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述10篇
时间:2022-06-10 10:32:03
导语:小学语文教学论述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教育学认为:只有师生心理完全相容,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考虑,从而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放飞自己。例如:在《狐狸与乌鸦》中,如果根据传统的教学程序,得到的教学成果只能一般,学生情绪也不会高涨;如果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朗读,让学生扮演乌鸦与狐狸,在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很快进入教学情境,还能开拓学生思维,感叹狐狸的狡猾、乌鸦的愚昧。很多老师都会认为此时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为什么乌鸦找到了肉,却不给孩子吃,乌鸦算是一个好妈妈吗?这种提问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的知识以及见解打破传统思维造成束缚。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想象力,还能开阔学生思维。为了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表现自我。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师生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或者问题,在启发学生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所以说:课堂主角是学生,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就不能保障教学效率与质量。教育学家曾经指出: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情”贯穿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去,让情和悟交相呼应,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正确对待语义体会与理解,引导学生发表意见。老师在因势利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表意见,对于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探讨、辩证。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相关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向着自主的方向思考;在这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维,从而也为教学过程带入新的能量。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边记边听的方式,用符号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标注或者批注。课堂合作作为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同桌互动以及师生合作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相关教学方法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性能与能力。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正确领会听说读写能力,还必须不断提高研、看、想、做等学习技能。传统的语文教学,通过老师示范、讲演以及模仿,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现代教学方法,则是在学生模仿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新知识,或者借助创造活动,让学生得到新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用创造性思维,不断揭示内在联系与客观事物,进而引导人们主动探索新知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目标是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从而锻炼抽象、形象思维,以提高判断、质疑、推理与观察能力,主动引导学生发现只是,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三、强化激励教学影响范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中,必须根据教学需求与目标,展现语文学科性质特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身体发育,必须使用对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注意力不稳定、不能持久,理解力弱,缺乏感性经验,一般使用谈话、直观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换的过程中,让其始终保持新颖性。同时,老师还应该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差异与进步,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尤其是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如果一直使用责怪、冷淡、批评的方式教学,不仅不会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打压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尊重、关爱学生,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并且给予肯定和表扬,在这种层次化、综合化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保障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就年以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习兴趣和性格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情况、接受能力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落实语文教育。
作者:陈立平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很多老师都是演讲者,将学生作为被灌输的容器,用分数看待一切;还有部分老师甚至抱怨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从而出现紧张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下,学生逐渐成为奴隶,也就将语文视为头疼的对象。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它不仅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保障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学习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态度,对教学活动也有一定的激励、定向、强化、引动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素质与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和情感教育的关系。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接触学生意志和情感,就会影响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也就将变得更加有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将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和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注重情感,就能充分调动教育功能和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能感染学生,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如果老师不注重情感教育,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传输,不关注学生心理,就会让师生关系处于对立或者隔阂的状态,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或者拒绝接受教育。从心理教育研究情况来看: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很强的情感性,并且由情感支撑理智,他们不是因为某个学科感觉很重要而学习,而是因为兴趣。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应该注重学生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情感教育的同时,用饱满的状态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状态下努力学习。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以及课本内容,充分利用录像、插图、幻灯、录音以及环境布置等方法,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教学环境,烘托教学气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角色扮演、实物演示、小品竞赛、课本表演等都能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时,如果老师能绘声绘色的描述作品,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自然就能和作者产生思想上与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得到独特的美感和情感熏陶。例如:在教学《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课文片段,让学生观看三峡图片,感受三峡的秀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置身于秀丽的三峡,从而感受到课文中“成熟的气息”,这样不仅能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师生在思想上都能达到和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营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和老师都能自由呼吸。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用热情、亲切、平等的教学态度,用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舒畅、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应该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在多表扬、多鼓励的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在教学中,将学生始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感受主人翁的责任与快乐。也只有这样心理上的和谐,才能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感受知识,主动的接受各种知识。
(三)延伸课外活动,体味情感。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情感,除了让学生领会理性知识外,还必须带领学生主动走进自然、社会,在感受世界与生命的美好时,得到战胜困难、面对挫折的力量与信心。这是新旧教材最直接的差异,实践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外活动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同时这也是主动寻找答案的最佳方法。例如:在教学《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时,除了课堂播放图片、朗读教学,让学生思考秋天的变化与影响外,还可以让学生放学后跟随家人或者同学一起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从味道、触觉、感觉、视觉等方面对秋天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个情感的世界,老师必须以教材为平台,在关爱、尊重学生的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情感教育魅力。
作者:郭颖丽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作文是教学的两个大点,同时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难点,学生经常在实际操作中丢分严重,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阅读教学难点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由于网络化的普及,大多数学生沉迷于各种电视媒体,真正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平时积累少,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比较吃力。第二,学生惧怕阅读题。由于小学生前期的语文水平有限,再加上缺乏思考,很多的阅读题失分比较严重,所以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大多数都是草草了事,没有认真思考。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比较抵触,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作文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成果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大多写得不够理想。老师的教学也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写作被动。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再加上不善于用文字进行情感表达,大多数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平常的作文写作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就得不到提高。第二,作文写作下笔难。即使是有的学生愿意写作文,可是在下笔时不知从何写起,作文写作找不到切入点,学生一开始写作就犯难,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慢慢淡化,最终不愿意提笔写作了。第三,作文写作。对于作文写作,除了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这几个基本的要素外,最重要的是要情感丰富,富于想象力。但是从学生作文来看,很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不善于情感表达,内容单一枯燥,大多写的是流水账形式的作文。
二、如何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
(一)应对阅读教学的策略
针对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保证学生可以读懂材料中的内容,并且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慢慢提高阅读难度。再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阅读,经过大量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的语感慢慢培养起来,而且可以为作文教学打下基础。第三,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不能只是眼动,还要脑动和手动。比如碰到阅读材料中的精彩语句,可以用笔画出来细细品味。在阅读的时候思考问题,学会带着疑问阅读文章。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应对作文教学的策略面对作文教学的难点,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第一,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课堂作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比如在某些作文训练中,进行情境的还原,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第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作文写作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周边事物,学会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而且自己身边的事情,学生比较熟悉,具有发言权,学生有了切身感受后,情感表达自然就比较自然和丰富,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第三,引导学生多多阅读,这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了解文章写作的大致思路,同时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自身的情感表达。所以,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先拿出一篇类似的范文,学生阅读完之后,引导学生欣赏美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老师必须全面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喜欢语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学好语文学科。
作者:高彦军工作单位:赤峰市松山区木头沟学区中心校
第四篇
1、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再认识
小学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它与德育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语文课文的选取,虽然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达到了有机统一,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尤为突出,这些作品彰显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激发着学生的情感,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高尚的道德教育。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内在美、人性美和人情美。有的作品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有的作品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的美;有的作品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精美佳作,凝聚着作者多年的思想精华,展示着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表现着作者生活的时代缩影,凝结着着人类每一情感集合。这些直观、形象、整体的作品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激发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例如讲授《看雪》时,德育内容完全暗藏在课文里的字里行间、语言对话,不张扬、不外显,可以说结合的巧妙,天衣无缝。教师把课文结尾的一句深情地描述给学生: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怎能不激起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又怎能不唤起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学生真正感悟到:台湾的小朋友见到的是棉花做的雪,真的雪没见过,教师讲述了自己童年北京玩雪,再现了浓浓的乡音,倾听了深深的乡愁。“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看看那真的雪呢?”激发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迫切心情,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强雷愿望,真正震撼学生的是这种美好愿望相联系的情感,促进了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行为,德育渗透彰显得如此自然。
2、关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小学语文德育内容是丰富的、分散的,必须让学生反复阅读,深刻理解,挖掘语言表现力,突出文章感染力,使渗透水到渠成,让学生真正感悟文本德育教育因素。教师一定把德育渗透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始终,落实教学过程的每一层面。
2.1导入新课时渗透。新课导入伊始,激发学生情趣,教师一定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巧妙渗透,使德育渗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导语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复习导入法、迁移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提问导入法。只要能调动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致使学生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理解的导入,德育渗透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2.2通过文眼渗透。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一篇课文的题目都是文章的眼睛,课文思想内容的精华,因此,必须抓住题目这一文眼,提炼题目的内涵,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真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文悟道,实现文道结合。例如讲授《秋天的怀念》时,抓住“怀念”这一文眼,提问:怀念是什么?秋天为什么会产生怀念?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描写秋天时节,母亲对残废的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这些都是母亲临死之前做的。所有这一切,怎能让我不怀念母亲?不怀念母亲和我相伴的秋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从内心迸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孩子的幼小心灵里能不埋下感恩意识吗?
2.3剖析关键词渗透。一般说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每一篇佳作的形成都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及思想感情。因此,教师一定抓住文章中每一句的关键词,详细分析,认真体会,仔细揣摩德育内涵,深刻理解思想底蕴。例如讲授《小壁虎借尾巴》时,提问: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能否把“您”换成“你”?学生很快明白小壁虎讲礼貌。教育学生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2.4朗读讲解时渗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目标必须通过朗读讲解贯彻和落实,实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本。教师朗读时一定爱憎分明,以情激情,师生产生共鸣;教师通过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丰富的语言环境分析,把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析离出来;教师借助朗读及表演,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抑扬顿挫、句子之间的轻重缓急,感悟内在情感,体验文中的“道”让学生备受教育和感染。
2.5拓展延伸时渗透。为了获取更多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的魅力,净化学生的心灵,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必须注重课外阅读。拓展延伸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拓展延伸课外读物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新世纪德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总结、发展。让小学语文教学臻于完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作者:卫艳秋工作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站前小学
第五篇
一、小学语文中语言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语言训练的认识不清。语言训练是一个挂在嘴边的话题,很多语文学者都深有体会,经过很多年之后,语文的语言水平渐渐退化,使得“老生们”的语言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会出现理不直、气不壮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缺少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语言训练方式,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会一种技艺或者技能进行训练,但殊不知语言作为一种基本能力的运用,同样要保持训练的状态,提高训练的水平和技术,否则将会使自身的语言应用水平越来越低。
2.忽视了课外的教育。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误区,认为小学生只要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够倒背如流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的背诵学生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也就很难将文章的内容运用到现实中。崔峦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到“语文最容易跟其他的社会学科产生联系,属于开放性的课程,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实现课内跟课外的相互结合”。
3.难以区分语言的质量,运用混乱。语言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能在阅读和表达中发挥作用,提高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水平,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语言的认识尚浅,对语言和词汇的意思不够明确,所以造成了一些误区。例如,有些学生会认为四个字的就是成语。所以,盲目地追求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不可靠的,必须要循序渐进。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言训练的水平和质量
“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应用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语文学习中,词汇语言的积累是死的,要想活学活用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到的死知识融会到自己的脑海中,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首先要理解所积累的语言的大致意思,然后分析其特点,可以运用何种范围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运用,这样才可以运用好所积累的语言。
1.注重优秀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积累。通过阅读这些题材的名篇和名段来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和词汇句子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不断积累语言句式、语言词汇等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且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语感能力、思维和语言语用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游刃有余。
2.加强语言的实践。光靠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要将积累的语言和词汇等内容运用在实践中,能够让具体的语言发挥出作用,不能让语言训练仅仅是停留在教师讲过、学生知道这一层面上。所以,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所学习的语言精华能够在活动中体现,更好地领悟到语言运用的魅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教师采用多媒体来制作一些故事画面,让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穿插在其中,音频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语言的运用技法和重点词汇的掌握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探究知识的愿望。例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中,文章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爬山虎的特征等,单纯的文字表述难以让学生们感兴趣,所以采用多媒体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爬山虎一下子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样可以更容易体会到语言的描述,领悟到语言的内涵和意图。基础语言的运用是人们交流和表达信息的重要工具,也就是需要通过语言的途径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等。因此,从小学开始,便要掌握语言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技巧,提高语文成绩,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郑彬彬工作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白石中雁学校
第六篇
一、引言
小学生大多处在思维能力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地承担起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角色,不仅要带领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和语言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将感性思维积极地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这也是哲学上所讲的人类的基本认识发展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又完善的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逐渐锻造出强大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一定的思维能力的作用,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还可以在充分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的本质要求是从一个新颖的、独特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和思考世界,这对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极为重大的挑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创新意识和能力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和认可,而创造性思维是比创新思维更高层次的一种能力,或者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日后进行创新的原动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小学生处在生活经验和阅历比较贫乏的人生阶段,这就使得他们往往不能够得出很多超越现实存在的创见和认知;另一方面,小学生在思维层面上没有太多的思维定式和环境束缚,在这种条件下所做出的创造性认识更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和十分巨大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二者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小学生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程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和兴趣,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与实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将这一教学目的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且要切记欲速则不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很明显地看到质量和效果,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和语音的学习是小学生开始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和进步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开展拼音教学之初,应该让学生学会聆听,仔细聆听不同音节的异同,细细体会其中的奥妙所在。拼音与汉字对应,而汉字又与生活中的事物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就将学习与生活贯穿起来了。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示拼音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儿歌、童话故事和图形图像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环节,增强课堂的丰富感和趣味性。通过大量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就能够逐渐掌握大量的音素,慢慢地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发地整理和加工这种学习的过程,并由此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先不论对与错,至少是成功地激发出了他们的创造源泉。其次是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汉字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魅力。比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着重体现了学生对于汉字的创造性学习和发现。一方面是进行形近字的比较,因为每一个汉字绝不是孤立于其他汉字的独特存在,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而且在这种简单字形的差别背后还隐藏着更为重要的含义和指向上的不同,这些都值得教师深挖细究,值得学生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是利用偏旁部首组字,这种教学和训练方法尤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同偏旁部首的组合往往能够得到不同的汉字结果,而且这种组合的结果是很多的,即使是老师也很难绝对完全地列举出来,没有思维定式影响的小学生往往能够得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最后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重视阅读教学环节,明确地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获取知识、扩展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综合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固化自己在读字和认字环节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本领,同时在语言和文字构筑的世界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这种主观上的体系不一定能够完全形成,或者说是肯定不能够有效地形成,但是在那样一种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所积淀的思考能力却是十分重要和可贵的。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的很多东西都是绝对的,小学语文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通过不断地问和答,开阔学生的思维,并树立起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一)开放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所谓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它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使思维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根本对立的。开放性思维本质上具有反教条和实事求是的特征。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这个定义角度来看,开放性思维是进行创造的前提条件,它为有效地开展创造活动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又不完全一样,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看待和研究。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产生和更新的速度都是十分迅速的。为了短时间内获取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继承过程,即将已经存在且十分成熟的知识直接拿过来用。很显然,这种继承的过程不是创造,而且不利于开阔个人的思维和眼界。开放性思维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突破一切传统的狭隘观点,摒弃规规矩矩的简单继承手段,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接触和认识事物,从而力图有所创造。这点不论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措施与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关键是要充分解放学生的身心,破除一切不利因素的束缚,营造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表达环境。具体的实践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目前的“00”后小学生成长于时代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条件下,丰富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更多的渠道获取多样化的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早早地形成了自身比较鲜明的个性。将这种个性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他们不会完全地跟着老师的安排和计划来组织自己的学习,也不会以为地接受已经存在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利。在尊重的基础上,要注意做好引导和教化工作,一方面鼓励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决不能抹杀他们的天性,使他们尽可能自由地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并且要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其次是要营造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在这点上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认识,现在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能再将他们看成是什么都不懂的顽童,他们已经具备了将知识上升到观点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先不论正确与否,且不说逻辑严密不严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积极地与老师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人。这点对于进一步扩展和发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最后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思维认识过程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活动,只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完成哲学上所说的认识过程。而实践是促进这一转化过程完成的唯一方法。开放性思维绝不等于是凭空乱想,它必须经过相应的实践活动的检验。可能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课外教学环节来辅助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自己的思维暂时离开书本,进入到生活当中去,在实际的环境中升华和提炼知识和认识,检验自己的思维活动是否合理。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始终处在科学化、合理化的轨道之上。
四、结论
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思维训练和培养将对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在这方面,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好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积极地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段,并要注意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相结合,提高培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海霞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第七篇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原则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不仅要求老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口语交际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生成良好的交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搭建的教学情境,必须适合学生学习与心理特征。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从教育体制发生变化以来,各个小学在口语交际课程中的传授内容和教学已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进行口语教学,由于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从而让课程内容出现严重缺失;其次,由于教学内容不够充实,教学形式单一,从而也让教学评价向着简单化、随意化方向发展;然后,由于教学活动相对较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性和互动性极为薄弱,从而对教学有效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最后,在教学中,由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缺乏有效的交际技巧与原则,让教学中只有一下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在不能有效发挥教材促进功能与指导功能中,直接影响了口语交际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设计原则。口语交际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有技术性,根据相关原则,让教学目标与教材发挥有效作用。首先,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虽然在教学中学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内容设计上必须从全局出发。每个学生不仅存在个性,还有共性,例如:在教学中,很多小学生都爱唱歌、爱说话、注意力分散、爱动,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实际和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和学生倾听、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表达想法,或者创意。另外,口语交际还必须坚持系统性、灵活性原则。虽然小学生不可能形成系统的观念,更不可能将事物有机的联系起来,但是在教学中必须用灵活的思维,以系统性、灵活性为原则,发散学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老师应该尽量让口语交际设计更具有逻辑性,将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课目标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衔接流程,从而保障教学成果。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
(一)提高学生口语课程学习兴趣。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中存在畏难情绪,由于不知道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逐渐远离这门课程,甚至影响语文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根据小学生心理、性格特点,消除学生畏难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例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说说我的家人》这个口语交际板块中,为了让学生利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庭,养成应对、表达、评价能力,能大方的说话,可以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信息,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在这过程中,首先通过揭示主题,让学生对“家”与“家人”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通过说家人、说照片,领悟亲情,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定期开展口语活动。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练习中,阅读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直接影响。阅读积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口语交际的砝码,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兴趣,不管是在理解能力还是在知识层面,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视野的方法。当学生能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要培养口语课程兴趣与阅读兴趣外,还必须定期开展口语活动。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年级、班级为单位的辩论、演讲大赛,对学生口语交际进行正确的体检,这不仅是提高口语表达的锻炼,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以来,小学口语交际越来越被老师、同学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设计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依据,及时了解学生、转变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课程更加全面、灵活、系统,进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马小华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八篇
一、作业减负
在为小学语文学困生实现作业减负的问题上,教师应该对每个学困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制定更具体、更符合他们学习能力的减负方案。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小学语文学困生作业数量方面的减负。教师适当地减少学困生的作业数量,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1.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抄写词语、句子之类的作业,教师可以对那些规定抄写两遍的部分,特殊交代学困生只需要抄写一遍即可,但是对完成的工整效果需要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要求。
2.对于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或者是练习册上出现的问答题,教师可以规定学困生完成三道习题中的两道或者一道,但是需要教师强调的是,学困生做的题目一定是要自主完成,不能有抄袭或者其他的行为。这样一来,学困生虽然没有做很大数量的练习题,但是这样也十分有效地保证了他们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深入了解,成功地为日后提升语文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3.在写作文这项作业上,原本是要求400字的作文,教师可以规定学困生完成300字,但是重要的是需要保证作文是由学困生认真完成的,同时也要保证作文的工整程度。在对语文学困生作业进行减负的任务上,需要教师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使学困生能够根据题目的难易水平选择自己要完成的题目。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夯实语文基础,为更好地语文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二、心理减负
教师在对学困生手写作业减负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为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减负。心理减负,主要是指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内容,激发起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方面减轻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难度。
1.作业的实用性
小学语文课堂上,具有实用性的作业将学生学习的空间延伸到家、社会以及大自然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课文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并且尽量使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作业的趣味性
学困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缺乏自制力,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只有通过激发学困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小学学困生提高语文成绩。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设置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作业,成功地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感。
3.作业的操作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具有操作性质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做作业是一件有趣、有实践意义的事情。教师可以将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能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在讲到《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便可以在讲授完课文以后,布置学生在课后自行折几条纸船,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进行模拟演练。这样一来,便很好地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减负以及特别培养,在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之下,将会得到良好的收益。在对学困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日后的学困生实行作业减负以及教育培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与意见。
作者:张三女工作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少阳小学
第九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从整体来看,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够,甚至很多小学不注重德育工作,具体表现在: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不重视德育,更不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作用;由于部分老师对教材内容的中德育挖掘不够,所以让小学语文德育作用大受影响,在主观上不注重德育对校师生的思想人格的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不断渗透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让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展现。从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来看,小学德育的工作主要包括:热爱家乡、集体,进行文明习惯教育和爱护环境、热爱劳动教育,以及开展尊重国徽、国旗,热爱华夏文化的教育。从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来看,它是从宏观方面对德育内容的规定,不仅需要细化操作过程,还必须让其富有可操作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掺杂德育内容,让其更加直观化、具体化。另外,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有一部分不属于德育教学内容,但是对渗透德育具有很强的作用。
(二)是实现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需要。教育部门关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明确指出,它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科学、劳动、人民、社会主义情感,以及节约勤俭、讲究卫生、礼貌文明的好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与性格。从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来看,不管是情感,还是意识、习惯,都必须和语文教学目标总体符合,并且一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德育目标,对语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在提高德育道德理念的同时,推动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作为渗透德育的重要领域,必须将教材作为根本,再将德育工作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首先,讲析理解作为智育和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不可能离开训练,单独进行德育,也不能将语文教学归类到德育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相关内容,并且在思想领悟的同时加深理解,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文学习中,不仅要学好语言文字,更要熟悉语句含义,把德育彻底贯穿到文字学习中,进而收到德育、智育融合的效果。为了达到情感熏陶、德育渗透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寻找和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材料,在模拟情景的同时制造氛围,在学生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让其投入德育学习过程,进而得到更加深刻、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手段,不仅能再现课本情境,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在《照片里的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人物形态、心理、动作的描写方法,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找一张自己之前的照片,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来。在这种要求下,就能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通过学生对照片的解读,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由于品德基础不是在长篇大论的基础上建立,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积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并且根据教材中特有的人物、事件为学生做好榜样工作,并且鼓励学生向文章主人翁学习。例如:《我是男子汉》中的小主人公那种男子汉精神,以及《军需处长》的那种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
(二)在课外教学中渗透德育。课外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有效熏陶或者提高思想品德。在课外活动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与层次性。例如:对于不成熟、幼稚的小学生,可以根据年龄与性格特点,采用依赖性与独立性交织的模仿性活动,通过正面能量,不断培养小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与精神以及爱国情操。或者通过举办名人故事会、诗歌朗诵,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将德育渗透与小学语文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另外,课外阅读作为实施德育的又一途径,通过多样、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对培养道德情操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兴趣与思想,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尤其是欣赏与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三、结束语
将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当今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在将其渗透到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于振军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十篇
一、加强知识积累,开拓学生思维
(一)从阅读中进行信息积累。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中千钧任翕张。因此,在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从阅读中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平时所学贯穿到作文教学中。不管是低年级的看图说话、用词说话,还是高年级的写段、读段与作文,都必须和阅读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在阅读教学中,时刻将读写、课例、导读贯穿到训练环节,进而丰富学生作文素材。写作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文中捕捉素材,通过组织学生到课外进行知识汲取,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开拓知识面。在做好教材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例如:在班级设置图书角,让学生在自己的图书上写上名字,供全班传阅,或者制作读书栏,通过更换报刊、生活图片、新闻事件,不断丰富学生视野。同时,还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阅读。
(二)从生活中进行作文教学。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时时作文、事事作文。在现实中,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围绕着差不多的话题写,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空间对思维空间的限制,大部分学生都在学校与家庭中来回,缺乏阅历与生活体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有能力带学生感悟生活,让其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针对这类现象,新课改要求学校转变教学方式,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只有学生思维被打开,学生能动作用就会被激发,通过自主学习,进而不断提高作文创新与实践能力,学生也能得到更多、更活动的写作灵感。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在知道学生作文的同时,会让学生模仿范文、对好句进行背诵,虽然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但是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学生思维。因此,在现作教学中必须打开学生思维空间,通过想象与联想,从学生在下笔时拥有灵活的思维。
二、加强作文实践教学
辞以情发,在写作中,只有有感情的文章才能充实,虽然小学生作文不是写作,而是习作与书面表达,但是只要能将见闻与思想表达出来就是好作。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带着感情写作,通过倾述内心的委屈、忧伤、喜悦、敢想与建议,让学生产生交流需求与热情;对于特殊现象,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疑问,让学生进行作文,这样不仅写出的文章的比较生动,还能充满感情。例如:在“绿色记事本”中,要求学生将与环保有关的意识付诸行动。针对这一要求,科研院所事先要求学生总结关于环保方面的知识,可以先将得到的资料与同桌分享,再进行小组汇报以及全班交流,最后形成生动有趣的“绿色记事本”。进行作文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例如:让学生进行手抄报编写,通过亲笔留言、送贺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小学作文教学作为一项文字与思想结合的训练,必须经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努力挖掘学生潜力,满足引导的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读后感,在课内、课外活动有机联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另外,在作文评价中,老师应该根据整体优化的方法,从学生作文进行正确评定,通过多元化、赏识性评价,让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作文的信心;通过科学化评价,让学生公正客观的看待作文,并且根据老师或者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进而不断提高鉴赏与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工作,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加强沟通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者:薛志丽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报告
- 下一篇:审计局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