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11-07 09:00:33
导语: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入多媒体,学习更有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这节课是枯燥无味,还是生机盎然,无论对于哪个学龄段的孩子都是如此。如果学生被动地参与课堂,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这一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学生到底接受了多少,又懂了多少,能运用多少,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你的课堂上适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动画这些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原本枯燥或者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吸引人,变得简单易懂,那么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了。比如:我在执教《人类的老师》这一课时,文中涉及许多仿生学方面的知识,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是老师讲一讲,课文读一读就能弄明白的,所以我课前上网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和图片视频,再进行编辑后完成了一个简短的仿生学的纪录片,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后再进行课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课文中列举的仿生学事例通过多媒体制成一个简单直观的对比图,将难懂的原理通过直观的图片来表达让学生学得轻松了,懂得也多了,而非浅尝辄止。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更有效
小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但注意力也最容易分散,不持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只要教到识字部分学生就提不起精神,上课效率非常低,有时候一节课只能教学两个生字,让识字教学变得难上加难。静心思考,请教前辈,突然意识到原本识字教学就是枯燥无味,如果你的教学过程再是那样的一成不变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那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上识字,从而打好识字基础呢?我思考,能否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玩”中识字呢?于是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识字的方式上进行了创新,运用媒体,有针对性地把游戏和生字联系起来,既有趣又让学生有选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接受,乐在其中。比如设计这样的课件:(1)捞金鱼,画面上一个渔翁在捞金鱼,小池中有许多的金鱼,每条身上都有我们即将是学习的生字,渔翁每捞上来一条,我就指名学生读生字。读对了,小金鱼就被捞上来,放入小水桶,反之就会滑入小池,溜走了。(2)连泡泡,课件一角不间断的会有一个个的泡泡冒出,每个泡泡上都有一个字,可与其他泡泡组成词,让学生找相应的泡泡合成词语,就自动消除,如果不及时泡泡积满屏幕就失败了。(3)找朋友,课件的左边在带有文字的各种实物图片,小动物,家禽……右边是它们的食物。要求学生分别读各种动物及食物的名称,然后找出小动物们喜欢的食物,对应连起来。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连一连等活动方式来学习生字,运用生字,且了解了更多知识。比你让孩子将生字词语抄写千遍万遍来的效果都强!这样的识字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三、引入多媒体,体会更深刻
如果要比朗读水平,孩子可能比不上大人,但我却觉得孩子虽然理解能力有限,可他们的感情却很丰富,很真实。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嫌麻烦或者觉得朗读的好坏无所谓也就忽略了孩子对课文朗读体会,正所谓:读中悟,悟中读,如果读不到位又如何谈悟呢?难道就靠老师机械的讲解学生就能悟出真谛吗?就算悟出了也是一些没有个性的想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文字中的情感,如何让孩子的身心真正地走进文中与作者共鸣呢?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它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甚至把文中的情景再现,化生硬的文字为有色的声音画面,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表现情感的语言文字。如《九寨沟》一课,制作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现九寨沟那诗情画意的美景,让学生感受雪峰的雄伟,五彩池的美轮美奂,原始森林的神秘,珍稀动物的悠然自得。此时,配上音乐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会让学生的朗读更加有韵味,比老师一遍遍地指导范读效果好。又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在带领学生对文中描写蝴蝶谷的景象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说说感受,低年级的学生感知肤浅,缺乏生动的描绘。当利用多媒体把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蝴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时所出现的情形就大不相同,学生瞪大眼睛,不断发出“哇、哇……”的赞叹声,感动神奇而有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说话效果就较好。总之,多媒体教学如今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生气和活力。但多媒体是把双刃剑,也不是越多越好,用在哪里,如何用得适宜,用得有效还有待我们大家共同去探讨。我相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恰当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精彩。
作者:吴如兰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 下一篇:“先学后教”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