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探讨
时间:2022-03-04 11:04:50
导语: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入手。作为班级授课制的有益补充,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应运而生。然而,观照当下的“合作小组”,很多流于形式,诸如构成随意、规则笼统、典范缺失、引领散漫、缺乏民主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小组合作走向“精细化”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教学组织;小组合作;精细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小组合作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合作小组的建立和运行流于形式,表现为构成随意、规则笼统、典范缺失、引领散漫、缺乏民主等,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粗糙、无效的。使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精细化、高效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构建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教育家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小组看成是一个“微社会中”,“社会”是否能正常运作,成员构成和内部分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根据外在表现和内潜素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估,将小组成员分工最优化,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
(一)全面了解学情,科学构建小组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分工前做大量的工作: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要了然于胸;学生的年龄结构、性格特征、男女比例,甚至家庭状况等看似和学习关系不大的因素也要考虑周全。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小组最佳人数为4~6人,成员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里的“质”,是指教师掌握的学生综合素养。“组内异质”是班级组成的缩影,缩小成员间的差距,实现优势互补是“组内异质”的目的;“组间同质”是促进组间公平竞争,实现共进的基础,所以,促进班级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是“组间同质”构成的主因。
(二)关注个人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囿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组合作的目的就是“取长补短”。因此,关注个人特长可持续发展,让组员在共进中缩短彼此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表达能力强的成员既可以在组间切磋技能和心得,也可以将自己在表达方面的经验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成员,这种接近“一对一”的模式对成员的影响是深刻而有效的。因此,首次分组时应充分考虑成员的个人特长,根据特长实现组内分工。组织能力强的负责任务分配,表达能力强的充当发言人,归纳能力强的负责整理组内观点,同时,组内成员也会存在相对能力较差的情况,这样才能利于优势互补。
(三)重视组内磨合,灵活调整成员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一劳永逸,教师一定要重视组内成员间的“磨合”,在小组合作的“窗口期”,组内成员会出现难以“磨合”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教师绝不能强行“磨合”,教师的强行干涉容易造成组内成员在合作时的“消极怠工”或“各自为政”,因此,教师应灵活调整组间成员,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二、精心制定合作规则,细致落实激励机制
首先,小组应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促进组内成员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知道“大合作大成功,小合作小成功,不合作难成功”的道理,在服从角色分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学会汲取组内成员的长处,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设立组内的合作规则,包括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预留,自我观点表达的顺序,交流讨论的方式和流程,组间展示的人员分工等等都需要制定规则,这些规则是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依据,是小组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最后,在组内和组间都要设立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组内合作及组间竞争的有效手段,需要强调的是,激励机制的制定要遵循评价的客观性、标准的科学性、分阶的层次性和激励的整体性原则。
三、精心营造民主氛围,细致培育团队精神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本理念,对于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小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中,少民主、假民主、不民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合作”属于精英合作,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突现。因此,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主阵地的语文课堂,在小组合作中营造民主氛围,培育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小学生从小奠定“合作、共享、民主”等思想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多在“精”“细”上研究,为高效课堂的推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管向民.小组合作学习:基于任务驱动问题导向[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5,(9).
[2]葛华娣.合作,在关键处定位——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再思考[J].山西教育:教学版,2015,(7).
[3]赵洪湖.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7).
作者:刘金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 上一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
- 下一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