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原则

时间:2022-02-11 09:39:31

导语: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原则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当下,德育教育价值开始被学校、社会所认可,而其又和语文教学拥有较高契合度,因此教师可以将两者通过合理方法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进步、发展建立基础。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通过语言与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使其逐渐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德育渗透的价值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善,小学学习会对其未来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以正确方法展开教育工作,协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三观,为其以后的成长做好基础工作。而且,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小学阶段对于尚未接触过多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是最佳教学时期,教师在此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尽早让学生对正确与错误有基本认知,使其可以识别简单的善恶,从而健康成长。同时,德育教育也涉及大量人文内容,这和语文教学存在较大的重合,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协力推动学生在思想方面快速进步。

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需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具体操作中需要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让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本堂课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种科学性渗透原则,可以让教育实现因材施教,同时,也可以保持统一性渗透原则,保证德育和课堂教学在内容与方向上拥有一致性,通过让学生理解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既收获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行为品德水平。比如,教师可以从介绍民族英雄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爱民族、爱国家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将科学引入德育渗透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科学创造思维。

教师应以言行使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小学语文教师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角色,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引领者,语文教师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等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学生思想中,进而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语文教师应在教学思想中充分体现德育,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基本的德育意识,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课堂成员共同参与的有趣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渗透德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部编教材五年级下的《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到的事物,以优美的语言描述其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积累充足的经验与基础。在课堂最后,教师要适当将内容升华,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需要大家的保护,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逐渐培养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在平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使用编织袋等环保物品,以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形成环保观念。教师应以语句理解作为德育渗透工具。语文教师除了要以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与思想,还要将德育教育回归到课堂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重要教学手段的语句理解,就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有效工具。语句理解这一知识点相对较难,教师需要以多种方式向学生解释内在的含义,这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条件,教师可以在反复解释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教材六年级下的《为人民服务》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逐句解读文本,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为集体共同目标奋斗与努力可以让每个人都获得美好生活。教师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能激发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培养其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实现高效的德育渗透。学生也可以在语句理解中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的同时,也可以让其逐渐积累起丰富的语文知识,对以后学习与发育都具备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充分融入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实现高效渗透,让德育教育真正变成提升学生思想水平的工具,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孙文琴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