段置换为目的。而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在于,这些管理条例不是一个保障实施教育的最低条件,而是一个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本身。
再说量的问题。我认为,因为没有像工厂、机关、军队那样切近的社会目标,学校管理的“量”至少不应该超过其他社会组织。如果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没有受那样细密的管理约束的话,那么学校就不应该把这样的管理约束施之于受教育的人。
管理,是不是越多越好?它有没有成本和效益比的问题?这是值得思考的。我们常常听到“管理薄弱”的话,从未听说过“管理过度”,这就是因为人们从未想过管理过度的负效应。这个负效应是什么呢?英国哲学家罗素回答过:那就是对目标的忘记。
管理过度,还有一个驱动机制的问题。罗素说:“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这些教师热爱其所教的科目并且喜欢教学,他们把自己的这种热爱移植到学生中去。另一种是,他们只是欣赏这个具有权力和很容易获得优越感的职位,他们喜欢管理……”他还说:“现代化的效率系统越来越倾向于支持那些管理学生而不是教学生的人。”
管理是简单的,教育是复杂的;管理之效是切近的,教育之效是缓慢的;管理是诉诸权力的,教育则诉诸受教育者的内心。一个过分追求效率的学校,就可能更多地选择管理而放弃教育。把是否符合管理规则当成有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尺度(这表现在开除),就是选择管理而放弃教育。
我想,即使管理规则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管”出一个“合格的人”———成熟公民,那么,管理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起点,仍然是有疑问的。
走出学校,会有太多的管理,还是让我们把学校更多地留给教育吧。
"师爱"说--21世纪教师素质谈之一
我们已经听见了21世纪的脚步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最关键的攻坚阶段,教育体制、教育思路的根本变革时代已经到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话题,教育界已经议论了多年,然而现在已经到了付诸实施,全面启动的时刻了。正如美国劳工部长赖特在他写的一本书中认为:在下一个世纪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的不是它拥有的财富、资源,而是其公民的素质、思想、智慧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为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的,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正如物理学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师德和优秀素质的教师,会培养出好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曾收集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老师。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
一、友善的态度。"他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教书。"
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
三、耐心。"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在您听来也许可笑,但只要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听人。"
四、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五、良好的仪表。"我立刻就喜欢他了。他走进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马上开始讲课。你能看得出他是熟悉教学工作的。他衣着整洁,事事都安排的有条不紊。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整节课瞧着她,我没什么反感。她尽力使自己显得自然。"
六、公正。"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
七、幽默感。"他讲课生动风趣,幽默活泼,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八、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九、对个人的关注。"老师只和好学生谈话,难道他不知道我也正在努力吗?"
十、伸缩性。"老师,请您记得,不久之前您也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十一、宽容。"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十二、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我的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保罗韦地博士将"友善的态度"即爱学生,善待学生,放在了第一位。
美国芝加哥一所私立中学,一位九年级的英语教师布朗女士在讨论完一道学习上的难题后,突然提出想到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如果在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这个提问立刻使课堂炸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一片笑声和喝彩声中,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学生回答道,如果他结婚了,他会救自己的妻子,而一位女生则大声回答说,她要去救老师布郎女士。
"为什么呢?"布朗女士问道。
"因为您最爱我们,最关心我们,您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朋友!"
话音刚落,又是一片喝彩声,情绪激动的学生们顺着她的话纷纷发言,一致赞美他们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最完美的人,也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
显然,这位布朗女士的教育工作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厉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最求。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遵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关于这方面,相信老师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师爱呢?
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用一句上面提到过的学生的话,"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这里的人,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以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落别人之后;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在国外,象这样专制式的教育,几乎已经被所有的国家所摒弃。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一九七二年提出"学会生存"的口号后,又于一九八九年提出"学会关心",同样在去年又要求当代世界青年应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正如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所说,"真正有生命力的、跨世纪的学校,是尊重人格的学校;我当过二十年的班主任,太了解尊重学生人格的意义了。"
其次是了解和关心。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您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
第三是严格要求。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但是一讲"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的体现在做人教育上。马克思曾和他的女儿劳拉有过一段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谈话,劳拉问他,"你最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轻信和无知"。"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欺骗和奴颜婢膝"。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人品,人格,品德,品行,道德,修养,素养,教养,涵养,情操,礼貌礼仪、风范魅力、举止风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
举例来说,说谎并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美国学校也不是真空,但美国人却把学校的作弊风当作"国家丑闻"来对待。美国德州品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尔基说:"欺骗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课堂上撒谎的学生将来就会对同事、上司和妻子、丈夫撒谎,如果一个国家不珍惜诚实,把品德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么可怕!"所以,美国的学校和教师对说谎和欺骗深恶痛绝,敢于采取严厉的惩罚。美国人在这方面的严厉,和他们对学生学习上的宽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非观念,一清二楚。联想到我国当今到处泛滥的假货,假药,假酒,假唱,乃至教育界的假文凭,假课,这还不够发人深醒吗?
再就是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立即听从,乐于接受,而且完成的很好;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却无动于衷,懒于接受,即使被迫做了,也是马虎了事。于是,人们就说,前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后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
有的教师对于调皮、不顺从的学生,往往采取训斥、威胁、甚至惩罚的手段,造成学生的心理恐惧。教师来了,学生在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教师对此十分满意,以为自己有威信,有办法。殊不知这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基于威慑,表面上暂时的遵从。当教师一走,教室里又是翻天复地,乱作一团。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象。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决不为过的。
我们讨论"师爱",问题的核心,即"学生是什么?"
我以为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的对象,是教师赖以生存的载体,真正给教师发工资的不是国家而是学生。学生付出学费进学校求学,教师为学生服务,教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想方设法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他所应当得到的东西,位置摆正了,也许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九八八年一月,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共七十五人聚会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至少表明,这些当代人类的才子,科学的巨匠们,对诞生于中国这个东方的文明古国的人类文明伦理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性是何等的重视!在已经到来的高科技的电脑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可以登上月球,飞向宇宙,甚至能"克隆"自身,但人类的生存却离不开中国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育家--孔子,留给我们的一部《论语》。李远哲:1936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站在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回顾上一世纪的许多变化,李远哲认为:"在科学的飞速发展中,以''''微电子与通讯工业领头的新的产业革命''''是令人瞩目的。另外就是整个世界的国际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面对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人口暴增、不同地区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等等已变成高度国际化的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的问题。""其实,人类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可以经由科学的研究与新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的。在以后一二百年内我们将会看到高速发展中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当生物技术对医药与农业的应用有了实质的进展后,对人类食物的供给与健康的维持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李远哲说,21世纪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对于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亚洲国家,这将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如果亚洲国家真要创造经济奇迹,也许要赶快投入科学的研究与高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也许是亚洲国家能创造奇迹的一个契机。"
李远哲认为,中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科技之路来,要在长远的政策和制度上下功夫。科学为生产服务是个好政策,但基础研究一定要做,决策者要有长远眼光,否则永远赶不上。对于获诺贝尔奖,李认为获不获奖并不重要,一个国家的科学建构是否良好,取决于是否有适合科学家生长的土壤。
李远哲呼吁,为了面对21世纪带给我们的挑战,好好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们的年轻人需要知道更多的科学知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民主训练,使他们有足够的竞争力。身为中国人的每一个青年,都应肩负勤奋努力把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的责任。作为学生,课内功课要搞好,课外的书更当看。有时一两本书就能改变你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之路。一个学生在学校受教育,不能每天只是迷迷糊糊地做题,不能连思想的时间都没有,那样你的脑筋就会像垃圾桶一样装满垃圾,是没用的。"
李远哲同时认为年轻人应该受到重视。他说中国文化中的论资排辈,不鼓励年轻人向权威挑战的传统是不利于科学的。"只有年轻人发现了老人的错误,改正了,科学才会向前发展。"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镇西,从事中学语文教育18年,现执教于成都石室中学。工作以来,笔耕不辍,已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教育导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先后正式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等教育专著,总计发表了百万余字的作品。其中《爱心与教育》一书,去年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李镇西用一颗心面对他热爱的学生们:“一把年纪”还和半大的孩子玩斗鸡游戏;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居然帮学生回了一封情书;为了给学生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在办公桌前坐上14个小时,编撰“班级风采录”……
对此,李镇西有过这样的回答:“我对学生做的一切都是在还债,在报答童心呀!”
他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作为班主任,李镇西在班级管理方面改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人治”,让全班学生运用集体制订的班级规章互相制约、共同管理,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与学生一起建设班级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关心集体、参与改革。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李镇西的班级里,大事小事都是民主评定,班主任至多也就“一票”发言权。一次,一个刚刚保证了“不再犯错”的学生,“忍”不住又犯了老毛病。李镇西气极之下,想惩罚这个学生,取消他参加郊游活动的权利。可他转念一想,看看学生怎么办呢?
学生们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举起森林般的小手———让他和我们一起去,集体不能在这时抛弃他。犯错的学生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样的班级教育,胜过100次惩罚。
李镇西说,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一个“优秀教师”“优秀事迹”的辉煌大厦,都必须以其班级大大高于所在年级、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升学率”作为支撑的主要栋梁,否则,他的一切教育思考、探索与创新都等于零,“升学教育”压倒了一切。
但是,取得较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学生个性精神的丧失!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
对一个各科成绩都差得出奇的学生,李镇西没有去反复问他: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为什么不认真听课?而是尝试贴近这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的苦衷:听不懂课而又必须坐在教室里,还不准做其他事,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呀。
李镇西特别批准这个学生可以在语文课上抄《烈火金刚》、《红岩》等小说,一个学年结束后,这个连字都不识多少的学生语文竟然考了76分!
李镇西说,“教育燃烧着激情也燃烧着思想。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因而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想之光,理所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是一项光明的事业,更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只有当一个人愿意为它付出很多很多时,才能看得见他深刻的足迹。
7月,李镇西将带着他18年来的酸甜苦辣,带着他一颗爱孩子的心,与全省各地来蓉的老师们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爱心、心灵这些永恒的话题。
- 上一篇:地方政府执行力对策论文
- 下一篇:气象行政权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