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对学习力的影响
时间:2022-08-17 09:59:51
导语: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对学习力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习力就是把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有助于小学生学好语文,学以成用。
一、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学习力的困境
目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如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生的学习毅力不够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等,其具体内容如下:1.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小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因为动机就是内驱力,它是学生学习里产生的原动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小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并不了解,根本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尤其对语文学习的态度非常消极,总感觉学语文是为了老师学的,为了家长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意识的不足,对待语文学习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良好的学习力也就很难形成。2.学生的学习毅力不够。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语文学习尤其是这样。语文学习,除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勤奋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目前而言,小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些同学缺乏学习的毅力,遇到学习的难点问题就会“知难而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导致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力陷入困境。3.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关键点和基本组成成分。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生涯中的起步阶段,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时候,受自己所存储的有限知识影响,虽然存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表现,但普遍表现为学习能力不强。追踪溯源,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语文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只是用片面强调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语文的知识点,老师“给”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消磨殆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明显不足。按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怎么会突出呢?这样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提升和发展学习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力的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就得非常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要想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就要在了解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学习力困境的前提下,突围困境。建议采取以下方法:1.增加趣味性,提升学习动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就对语文学习有兴趣,才能由内而外产生学习的驱动力,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间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活泼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内化学习的动力,践行语文知识。如我设计的“我来编童话”主题实践活动,比谁的童话讲得精彩?哪里编得精彩?通过公开公平投票表决,选取活动中的“最佳童话故事”,予以表扬并奖励小礼物。这样采取游戏比赛的形式,在表现形式上,对学生们进行分组,让学生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自己编童话,续写童话故事。一改以往单纯地讲授为主的课堂形态,学生学习的欲望得到了增强,在生动活泼的比赛中,大家各抒己见,讲解自己的童话故事,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例如有一组学生把《灰姑娘》变成了《灰王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关注过程,提升学习毅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策略,让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活动坚持下去。因此提升学习毅力,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获得学习力的提升。如在“我来编童话”活动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我通过让学生表演自编童话故事的方式,让他们在编排童话时,体验童话故事的趣味,加深童话故事的印象,学会观察童话故事本身蕴含的思想和道理,从而吃透童话故事,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编排时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有的学生负责模仿童话人物的声音,有的学生负责呈现活动精彩过程(拍照、录像、文本记录等),有的学生负责搬动木架搭建小舞台,有的同学负责表演用的服装设计,有的学生负责面具、花草、森林等道具制作……其中,有个学生比较内向,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本次活动存在畏难心理,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小组分配的时候,我将他分配到一个积极性较高的组长队伍之中,并鼓励他相信自己,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多和其他同学交流。最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热情地帮助他克服畏难心理,圆满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他的学习毅力得到了提升,遇到语文学习上的困难,能够想办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进步很大。我重点表扬了他。此外,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等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力。3.梯度教学,提升学习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也是重中之重。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采用梯度教学法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每个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成长和提升。在具体做法上,语文实践活动的分组应引起重视。(1)要了解差异,分类建小组。要强化学生本位,对学生分组要兼顾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搭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2)要针对差异,分类定目标。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要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普通的学生就要注重方法的引领,精挑项目有针对性进行训练,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运用能力;对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要更加耐心,降低对他们的达成要求,补短板强基础,让孩子们掌握基本操作技能。(3)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学。“我来编童话”中“最佳童话”的评选,应集思广益,在讨论中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我就以问题教学作为例子来突破,面对思维、理解皆占优势的学生来说,给他们提供的问题就应该是发散性的、综合性的和可理解的。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就会激励孩子去学习“最好的童话故事有什么创新之处?”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应该问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如“童话故事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对于后进生适当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提问“最好的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要分段审查,整理出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分阶段进行审查,让他们分类整理实践活动的材料,整理总结后形成结果。(5)要开展互评,互动提能力在“我来编童话”活动中,同学们相互评价,互动共赢。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一门课程,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激发兴趣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教、学过程,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毅力;分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把握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这三要素,发挥这三要素在学习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地、动态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能力,并从中受益终生。
作者:丁敏 单位:贵阳市南明小学
- 上一篇:微课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对接
- 下一篇:农村初中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