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对措施
时间:2022-06-10 09:57:46
导语: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对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语文,同时语文也在学校教育时期和我们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下,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发展,语文教学上的创新也就成为广大人民教师的共识。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小学语文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1.内容古板,不能掌握学科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量,不能够将语文的知识限定在课本中,要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但是这种融汇的尺度却是不好把握的,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将语文课变成社会课程。举例来说,在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做《太阳》,这篇文章是一遍说明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大自然。讲课时老师问学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顿时鸦雀无声。老师紧接着又换种方式询问学生:“太阳经常被我们比喻做什么?”个别学生回答:“共产党。”老师听到回答后很高兴地说:“说得对,太阳就像党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要更加爱党和国家。”这样的对话让我们看着就感觉到别扭,仿佛上的根本不是语文课,而是社会课程。这样的教育虽然说是创新,但却是脱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含义,忽略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2.课程过于形式化
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所谓的创新教育,很多都是不需要学生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是将学生当做观众,然后展示自己。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教师应用课件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把所需提问一环扣一环地提出,学生答不出来,但教师却不继续从思维方式上诱导学生作答,而是以课件动画为基准,让学生了解所谓问题的答案。其实这种形式化的授课,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加强是没有推动的,学生在初受教育的时候,就过多以图画来诱导思维,会让学生在今后失去思考的能力,这种形式化的创新是不可取的。
3.错误的创新认知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学生的大胆质疑就是创新,然后就将原本秩序井然的课堂变为单一的章节讨论,一堂传授知识的语文课瞬间变成了一堂辩论课。于是,课堂上有的不再是朗朗读书声,而且此起彼伏的辩论声。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机械的创新让教师失去了判断能力,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质,也失去了语文课堂原本的层次性。其实这种辩论的方式并不是不可取,而是不应放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小学生本身不具理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更加杂乱无章。
二、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应对策略
1.加强教师知识储备
创新教学能够推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首先,教师就要是创新型教师,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对知识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这样,才能让创新型教师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熟悉教育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时予以鼓励。
2.掌握教学本质
小学的语文学科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读是针对语言接受能力进行强化,说和写是针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进行强化,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综合才是一个人的思维进程。语文学科不光要研究文字,还要研究文字在文章中的应用逻辑,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营造创新型学习氛围
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与创新性的课题相关联的,至此,为学生创造创新型学习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采用一些相对轻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习知识。举例来说,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但愿人长久》,教师可以采用诗朗诵的形式,或者是歌曲演奏的形式来将学生带到情境中,改变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是枯燥乏味的这一传统观念。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是在不改变学科自身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的,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保持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敢于挑战新问题。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创新是要建立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连贯的思维逻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来引导学生逻辑思考。教师尽量在教学思路上加以改变和创新,开阔学生的眼界,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拥有浓厚的兴趣。我们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用更创新的教育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石伟工作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小冲小学
- 上一篇:安监局干部理论学习方案
- 下一篇: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