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法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08 06:04:00

导语:语文学法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学法管理论文

[内容]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现代教学论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目前,教学改革已从片面研究教法趋向于学法的探讨实践。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定向法。就是有目的的学习方法。

在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学习应该有高度的选择性、针对性、时效性。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或扩大知识视野,或获取信息和材料,或品评赏析。目标明确,注意就有了重心,辨识就有了头绪。泛泛读书,什么都注意,意谓着什么都不注意,就不可能有意识地去“咬嚼”、“钻研”。

二、序列法。就是安排一系列的自学程序,让自己定向发展。学习一篇文章可这样安排:读(朗读、默读、速读、细读)─→查(查字典、词典、参考书)─→思(思考)─→批(眉批、旁批)─→练(做练习题、作业)。这几个步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有作用。

三、辨体法。就是根据不同文体,相应变通学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有的侧重于叙事而使人知晓,有的侧重于解说而使人明白,有的侧重于议论而使人信服,有的侧重于抒情而使人怡情益性。懂得了这些,可采用相应的阅读步骤和方法。

比如自学议论文,要研究论点、论据、论证;自读小说,要从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

四、四到法。读书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所谓“心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是指凝神细看;“口到”是指要有“念功”,只有多读,才能把书装到心里;“手到”是指勤于动笔,多写多练,才能加深印象,即所谓“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四到”之中,尤以“心到”为最。朱熹指出:“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五、评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评点法包括“评”和“点”,就是在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圈点勾画,经过一番探究、揣摩,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审美欣赏的能力。

六、钩玄法。唐代古文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文章一定要抓住它的要领,一定要探索它的深奥道理。只有抓住文章的居要片言或总分纲目,阅读才能登堂入室。

一般地说,提要钩玄的方法是:第一步,摸轮廓,即整体观照,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步,理层次,即分析层次,概括段意,在此基础上,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明中心,即集中段意,归纳中心。

七、三疑法。即“质疑、思疑、辨疑”学习法。“三疑”法实际上是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拓展,在解决问题中获取。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八、比较法。即“求同辨异”学习法。叶圣陶先生曾建议,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射开来,从而达到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文章的目的。精读带读相关文章,常常采用求同辨异法,找出它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与不同点,从而评定其内容的正误、表现形式的优劣。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内容,而且能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九、浓缩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就是在多次重复阅读中不断删除冗余信息的过程,浓缩的主要办法是:列提纲与写梗概。前者必须在认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逐段概括内容;后者也必须反复阅读,掌握课文要点,将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浓缩法就是博学反约,厚积薄发,把厚书读薄,又把薄书积厚的读书方法。

十、立体思维法。是指运用立体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文章的内容的一种方法,它的着眼点不是点、线、面,而是多维思空。比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可从语言特色上去品味,可从表现的技巧去揣摩,可从作者的行文思路去赏析;也可纵向带读《绿》、《春》,体味作者散文中的情致和风采,也可横向联读杨朔、刘白羽的散文,比较不同作家风格。总之,立体法的阅读容量、力度优于“线性阅读”和“平面阅读”。

语文学习法当然不仅仅是以上几例,要想把语文学好,必然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