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5 05:36:00

导语:语文综合性学习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管理论文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综合性学习”便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为什么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的经验,对以上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大家斧正。

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对长久以来形成的“静听为主,教师中心”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有调查者对学生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作用做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参加活动收获示意图

1、学会了很多新知识60.36%

2、知道了怎样组织活动5.12%

3、学会了动手操作10.24%

4、知道了怎样同他人交往13.45%

5、树立了更高的理想8.33%

6、其他2.5%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这些要求无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师、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1、重探究、重应用

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

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课内学到的东西不再是单薄虚拟的,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各种语言材料在实践中会显得越来越丰满,学习时的应用意识以及“学”和“用”之间的联系、反应会越来越增强。“重探究、重应用”其特征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并加以调查研究,寻找出隐藏于内的因果关系,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措施。此类学习适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以引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的习惯和能力为主。不必过于强调研究的知识含量和深度、广度,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这一课之前,先就本校的足球场为什么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测量足球场比土制跑道平均高出多少,让他们调查足球场原先就这么高还是后来变“高”了,并分析原因。学生们兴致盎然地研究起来,得出的结论是:不是足球场变高了,而是土制跑道变低了。原因是:由于大风长年累月吹走地面浮土,地面平均每年降低五毫米左右,而足球场上因种植草皮,浮土没有被吹走。再引导学生学习《向沙漠进军》,指导学生写论文,有的学生在论文中提出了以下意见:A、这是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B、“向沙漠进军的主要武器是水”,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水----遇到大风就撒水,这样即减少了灰尘,又不会使地面继续降低。C、“抵御风沙袭击的另一办法是植树种草”,建议在操场周围种树,以绿化操场,保护操场,并注意保护操场草坪。

2、重过程、重参与

综合性学习就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获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找到和理的答案。可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教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例如,学习七上《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未来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学习《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特组织了一个关于“莲文化魅力”的综合性活动。将学生分为分别探究莲的历史、莲叶防水和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莲生长繁殖之谜、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的五个大组,分别查找、筛选五个主题的资料。小组选出组长,并制作为期两周的活动计划。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如在上诗歌单元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对联、集对联、作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曾被诗人藏克家称为“中国文学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课堂上,教师先教给学生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甚至介绍一些趣联趣事、名联名事。比如宋朝大文学家朱熹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或采访别人收集红白喜事、开业庆典中的对联。几年下来。收集最少的也达百多幅,有的按春联、婚联、寿联、开业对联等一一分类。有的学生留心观察并收集农村欢宴中的对联,发现这些对联很有讲究。于是他们按大门、头门、厨房门、侧门、后门等地方分类收集。堂屋侧门联“幸有素餐娱雅客,无珍味宴嘉宾”;厨房门联:“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方晓路难行”……还有的同学专门收集迎春联,男女寿星50至100岁的通用联等。教师组织学生将这些收集来的对联编辑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对联大全》,每当亲戚朋友遇红白喜事时,好多同学能信手拈来,过过农村“小秀才”的瘾。

3、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如在学《春》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其次,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这一课的朗读带,最后,回校后让学生从“春花”、“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写几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这一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却又有深度、有质量,很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归纳性、综合性,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与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比如,江苏教育出版的《语文》教材,将四篇写狼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蒲松龄的《狼》写狼的“凶残”、“狡黠”;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写狼的“聪明”、“神勇”;《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狼的兽性;《狼与鹿》又告诉人们打狼引起了生态失衡。然后,从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如“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介绍你所知道的有关狼的故事。”“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等八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既浅近通俗,又蕴涵了深刻的道理,而且都充分体现了语文因素,引导学生思索、质疑,让学生自由讨论、研究、辩论。最后让学生选取一个角度,从各种参考书和网络上进一步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写作的题目有《说狼》、《从成语等材料看对狼的认识的差异》……这样的设计。通过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身去体验,把听、说、读、写活动归纳在一起,让他们自主培养学习的综合性方法,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

1、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注意紧紧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意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如同在骑车,在游泳一样,综合性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当然,教师对待学生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点到为止,即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帮助学生发现可能陷入的困境上。

2、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考虑并设计一定的课程目标,应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方式。如:对周围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和研究报告。

3、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避免出现这种误区,以为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著,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却把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这一现象应该扭转。教师先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然后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

4、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注重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筛选,即学生要注重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针对问题,寻找、选择、综合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独立的解决问题。

5、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要取代课堂学习,系统知识的学习永远是必要的。

总之,我认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让社会生活走向课堂。有利于让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有利于新世纪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