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主体,构建灵动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16 11:20:24

导语:唤醒主体,构建灵动小学语文课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唤醒主体,构建灵动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打造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绝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如何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而言,不仅是考量我们的教学艺术,更是高效课堂的必需。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意识;灵动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了课堂的主体作用。这样,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构建灵动小学语文课堂

1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小学生正是一个对世事懵懂无知,却又充满了好奇的年纪,他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虽然内容偏向于简单化,有着丰富的图画供学生参考,进行课文的深入研究,可是,仍然有许多知识点令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做好教学工作。比如,教学《北大荒秋天》的内容时,文章内容过于深奥,学生容易走入迷雾中,找不到通往文章核心的理解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选取关于秋天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接触课文,探究课文,挖掘蕴藏在课文中的知识宝藏。接着,在阅读完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秋天里做过的有趣的事儿,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讲解《日月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找寻日月潭的景色,呈现出来,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解基础,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PPT,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深入探究台湾的文化底蕴。

2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刚接触到一个新知识时,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章创作的时间、空间,都令学生感到模糊、陌生,学生无法真实、真切的感受到。要跟随教师的脚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由内而外地喜爱语文。例如,在学习《宿建德江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用言语呈现“烟渚日暮泊舟图”,让学生身临其境:朵藏在暮色里,缓缓流淌的河畔停着一叶扁舟,诗人起身看向远方,天空笼罩下的树木似乎比天还高;水流载着月光缓缓流去。以“愁”字突出全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走进诗人的内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抱负,帮助学生在语境美的课堂氛围下,感知艺术之美。

3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条朴素的原理:问题是一切实践的根源,而实践得出真理。有了问题,思维就会跳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就会增加。同时,学生的视野也就变得广阔了。通过提出疑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整理出自己的疑惑:这篇文章并没有描述爬山虎,为什么提名以爬山虎为主呢?文章内容大多是关于叶先生与作者之间的改作文的经历,为什么不以《叶圣陶爷爷的做客经历》为题呢?在学生提出疑惑后,教师要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表扬,激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板书下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大家一起思考:大家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文章真的与爬山虎没有关系吗?提高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一同去探究,讨论,最后得出总结:爬山虎代表了一种精神,这篇文章教导学生要如同爬山虎一般生机勃勃。

4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受传统师道理念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也导致了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主体作用,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刺激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掌控课堂的节奏。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首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进行阅读、理解,接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设置悬念:“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解决了口渴?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乌鸦呢?”

总之,老师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做一个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以此来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挖掘蕴藏着的知识宝藏,并学以致用,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胡洋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