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纵横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3 02:41:00

导语:文学教育纵横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学教育纵横管理论文

[内容]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忽视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对此,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文学教育要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五个统一。

一、进行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既具备建设新时代的知识与能力,又能渡过更充实、更愉快、更有价值的人生,这已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素质教育成了人们都关注的热点。那么,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现在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呢?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对此已有准确和全面的概括,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部分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学》,商港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目前我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这五育服务,并围绕这五育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但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教育却因还没有根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以至于本应主要承担文学教育任务的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而忽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对语文的兴趣日渐淡薄,从中认识不到语言作品的美妙之处,体会不出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谈不到由此受到心灵的震颤和感情的洗礼了。长此以往,尽管学生能分辨各种语言现象,通晓各种分析文章的方法,但他们很难透彻理解文章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宽广、深邃的意境,也不可能娴熟自如地运用语言工具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而因为不具备应有的文学知识与修养,也就不会有高尚的艺术情趣与审美鉴赏眼光。这样精神世界如此贫乏、文学素养如此欠缺的人怎能感受到未来世界社会生活的色彩斑斓与美好幸福,怎能通过欣赏美、创造美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呢?

从社会发展来看,将来的人们肯定普遍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心灵、情感、品位这一层面上,也就是要从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学校中有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文学作品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政治说教代替不了的。《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说为一代人铸造了真诚崇拜的偶像,那些艺术形象的非凡经历成为了一代人共同认可的生活道路和奋斗目标,而现在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代人在社会进程中担当重任所依托的优秀品质与进取精神不能说与当年所受的文学教育不无联系。可见,文学教育对依据我国教育方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家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做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条件。文学是人们借以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材料,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全面文学教育的机会。中学毕业后,也只是极少数升入大学文学专业的可以专门学习文学并在以后从事有关的工作。那么,在中学进行比较完整的文学教育,就好比给学生造一只航船,让它载着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去遨游文学的海洋,享受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仍不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性,仍不能把文学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广大的中学生将无缘与文学结友;将丧失极其宝贵的充实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兴趣和提高文学水平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可能将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对一个生活在未来时代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实际上,当今的中学生是有强烈的接触文学的愿望的,校园里不是经常兴起某种文学热吗?可是这种自发的、盲目的读书潮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语文教育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叶圣陶先生就曾针对一些青少年喜欢阅读鬼、神之类的书这一现象指出:“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长成起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当今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只有精品才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和愉悦身心的审美价值,而文学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合理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是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阅读文学作品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在成熟前的动荡阶段,既蓬勃向上,热情充沛,又容易冲动,好走极端,所以不加强教育和疏导,就容易凭兴趣而盲从地把含有不良因素的读物看作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好奇心的精神食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进行比较正规的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外文学教育回顾

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前人早就有所认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他把诗的教育作用归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七个方面,涉及到思想政治、情绪美感、社会生活和知识修养。他提到的“诗”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教材《诗经》,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可见,孔子是很重视文学教育的。

我国古代还没有语文或文学一类的专门学科,但以封建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主要是通过儒家经典、神话故事和诗歌文选来传授的,而教学方法基本上又是以诵读为主,即使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用于识字的启蒙读物,也都是用琅琅上口的韵文编写的,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朗读、感知、领悟。而这正好契合了文学作品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更便于体会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韵律美。我们现在提倡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要运用形象思维的做法在古代教育中已有了充分体现,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可贵的文学教育财富。

近代以后,“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其文学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1903年张之洞等制定的《学务纲要》中专门谈到了“中国文辞”的学习,即中国历代各体文选;同时最早提出了“中国文学”这一科目名称。1912年在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下,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会施行规则》,提出了国文课的目的之一是“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此后以叶圣陶、朱自清等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家们在其实际教学、编写教材和著书立说中都保持了鲜明的文学特色,坚持了文学教育的主张。我们从那一代人的经历和言论中就能感受到儒雅的文学风采和丰厚的文学底蕴,他们所具有的文学功力和文化修养实在令我辈仰慕不已。

解放以后在语文教育上更是掀起了一个文学教育的高潮,那就是从1951年酝酿、1956年实行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为此专门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编写了文学教材,而且由党中央决策领导。在这一教学实验中提出了明确的文学教育任务,初中为:①学更多的文学作品;②讲必要的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知识;③丰富语言知识,并用来表达思想感情。高中为:①学习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和外国某些作家作品。②学习经典的文学论文,讲解文学理论基础知识。③熟悉各阶段语言特点,表达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文学教材则按中国文学史顺序介绍主要的作家作品,还集中安排了外国文学作品。这些要求和内容虽然偏难,影响了实验的进行,但却是文学教育方面一次开创性探索,使当时的中学生获益不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至今对此有怀恋之情。虽然这次实验仅持续了一年半,但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其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从17世纪起中学课程中的文学性就逐渐明显。18世纪后,英、法、德等国就在一些学校开设了文学课。中学文学教育最值得称道的是俄罗斯。自19世纪中叶,俄国完善了文学教育体系,有专门的课程与教材,系统学习本民族优秀作家的作品,而且让学生大量阅读。此后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保持了这一传统。学生通过文学课全面了解了自己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认识了本国丰富文学财富的巨大价值,同时还广泛接触了世界文学,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修养。所以俄罗斯人文学趣味浓、文化素质高是被公认的。尽管在政治斗争中也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但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并未受到很大破坏,这与其国民所受的良好的文学教育不无关系。

文学教育至今仍被各国教育家所关注。拿日本来说,由于二战后急于恢复经济,国语课实用文比重增大,引起了教育界纷纷议论。广大教师和一些专家认为中学应开始启蒙的文学教育,高中的文学教育要更突出,因为它有着对人生的意义。由此看来,日本有关人士极力主张恢复中学文学教育原有的重要位置,其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利益。

从中外文学教育发展的过程能够看出,从文学产生之日起就有了文学教育,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教育的发展,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发达的教育培养适应大工业和高科技生产的劳动者,而且还培养具有文化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高素质公民。我国正在为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达社会而奋斗,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有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一代代地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这其中文学教育的巨大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三、中学文学教育实践

中学文学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以及文学自身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所以,如何实施文学教育则需要进行专门研究与规划,而且肯定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实践才可能建立起相对完备的中学文学教育体系。那么在目前国家课程体系中,只有语文课能担当起文学教育的任务,而语文课还负有其它的教育教学任务。我们一方面应避免“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后出现的“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现象,又应尽力纠正把语文当做纯粹的语言工具的认识偏差,真正按照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去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生动活泼、丰富有趣,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语文课所担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当然,要达到这一高度不仅要处理好语文与文学的关系,还受到与语文课相关的法规政策、目标计划等方面的制约,似乎在庞杂的语文教育系统中很难捋出文学教育的头绪。

笔者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进行中学文学教育除要具备上述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外,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应将文学教育看作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专门研究它特有的规律性。在对其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后,才便于考虑它在语文课中的位置及与其它方面互相配合、发挥学科整体效益的问题。这说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在此先就进行文学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谈些粗浅看法。

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树立文学形象整体性的观念。这不仅是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对语文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艺理论家指出:“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是整体地孕育出艺术符号或艺术符号的胚胎,而不应是用若干词语、若干句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拼装起艺术符号。”(《文艺心理学概论》,王先霈,华中师大出版社)这是文学形象整体性对创作的要求。同理,在文学欣赏中也不能把文学作品这个整体艺术符号一部分一部分地拆卸开来,欣赏文学作品“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沧浪诗话》,宋·严羽)。“气象”即形象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和深切的审美体验。

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五个统一:

1.文学作品整体的统一。特别注意节选自长篇作品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原作的全貌。

2.各要素之间的统一。无论以课文中哪方面为教学重点,其它内容都不可忽视,特别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征揭示其内在实质。

4.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体裁、结构及语言运用等对表现思想内容的作用。

5.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为文学欣赏活动必然有学生感情的参与,而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与技巧理解得准确与深入。

虽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文学教育实践也很薄弱,但语文的教学内容、教材构成决定了文学教育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增加,文学教育问题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那么,语文课中的文学特征也必然要日益突出,使语文教育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国家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就从侧面为中学文学教育做了很好的注释。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8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在中学开设文学课程的主张,不少有远见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论述。我们应该继续努力,特别是要从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中学文学教育的意义,并尽可能地做一些超前性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那么,当文学教育势所必然地成为整个中学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方面或科目时,我们将会多么地应对自如,又将会多么地兴奋与自豪啊!

[1]《叶圣陶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张鸿苓主编《简明语文教育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王先霈著《文艺心理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