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15 01:57:00

导语:古诗教学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诗教学研究论文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太大,但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语言文字学习材料。特别自新大纲颁步以来,古诗教学的地位越显重要,不仅增加了课内教学量,而且规定了80篇推荐背诵篇目。那么,如何顺应新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领悟诗的写作方法,积累诗的语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寻出以下模式:一、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到诗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的。再加上学生对古诗这种文体本来就偏爱,所以,一接触诗,他们就非常愿意去放开嗓门朗读。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二、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将不能懂的作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许多老师对于这一步的处理方式或许有些怀疑,觉得这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乡里的孩子是不可能自行读懂些东西的,或者说只能在白话文中运用,在古诗中是很难的,或者只能在高年级学生中有效,在低年级学生中是行不通的。其实不然,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放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些,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况且,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三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虽然大纲对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仅放在高年级,但一般来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诗,只要孩子了解了诗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只不过从低到高年级在表达上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生动。即使低年级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桃子”的。四读,熟读成诵。即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体会了诗的情感,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再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五读,唱唱、画画、演演。读完后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再现,或是编成儿歌唱一唱,或是拿出彩笔画一画,如《画鸡》《鹅》,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总之,古诗教学应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地领悟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