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8-13 02:47:36

导语:语文教材教学改革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材教学改革分析

一、引言

技工院校师生共获得了9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向国人展示了技工教育的强大实力,技工教育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独树在中国职业教育之林。

二、国内语文教学改革现状

乘着发展的东风,我国技工教育在基础建设、课程改革、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培训鉴定等多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文件指示和精神,全国技工院校各专业纷纷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可作为技工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文学科——语文,目前却仍然没有开展课程改革的大动作。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语文课要主动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日益成长的受社会影响的价值观的变化需求。

三、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语文既是一门人文学科,也是一门工具课程,语文教学改革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融入和倡导劳模精神、大国工匠等人文精神,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满足企业工作岗位听、说、读、写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品德修养的高技能人才。下面,我以广东省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广东省技工院校使用的语文教材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组织编写,教材质量较高,具有前瞻性。本文探讨的改革方向,是语文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的改革。(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1.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大多是讲授法、分析法和练习法,常被比喻为填鸭式教学,因为缺乏师生互动而一直被诟病。目前,很多专业课的教学已经引入各类教学方法,像分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适用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鉴使用。例如:在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时候,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分组,交给他们相同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套模拟盲人日常生活的动作,并和邻组互相交换设计方案,选出小组代表,遮住其眼睛完成其它组设计的盲人动作。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学生为了难住邻组,很积极地参与到动作设计中来,并且在实施邻组动作设计的时候,为获取高分,全组成员纷纷想尽办法帮助进行任务的同学。在这个课程的教学中,既让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了盲人生活的不易,也通过任务驱动,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大家参与到教学中来,设身处地去体验盲人的生活,感知盲人的感受,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有:图片、音频、视频、PPT课件等多媒体软件,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意思,并不是让老师摒弃板书,每节课都枯燥地播放PPT课件和教学视频以代替教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上,多媒体只是一种提高上课效率,增加教学直观性的辅助的手段。例如:在讲授《不能没有音乐》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播放了《明月几时有》一类的歌曲,然后与同学们探讨歌曲、诗歌的区别,并且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合作探讨,一方面找出还有哪些诗歌或者是诗歌的片段被改编成为流行歌曲,另一方面探索歌曲和诗歌的优美之处,让同学们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了知识的延伸。流行歌曲本是学生喜欢的事物,但诗歌在技工教育中却并不受学生喜爱,可是通过这两者一结合,同学们发现原来他们一直不甚喜爱的诗歌,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新鲜好玩的打开方式,兴趣马上就提上来了。这时我再播放PPT课件,同学们就能兴致勃勃地通过课件所提供的材料去自主学习,再进行合作探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了。3.带动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普遍的阅读量少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有阅读困难症,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听到有学生说一读书就犯困,甚至有学生告诉我,如果晚上睡不着觉,拿起书来看几页就能睡着。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要带动学生,让学生通过提高阅读兴趣,爱上语文教学。我在一些美文美篇的语文教学中使用了三读教学法,三读是指:粗读、精读和研读。粗读是指先对课文进行3-5分钟的快速阅读,让学生先对文章大意和整体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粗读的过程中,用黑板板书列出文章结构,帮助同学们掌握课文;精读是指对课文的主体部分或者是写得较为精彩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学习,精读的内容我会让学生在板书的提示下逐句逐段找出,并反复朗读;研读是在精读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了解课文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时,我会让学生就部分或者全文进行反复的阅读。特别是《荷塘月色》一文,我让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找出描写荷塘之美的句子,然后反复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一段美文,在通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带学生反复回味这一段落的描写,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通过反复朗读,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下课前,通过我写在黑板的个别提示字眼,把这段美文背诵出来,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面,对这段美文都有着较深的印象。这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工科班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成果。(二)对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用期末考试这种单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见得对教学有多大的帮助。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不擅长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甚至有的同学害怕和反感去学习某些科目。但所有的学科,在完成教学后都必须要有评价,才能确定教学效果如何。因此,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应摒弃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要结合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引入多元评价体系,例如目标评价、目的游离评价、CIPP评价(包含有背景评价、输出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中语文靠死记硬背才能考好试的固有形象,以鼓励和帮助技工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意愿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1.目标评价。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为学生设定符合他们能力实际的教学目标,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其培养人才对应的岗位要求是要有较强的“读、写”能力,以快速处理网上订单,教师应在教学中侧重于读和写的训练,让学生锻炼成为能快速阅读客户咨询,并且迅速组织语言进行回复的高手。又比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则应该加强训练他们“听、读”的训练,从倾听客户需求,到读懂客户交给的图纸和设计要求,都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听、读”能力。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像以上所列例子一样,针对每个专业的特点,为班级学生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评价,并且明确告诉学生们,他们不但要具备通用能力,还要着重掌握专业所需技能,才能更好地在岗位上服务,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们在明确学习目的后,为了能在岗位上有所发展,会更愿意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2.目的游离评价。我们在教学中即使针对各专业设定了具体的目标评价,并以此来开展教学,学生也不一定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教学意愿去发展,个别甚至部分学生会在学习中有其它的意外收获,这些意外的学习收获,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参考。我曾经教过一个物流专业的班级,按照专业特点,当时设定了该专业的目标评价为:“听、读”。但班上有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表现出很强的“说”的技能,我也在教学中对这位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后来这位学生毕业后回校探望老师,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其在工作仅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是一家大保险公司的销售业务骨干,月收入丰厚。因此,设定目标评价,虽然是让学生专注于发展某项技能,但是由此而衍生的一些目的游离的情况,老师也应加以引导,鼓励其发展,并且把学生的这些特点作为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指标之一。3.CIPP评价。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过程评价,相同的背景、相同的教学环境,教出来的学生却是不尽相同的。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不能单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在技工教育中,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在过程学习管理和监控中,这位学生与自己相比是有进步的,我们就应该予以肯定,并且鼓励他向前发展。此项评价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自我价值的挖掘和体现,鼓励学生找到自我。当然,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不管使用一种或是多种评价,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要培养出与企业要求一致,符合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让企业能找到真正需要的员工,也引导学生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未来在各行各业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国务院在2016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目标,这是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技工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企业岗位需要的是有着更高综合素质和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不但要教给学生过硬的技术,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加快推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需要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昌提等.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

[2]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

[3]徐亚君.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几点思考.远程教育杂志,2004.

作者:周裕举 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