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策略
时间:2022-04-23 10:20:18
导语: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落实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虽然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很多教师却尚未形成明确认知,而对于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则恰恰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指明路径。本文对思维可视化课堂进行了介绍,同时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出发,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贯彻落实有所促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属于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思维会逐渐对原有认知图式进行建构与发展,并通过思维同化与顺应交替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并针对其思维能力展开持续、系统的训练,而对于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自然也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一、思维可视化课堂概述
思维可视化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通常是指通过对各种图示技术的灵活应用,将原本不可视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路径直观、清晰呈现出来,并对思维的内在运行过程进行展示,使其能够更容易被理解与记忆。而思维可视化课堂,则可以理解为基于思维可视化这一教学思路,对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等进行可视化运作,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背后思维规律、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1]。与传统课堂相比,思维可视化课堂不仅能够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各种零散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的系统化学习与知识记忆创造基础条件,同时还能够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指导责任,并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一)重视课前预习引导
思维可视化所应用的图示技术比较多样化,如思维导图、模型图、概念图乃至各种能够生成图示的软件,都能够为思维可视化的实现提供支持,并使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变得更加灵活。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小学生对于各种图示技术并不了解,且基本未曾接触过思维可视化课堂,如果直接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很容易使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要想将思维可视化课堂有效构建起来,教师还需从课前预习阶段入手,为学生提供如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并在其中渗透思维可视化概念及思维可视化工具的使用原理,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理解课程基本内容提供辅助,实现预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全新学习思路与学习方法,熟悉思维导图等图示技术的结构,为思维可视化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基础前提[2]。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学习任务单中添加本节课的思维导图,从秋天、图画、美丽三个角度展开延伸,引导学生逐步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理解,并在给出梨树、苹果、大雁等关键词后,将导图中的部分关键词空出来,鼓励学生通过填写关键词的方式来完善该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轻松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关键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在填写关键词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思维导图的原理,这对于思维可视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是很有帮助的。
(二)创设思维可视化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可视化虽然能够对思维方法、思维路径进行直观呈现,降低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但对于思维能力尚未发展起来的小学生来说,对于各种可视化资源的理解同样是并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对于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同样还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与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或各种软件工具的应用,创设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思维可视化教学情境,同时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展开积极思考,将可视化资源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3]。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搜集各种鸟类的图片、音频、视频,之后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之后再借此创设“深入鸟类栖息地”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课文中的“我们”一同泛舟进入榕树林,与鸟儿们实现近距离接触。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榕树林中鸟儿的生命活力,并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实现对课文情感内涵、中心思想的理解,而通过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可视化资源的想象,其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模仿绘制思维导图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思维可视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借助可视化资源、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学习的同时,实现对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而在思维可视化课堂中,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展开学习,则正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思维导图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先带领学生接触思维导图,等到其通过预习活动熟悉思维导图原理及应用方法后,再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课程内容相关思维导图作为范例,鼓励其模仿示范导图进行部分或全部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而逐渐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而在学生能够按照部分示范导图熟练绘制思维导图后,则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画简笔画的方式在思维导图中添加自己的想法,使思维导图应用能够变得更加灵活[4]。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带领阅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历史及毁灭过程,之后给出部分示范导图,鼓励学生从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布局架构、园林建筑、历史文物、圆明园的毁灭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延伸,逐步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如学生已经熟悉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来调整思维导图中符号、图形等,甚至是添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图案,完成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绘制,而这种具有极强自主性与自由度的思维导图创作,则正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关注学生弱点能力
受个体差异问题影响,很多小学生在思维能力发展过程中,都经常会出现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分类能力等部分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有些学生的弱点能力甚至还会与其他学生间出现明显差距,这无疑给思维可视化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5]。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将有效的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起来,同样还需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维能力发展情况,明确其在思维方面的弱点能力,之后通过对各种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灵活应用,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弱点能力强化训练,以帮助其逐渐弥补思维能力缺陷,实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如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可选择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鼓励学生通过模仿绘制、自主绘制的方式,从回忆闰土、和闰土相处、闰土离开等几个角度入手延伸制作完整思维导图,以实现归纳能力的有效锻炼。而如学生的比较能力相对薄弱,则可以利用双气泡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鼓励学生从闰土与“我”两个不同的方向绘制双气泡图,将两人的身世地位、儿时性格、成人后的变化等各要素作为气泡展开对比分析,以实现对比较能力的有效锻炼。
(五)拓展教学评价范围
在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目的,因此教师在调整教学策略、应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对教学评价范围加以拓展,将思维能力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内容中来,以实现对教学效果及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情况的准确评估与客观认知。例如在评价维度上,教师就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绘制作品(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规范性、创新型以及内容凝练的准确性、全面性,并根据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具体应用效果来对其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当然,由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信心,教师还需坚持以鼓励、引导为主的评价策略,而不可直接以好坏或直接的分数来作为评价结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可视化课堂虽然能够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也有着很大帮助,但要想将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真正构建起来,则还需在教学评价范围拓展、思维导图模仿绘制、课前预习引导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小莲.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小学语文生成性阅读的应用研究——以《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9):57-60.
[2]孙国平,丁莉.应用思维可视化切片技术建构最优化小学语文课堂[J].辽宁教育,2020(07):44-46.
[3]徐玉雄.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华少年,2019(24):279.
[4]郭炽红.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9(05):54+56.
[5]王菊萍.阐述倚靠思维可视化打造生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学苑教育,2016(15):35.
作者:徐园园 单位: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 上一篇:城市公立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策略
- 下一篇:微电子封装切筋系统和模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