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语文教材定位分析
时间:2022-11-05 10:25:57
导语:核心素养语文教材定位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科学规范: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
1.语文教材须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范本。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要求教材中的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便于体现文本在“达成不同学习目标中的示范、积累、探究等不同功能”[2]。这是对语文教材科学性的规范与要求。因此,教材中首先不能出现违反科学常识的内容。广为流传的爱迪生救妈妈课文《晚上的“太阳”》前几年即被指出其中的虚构性与反科学性——“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也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妈妈做了这个紧急手术”[3];《悲壮的一幕》描写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失事牺牲的故事,人民网就曾刊出过文章对此进行了质疑,指出了其中的几个明显问题,一旦学生对这些伪科学产生了怀疑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这些品德的敬仰。2.教材中汉语学习必须符合汉语的认知规律。目前的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了“学洋名,认汉字”的反常现象,例如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窗前的气球》《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动手做做看》等课文,都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科利亚”“卡罗尔”“朗志万”“伊琳娜”名字中的“科”“卡”“朗”“伊”“琳”“娜”等汉字[5]。事实上,这些音译的外来词语在中文中并不具有任何意义,这种不伦不类的词语教学方式既无助于学生的词语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更无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3.语文教材的选文必须规范经典。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以及篇幅的影响,语文教材中所节选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人为的删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删改后的文章必须保持字通句顺,尤其是一些名篇的点睛之笔更不能轻易删去,以免影响到原文的神韵、趣味乃至主旨。郭初阳在巴金的名篇《鸟的天堂》一课中发现,原文中的“斜躺、时节、展览、闪耀”分别被课文中的“卧、时期、展示、照耀”所取代,他认为这样的处理既失去了原文的美感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性[6]。这些教材选文的处理显然忽略了语文教材选文首先是规范的现代文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是未成年人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第一步,通过对于教材的学习、模仿,最终到达熟练运用的程度,既有助于个体的实际需求,更有助于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欣赏、传承以及传统美德的内化。而这一切首先依赖于语文教材的科学规范。
二、经典传承:语文教材的文化使命
1.语文教材首先传播的是经典文化。经典的意义在于已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但长期以来,教材中传统的经典阅读篇目尤其是经典古诗词的背诵篇目过少,前几年上海甚至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名在小学一年级干脆取消仅剩的8首经典古诗文的背诵[7],而恰恰忽视了这个年龄段正是一生中记忆最黄金的时段,这个阶段的空白不仅将会给学生个体甚至给整个民族的未来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2.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原则不容降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皆处在对于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望与对于过去世界的好奇之中,阅读经典成为了满足这一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个体的经验世界不可避免地受到时空等限制,打破这一先天性局限,借助前人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个体自身内在的精神成长与外在处世经验的获得,避免在黑暗中的盲目摸索,减少不必要的付出。所以,只有经典才能展现给师生更为接近于原著的历史风貌,供师生赏析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而且,原汁原味且未经人为删改的经典范文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技巧更经得起反复推敲赏析,否则经过改写后的仿写终究给师生呈现的只是一个经典的影子甚至影子的影子,如屠格涅夫的《麻雀》选入教材后,因人为删节之故,该小说的主题也从宗教的神性变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母爱,显然这是中国式解读[8]。3.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有助于经典的传承与新生。与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以便跟上外界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理科教材不同,语文教材则更多地需要用自古以来公认的最经典的作品来充实,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性。尽管某些作品的思想内涵由于时代的变迁而与世脱节,但因为其作为原点的存在而成为自古以来的公共话题、成为许多衍生作品的母体,从而成为了无法回避的文学文化原点。因此,通过对传统经典内涵的重新解构,消解其中某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赋予其更符合现代文明的价值内涵,在完成了对传统经典的重新塑造的同时,也培养起个体的理性批判精神。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视阈下,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语文教材的建设与运用,更要重视其后的拓展与延伸,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2]的要求即体现了这个理念,它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数倍于语文教材的课外阅读,使语文教材的作用从传统语文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学质量检测的模本质变为通往更为广阔的经典文化的桥梁。
三、课程资源:语文教材的源头活水
2017版语文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2],这意味着语文教学活动从封闭的语文课堂、语文教材走向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笔者认为它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场地将不局限于教室一隅,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皆是师生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场所;二是从封闭静态的语文教材走向了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拓展了语文课程的资源。它强调了师生在具体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参与”层面。1.以教材之外丰富的课程资源替代单薄的教材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相对封闭性。在学生的阅读障碍扫清以后,语文教材的阅读就变得容易了,如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仅仅停留于教材层面进行简单化重复,必然导致学生的反感心理;与此同时,语文的考查尤其是高考,与教材几乎无直接联系的现实,也增添学生的轻视程度。语文试卷尤其是高考卷中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作文等题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往往让许多师生有不知所措之感,这一切皆因忽略了“语文课程资源”所致,如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面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条途径,从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角度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比较。所以,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走向“大语文”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内涵的必由之路。2.语文教学活动与课程资源的相融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与精神成长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学习活动与课程资源中所获得的体验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精神成长。譬如课标中学习任务群2的“当代文化参与”就提出“利用家庭资源以及学校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2]。其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并不仅仅有助于语文教材与课程的学习,更有助于生命的自觉与精神成长,最终达到以个体潜在的内生动力替代生硬的外铄力的理想状态。这种体验既有助于将书本知识从抽象到具体化,也使许多原本只停留于碎片化状态的知识具有相对条理性,避免了“把知识和记忆信息的命题混为一谈”的错误[9],更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爱国爱乡爱校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与标签。学生在其中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更新与成长,即“核心素养”的养成,而这一切将更为长久地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挥出本次课标中所提出的“课程的隐性价值”作用。3.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回归作为东西方教育的源头,孔子的杏坛讲学、亚里斯多德的学园授道,都不是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用静止的内容进行的,尤其是到了现代开放社会,封闭只能导致自己的与世脱节,杜威更是明确地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因此,教学活动空间与课程资源的扩大必然会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参与舞台,也印证了杜威“知识的学习是探究活动的‘副产品’”的说法。
四、核心素养:语文教材的终极目标
语文教材只是工具,核心素养才是目标,更为长远的目标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完整意义上的“人”。1.现代社会需要语文教材为个体提供公民训练材料信息封闭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垄断控制、知识的单向度输出、教师的权威至上……在一个开放多元化的公民社会里将不复存在。现代公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质,都需要由包括语文教材在内的一系列教材和教学活动来提供与培养。以语文教材和课程为思辨对象,包括教师在内的师生个体对自身的文化基因进行理性反思;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吸收,最终达到使个体获得现代公民社会价值观的目的,而现在把文本分解成听说读写,把技巧训练当成语文课的目标,显然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而且,语文教材中传播的现代社会价值观进一步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杜威说,“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青少年混合在一所学校里……共同的教材使大家习惯于统一的观点,比任何孤立群体的成员看到更为广阔的前景。美国公立学校的同化力量,是对共同和平衡的要求的功效的有说服力的证据。”[9]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材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比以往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叶圣陶的“教材是个例子”说。2.“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需要现代价值观与现代人文素养的滋养这个精神养料的提供者既是语文教材,更应是语文教材背后更为丰厚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现代文明的基石即是个体的生命自觉,“我思故我在”的前提首先依赖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靠着包括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的精神滋养所获得的。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体的精神成长,从而使个体在对于外部世界认识边缘不断扩大的同时,使得内在的精神世界变得同样丰富,这样就使个体的的成长避免了“有知识的野蛮人”的陷阱,真正达到成为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马克思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何易.点评《晚上的太阳》[J].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02).
[4]课文胡编乱造?[EB/OL].[2004-2-23].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353890.html.
[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数十篇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EB/OL].[2017-8-15].edu.163.com/17/0815/06/CRS0MGKS00297VGM.html.
[6]郭初阳.癫狂与谨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姜泓冰.上海:古诗退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但没退出课堂[N].人民日报,2014-8-28.
[8]郭初阳.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9]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龚郑勇 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系
- 上一篇: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 下一篇:生态防病技术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