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0 01:39:00
导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针对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更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由此可见,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那么,如何正确地把握语文素质教育特点;把握阅读教学这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行之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达成三维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而且能够成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呢?
一、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反思传统的“牵引式”“灌输性”的语文教学,我们会发现,其有着强调接受与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浊。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对话式教学,其强调的是角色的定位,知识的建构。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我们应当以这样的理念来调整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1、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沟通等理念,只有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在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享有“读者”地位。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并在学习中,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
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我便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此时,我不再是学生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的生命体,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在倾听中,在情感的交融中,也纷纷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生命的存在,此时的学生也不再是我的学生,而是与我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是教师式的学生。在这种互动中,我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学习的动力,诱导学生学习的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在课堂学习中全方位提高自己。
在这样的课堂中,所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以及学生做为人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成长。
2、要努力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可以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体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就是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
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中,我让学生先听我的朗诵,接着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配上动作自由诵读,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这就使学生带着阅读期待,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缘疑再读,最后补白省略,使学生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不仅深切体验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深刻含义,而且从中自觉感悟珍惜时间的价值所在。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此时,文本的生命意义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再分割。
在这种生命对话式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课堂的生命性。
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特征可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充满童趣的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的重要性。
1、引导“各抒己见”,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探究学习的显著特点是: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课堂上,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质疑的价值要很快地作出判断,选择最佳的讨论契机。如我教《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一位学生质疑“为什么科利亚开始时没有挖到木匣,而后来又挖到了木匣?”语音刚落,课堂便骚动起来,学生跃跃欲试。我便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组织讨论,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木匣是科利亚四年前埋的,那时候他还小,步子也小。”有的说:“科利亚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走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有的同学上台画线段图,有的同学自告奋勇模拟科利亚挖木匣场面……学生意见之热烈,感悟丰富而独特,充分表现了个性化的主观感受,这正是探究学习所追求的境界。
2、引导“标新立异”,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学习教材,还要创造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多角度立体理解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既然训练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敢于标新立异,独立质疑的思想。
如《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中,引导学生质疑“既然一切都在变化,为什么四年后科利亚的妈妈走三十步却能找到她的木箱?”学生在揣摩之后,讨论踊跃: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只不过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有的变化看不见,有的变化看不清。就如咱们身体的细胞每分钟死亡和新生都有成千上万,我们并一定感觉得到。所以说,不管你看得到看不到,感觉得到感觉不到,我们都不能否认,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在变化着。这一于无疑处求疑,使学生情绪饱涨,思维活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感悟。
综上可见,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已不可忽视地成为现实的需求和未来需要。
三、努力渗透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达到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一。
新课标阐明,作为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人文”一词有两个词素构成,一是“人”;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又是文化中的人。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的内涵,只训练语言文字的形式,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既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包括人文精神的弘扬。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真正让语文教学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例如,我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主张阅读“生命的对话”,始终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激起学生对“珍惜时间”的感悟,并且设计了“我曾经和时间赛跑,我成功了”非常微妙地激起情感,让儿童在句式训练上表达出来,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认知活动,进而在情感体验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文熏陶,只有通过情感,通过长期的积淀和浸染,才能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提升德育,健全人格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生机。这股春风吹醒了早已被禁锢的昏睡的大脑,吹开了许多渴望教育改革者的心扉。按新课标育人,那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让我们为人师者,携起手来,把我们的课堂看成一个生命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 上一篇: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 下一篇: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