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6篇

时间:2022-07-15 02:28:26

导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6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

1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尝试

1.1发挥功能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1.1利用批注和模式切换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具有批注、书写、放大、回放、拖拉、擦除、照相、联网等基本功能,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有助于形成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批注功能使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具体练习实践成为了可能,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件上进行批注、修改、划重点、找关键点等操作,使学生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孟母教子》一课的学习时,教师打开电子课件,让学生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孟母和孟子的对话,并圈出其中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分析孟母三迁的原因,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对课文的标注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提供了普通模式、窗口模式、注解模式等不同的交互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模式之间的切换,将需要为学生补充的课程资源适时地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水上飞机》一课时,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水上飞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当需要学生直观感受时,通过模式切换,将水上飞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1.1.2利用放大和回放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正值好奇、好动的年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不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电子白板的放大、回放功能可以起到强化、重复所学内容的效果,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点,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写字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的田字格,用颜色、粗细合适的笔迹进行书写,然后通过放大功能将某一个生字或生字的某一部分放大,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加具体地完成对生字书写的学习。这样既节省了纠错演示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文化素养的启蒙,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播,还应该具有文学素养的渲染和熏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使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并将课文知识与所蕴含的文学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所具有的超链接功能,为学生展示神州飞天的现场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航天科技的伟大,并通过单元格放大功能,将神舟飞船与宇航员的图片放大展示,让学生走入到课本内容之中。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种切实的感性体验。再如,在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的学习时,教师通过“二泉映月”曲子的展示,以及“二泉映月”视频截图的画面展示,使学生融入到音乐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

1.3丰富教学资源,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是一个综合各种学科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过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电子白板将网络、报纸、期刊、其他课外读物等资料中的相关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教学资源。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合作搜集相关的材料,通过资料搜集的过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

2结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是一种将教师教、学生学、文本体验有机结合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展示教学重点,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好习惯。教师要丰富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熟练地驾驭电子白板使用技术,有效整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资源,从而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使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相得益彰,发挥最大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作者:薛小红工作单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经过几个小组汇报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了要热爱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在这个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趣角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要深入钻研文本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所以钻研教材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想把课上好,老师首先必须真正读懂教材,把握教材背后的意思。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要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是师生合作与探讨,是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实现的,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彼此间是合作的,气氛是放松和谐的,心态是敞开、接纳与共享的。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四、巧用多媒体的优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电化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课前导入、精读欣赏、重难点突破还是讨论探究,时时都可以见到多媒体技术的身影。从简单的图片展示、视听效果、到精美的CAI课件制作,使我们的课堂愈来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五、布置有效的作业

有人说“:长期无效的作业是对学生的一种慢性自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学科间的统筹协调,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只要学生健康了,愿意做了,作业自然也就有效了。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更好地解放他们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以及时间、空间,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长期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有效!

作者:王丽玉工作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建议

一、注重投入情感,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投入自己的情感,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应当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做到以情感打动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想更加有效地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把教材吃透,细致地领悟教材当中的情感。教师只有把课备好了,才能够有效地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才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般来讲,不管是何种文章,小学生是难以感受到文章情感的。因此,教师需要实施引导和启发。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且要通过自身的语言为学生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了。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感,懂得如何鉴别和欣赏文章的美感。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和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身所感受到的一切美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美。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多多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仅仅是为学生讲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用自身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进而使学生也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最终受到熏陶和影响。

二、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具有喜欢表现的天性。纵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望,他们非常热爱表演,这是由于学生在表演当中能够感受到无比的快乐。比如,教师在讲解《负荆请罪》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前提条件下,结合文章的内容,再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编自演,学生有的愿意演廉颇,有的愿意演蔺相如,有的愿意演赵王……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宽阔胸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转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课堂朗读的艺术,朗读作为一项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情感。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特点是鼓励性、引导性、针对性、形象性,以及规范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的艺术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究,以实施更加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秦怀全工作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平滩乡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1、培养学生语感,寻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直觉感知的能力。小学生语文能力还未形成,锻炼学生语感,有利于促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形成。“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没有积累就没有提高,都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只有多读经典好书,才能积累提高,形成良好的语感。多读指遍数多,数量多和种类多。就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要熟读课文,甚至能背优秀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数量多就是要让学生扩展阅读量,仅仅学习课本文章是不够的,要阅读中外经典书籍;种类多是指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提高阅读书籍的水平,不能仅局限在童话故事,儿童文学,古典神话、伊索寓言、心灵鸡汤这都是可以阅读的书目。

1.1指导学生多写,培养学生语感。有了丰富阅读的良好积累,还要多多练习,学会运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平时要练习写小作文,坚持每天记日记,每周记周记。鼓励学生多思多考,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最好可以和班级的同学分享。隔一段时间,尝试着修改写过的日记,让小日记变成大作文。

1.2组织语文活动,实践语感培养。语文还要注重实际的运用,如果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就过于死板了。语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朗诵大赛,演讲比赛,读书角,猜谜语成语等等。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应用水平。

2、运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新选择和新方向,改变原有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观念改变了,教学模式也应随之改变,应形成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

2.1创建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习欲望。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养料的摇篮,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乐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对语文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减轻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设计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2.2创设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自己唱独角戏。合理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理解后自己寻求答案,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自主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接在一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后才会有疑问,从疑问中获得答案,从而得到进步和提升。

2.3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课堂效率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评价课堂效率高低主要看在有效教学时间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语文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语文每堂课仅40分钟,还要考虑到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学生自学实践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合理分配宝贵的教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缩减不必要的过程,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2.4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在讲解背景知识后,鼓励学生预习笔记、类比归纳、谈论学习、互评互助等方法,学习阅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讨论学习能力。写作课给学生讲解清除题目要求后,启发学生写作角度后,让学生自主思考作文的方向和角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是陪伴学生一生的技能,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大道。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加强阅读和练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

作者:王双明工作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性影响因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循环互进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力量,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施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实施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和手段。因此,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当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与学有效共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服务质量

教师是教书育人者,是教学活动的实行人,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品德的形成。因此,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开展校本研究,分享教学经验。学校通过集体备课、教材解读、作业设计、课例研究、课堂研磨等方式,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2)推进继续教育,创新教学理念。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吸取行业新知识,特别是按梯度推进教师专业阅读,用教学新技术和新知识武装头脑,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3)学习名师风采,借鉴优秀经验。通过走出校门学习、引进名师教授、研读专家论著等方式,领会名师的教学思想,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4)重视课后反思,提高责任意识。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反思,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进行总结分析,提炼亮点,查找不足,归因问题,有效查缺补漏,促进专业成长。

(二)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火药”即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开端引趣,激发兴趣。开端引趣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开始,通过设疑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推进课堂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五彩池》时,可以通过设问学生———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具有哪些色彩?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是五彩的呢?请从文中找答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2.结合实际,灵活教学。教学并不是完全预先设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地取材、以学定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赤壁之战》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朗读:“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唉———”一声叹息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让同学们猜想该同学为何叹息,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该同学不忍心看到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有的认为是为曹操战败可惜等等,继而教师把话题转入曹操战败的原因,使课堂深入到同学们对曹操战术、曹操性格以及战后的假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赏识教育,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进行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出自内心的赞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课堂上学生朗读《生命生命》一文时,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如“你读得真棒,朗读情感表现很丰富,进步很大,非常了不起”之类的话语,或给他竖起大拇指。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进步处,巧妙进行赏识教育,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4.采用竞赛,激励鼓劲。竞赛同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造条件将学生引入竞争机制中,通过个体、同桌、四人小组、学组或男女生分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开展竞赛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生字时让学生比赛,看看谁认字快,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比比谁读得有感情,谁吐字发音准确,谁领会深刻;理解精彩句段时,看看谁批注理解更入情入境等等。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选找教学突破口,落实语文“例子观”。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强化例子意识,提升语文意识,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积极挖掘文本的语文价值,寻找教学的最佳突破口,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领会方法,分享形式,学习表达,分享阅读,实现一课一得或几得,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训练。

2.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同步阅读。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必定会导致课堂内容单一,教学密度小,信息含量低,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敏锐地发现与该课堂教学在主题、写法、作者等紧密相关的资料,将其科学合理地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同步分享阅读。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本课为中介,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的生平、成就、作品特点、丹麦的风土人情、安徒生系列童话、安徒生文学奖等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提高主题知识含量,领悟人间冷暖悲欢,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润德。

(四)多元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1.巧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冲击,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实景,再配合艺术音乐,渲染桂林的山水美,使桂林的美好印象深深地融入学生脑海中,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

2.提高课堂互动分享的质量。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办法,但是泛滥无深度的提问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提高提问质量,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找准在本课中很重要却被学生所忽略、所误解或随意放弃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达成教学目标。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其原生价值是让人们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而教学价值才是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评价人物形象,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评价人物形象的问题重心应放在对“了不起”的分析上,父亲的“了不起”是通过“精神失常”来表现的。

3.创设适宜、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思考。比如教学《桥》时,学生对“桥”的比喻义是较难理解的,如果通过情境中的具体的实物“桥”两端所接的对象,类比到老汉是党与群众、生与死、家族血脉、公与私的中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进而,类比其他只要在中间起连接作用的对象,都可以理解为“桥”或称为“桥”,这样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进行,切实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周衍宗工作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传统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应重在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语文课的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见效慢,是长效性和连续性的教学成果的体现,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效能相对于其他学科不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性传授,而忽视启发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像说书人那样无休止地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安静地认真听讲,只是知识性传授方式、只局限于机械的记忆和正确识记知识点,从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几乎都有固定模式,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反映认为,小学生几乎在语言运用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结果造成语文教学效益长期难以提升。主要是因为不注重变换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引导,结果每次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只是教过了一些孩子们应该学的东西,而孩子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自己心里也是未知数。虽然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搞一些知识互动等创新方法,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尽管语言活动离不开改编和仿编,以故事辅助教学无疑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一定发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抛弃那些概念化的理念,不能机械地把知识要点机械地给孩子们灌注,应该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让小学生在积极互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知识。过去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只停留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没有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促使他们凭自身去感受、领悟生活中语言的美感力量,而是教师把自己认为较好的“字、词、句”,凭主观意识强行地“注入”学生的头脑。往往是老师觉得其中某一句很优美,就命令孩子们学习。其次是教师对教材的核心内容理解不透彻,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孩子们的“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由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好核心内容的主线,自然无法理想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较好地开发智力,培养并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培养探索精神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关键是要在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探索,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强化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创新需要探索精神,更需要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的支持,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让孩子们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有用人才奠定文化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包括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语言、有效学法的指导和教学效果检测反馈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充满人文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实施,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尤其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实效。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们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实际效果,其评价的标准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主要考虑教师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开拓形象思维能力,看教师是否能够充分把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语言自主表达能力的提高,看每一个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探索创造性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而不断努力。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和谐课堂教学环境,使生机勃勃的文化情境能够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构建良好的文化情境,增强师生间对等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强探索新知识的勇气。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教学的实际效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项持久而重要的任务。

作者:邢毅工作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