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时间:2022-11-05 10:32:08

导语:语文教材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材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语文教师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教学时,既要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又要注意减少说教,做到润物无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训练与语文教学,实现知识向能力、教学向教育、课堂向生活的迁移转变,在学生的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自2016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课程开始使用新修订的“部编本”教科书。笔者在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认识到,“部编本”语文教材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注重了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又强调了教法、学法的润物无声,通过给学生设定恰当的发展目标,给学生补给关键的成长营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兴趣爱好、能力才干以及精神气质等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在语文教学中把三维目标转化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有继承更有超越。继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和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1]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原则,分层次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来看,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知识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必备的汉字音形义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必要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等语文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且必要的知识,教师抛弃了这些就是舍本逐末。其二,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不断巩固积累,温故知新,这样才能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常用词汇,背诵一定数量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不断积累知识,最终才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实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其三,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技能。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写字、写作文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善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语言材料、不同语言对象、不同语言环境,适当地、合理地使用语言的技能,建立起良好的语感。其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要教”。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学思结合的习惯及自主探究的习惯等。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就可以做到“教是为了不要教”。其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要跳出教材教语文,要从课本上的课文延伸到中国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意蕴美,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在实处。

二、紧扣语文学科特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

“语文课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的。听、说、读、写应该是基本形式,但很多语文课把大量时间花在其他活动上。”[2]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回归本色语文,引导学生形成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独特的学科视角。第一,变知识为能力,实现语文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探索素质教育方法等方面来努力,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用核心素养指导与引领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自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用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学科本身的魅力,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变教学为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由高分低能转向知能俱佳。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传授为目的,满堂灌现象普遍,应试导向明显,往往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只见教知识不见育人。这样就缺少了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功能严重丧失。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视角意味着‘人们观察客体的方式’,它不仅决定着思维的形式,而且还决定着思想的实质性内容。缺乏这种视角,一个人就缺乏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3]。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带领学生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让语文教学自觉地走向语文教育,培养知能俱佳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例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兴趣为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文言文语感,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第三,变单一为开放,实现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素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用优秀教学资源。“身在教育,却游离于课堂的边缘;身在课堂,却不识课程的真面目,这是无数教师的真实写照。很多教师由于专业素养之一的课程力没有得到提升而让自己缺乏底气。”[4]语文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一些个性化、多元化的特色语文课程,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魅力,学生自然就能对文中的精彩语句获得较深的理解;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话剧,用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堂植根于生活,重视学生对社会、自然、生活的体验,能营造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立足教材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的潜在训练点、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和写作训练,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坚持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必须把重知识的教育转向知智并重的教育,由单纯地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转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教学《带上她的眼睛》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带上她的眼睛,她是谁?眼睛怎么能带上呢?带上她的眼睛去干什么?假如让你带上她的眼睛,你会怎么做?围绕这四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并将内容连贯起来,学生便能深入理解文章大意。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探究性与吸引力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中来。学生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自然会深入文本,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这样学生不仅能对文章有较深入的理解,而且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创新精神也能得到长足发展。(二)坚持生活指向,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当前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教师“跳出教材教课文”,要求学生“走出课本学课文”。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迁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陶行知先生认为“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种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例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之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报纸、电视或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入侵现象,把生活经验与课文结合起来;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在课内课外还阅读过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歌,学生纷纷答出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林升《题临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就引导学生进行了知识的迁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不断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知识迁移,不断促进学生迁移拓展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三)坚持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用好“部编本”教材,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也绝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实现的,这不仅需要教师把规律性的教和学生独特体验的学相结合,把语文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课下,教师要综合运用信息化、系统化方法深入研读教材,领悟教材真谛;课上,教师要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少讲标准答案,让学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家庭中,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帮助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练笔写作、关注生活等好习惯,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促进课外阅读的教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兴趣,更好地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同时,由于“部编本”教材更加贴合生活实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完善在社会中的生活情感体验,以保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语文,学会交流情感、体验生活,最终形成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语文学科是蕴含人文知识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也是最直接能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积累、涵咏、顿悟的过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情感、审美情趣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50,54.

[2]黄厚江.把语文上成语文课[J].语文建设,2013(13):4-7.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0.

[4]钟发全,谢芝玥.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

作者:邓志清 单位:老河口市贾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