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图示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3 11:51:00
导语:板书图示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改变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的更新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笔者以为,板书图示教学法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语文教改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各种摆脱传统注入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摒弃满堂灌模式而创造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围绕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而总结或创造出来的。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黑板”(电化教学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黑板”的迁移或延伸),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有意或随意地在黑板上写写、点点、画画,这就有了“板书”。板书图示教学法就是利用板书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建立在综合性教育工艺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文字、符号、线条、图形于一体,方便、简单而又实用。近十年来,板书图示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的经验表明,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板书图示教学法简明、概括、浓缩,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就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输出多少信息量,学生能接受多少信息量,这是评价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输出少,教学时间拉得过长,教学节奏缓慢,绝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练”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曾在两个班作过实验,教《祝福》这样的长文章用板书图示法,仅用两课时就完成了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而用讲述法,则花去了四课时才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不少名师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不仅完成了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出板书图示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就起了强调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注意原理的运用。“假如学生在上课时先是把心理活动指向教师的口述,那么,当教师板书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板书内容。”[1]由此可见,板书图示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正是利用板书图示的这个优点,较好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一“点”突破,全“篇”皆通,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
板书图示教学法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学习知识,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听和看两个方面。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数据表明,人脑接收的外界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看一遍比听一遍的信息接受量要多1.66倍。由此可见,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中,看比听更重要。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符合这个感知原理的。因为它直观、形象,把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色彩标示出来,显得突出而醒目,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储存信息,即记忆,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来加强的。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记忆的主要内容。有了表象,人们就能再现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从而进行比较和联系,板书图示教学,正是将文字的内容概括为图示表象。学生通过图示表象,进行形象记忆,往往记得更牢、更准确。笔者三年前讲授鲁迅的《〈呐喊〉自序》时曾作过实验,只用讲述的方法,要学生回答“鲁迅是怎样写起小说来的”问题,全班50人不到10%能准确地表述;运用图示法,在讲解中板书鲁迅思想发展的轨迹,然后让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全班60%的学生能正确地表述;三天后来一次“突然袭击”,全班有40%的学生仍然能正确地表述。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的内在本质是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2]“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遍重视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培育。”[3]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是使思维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板书图示教学法,通过图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促使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并通过上述那些局部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基础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把分析与综合两种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为了理解作者的行文脉络,教师往往分析一个一个段落,最后又把全文综合起来;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教师把作者的思路用图示法标示在黑板上,以简驭繁,向学生显示课文的结构、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再者,中小学生的思维多数带有具体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形象入手。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将形象性与逻辑性融于一体。从形式上看,板书图示法是“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它又是“综合——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师从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从宏观出发,运用演绎法,条分缕析,最后运用归纳法,分门别类加以概括。这样,就能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费时少,收益大。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板书图示,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多数教师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都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因此,好的板书图示,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朱绍禹先生对板书图示法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好的板书“既有认识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板书图示法,根据美学原则,设计出优美的有审美意义的图示方案,教学中就会寓教于乐,寓智于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华北油田一建子弟学校青年教师李凤平,根据美学和心理学原理,把初中语文教材中全部基本篇目设计出图形板书,一课一个图形,绝不重复,每个图形简朴、美观,寓意深刻。他运用图形板书进行教学长达五年多,其教学效率之高,教学成绩之大,已经引起语文界的普遍关注。[5]章熊先生为李凤平著的《初中语文图形板书·简明教案》一书所写的序文中赞扬道:“作者注意到板书的美学因素,利用这块学生不断接触的天地,使之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独具卓识的。”
【注释】
[1]王松泉:《谈谈板书教学法的原理》,《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1期。
[2][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4]《中学语文基本篇目导读图示全集·序》。
[5]参见《语文学习》1995年第5期。
- 上一篇:读写训练结合管理论文
- 下一篇: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