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8 02:59:09

导语:统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统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比重,丰富了识字教学的文化价值。然而在汉字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重视对汉字音、形、义的简单识记,忽视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因此,聚焦汉字的文化特性,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的图画美、形象美有层次地展示出来,进一步丰富识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汉字学习的困境,有利于逐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启发引导他们感受并理解浸润在汉字里的民族精神。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集中识字单元,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教材以山川、节日、美食、汉字等文化元素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材料,在不同的情境中识字学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需要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依据汉字的构形特征及造字规律,使识字教学更为具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探究。

一、引导循规溯源,图文对应观汉字之“象形”

唐兰先生曾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那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象形字依形表义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笔画延长或弯曲,还原成事物原貌大概的图画,在文字与图画的比较中发现汉字的内蕴,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直观的印象。现今绝大部分的汉字都已经发生了改变,难以看出其本来面貌,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笔者在进行识字教学时,经常以还原生字的原形画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汉字最初的模样。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时,笔者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贝”的含义。首先让学生画画贝壳的样子,然后展示贝壳的实物图,接着演示“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如下图),让学生比较、体会“贝”的各种字形,体会象形字的象形特点与演变过程,从而对汉字的构字规律和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以贝壳为钱币的实物图,以及用“贝”作偏旁的一组汉字,说明古人又赋予了“贝”字新的含义———货币。古人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很多用“贝”作偏旁、并且与钱财有关的汉字,如赚、赔、购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义感受更深刻,识记也会更牢固。再如学习《神州谣》一课,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会被称为“神州”?教学时,可以从“州”字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州”和哪个字长得很像?学生很快发现“州”和“川”字形很像,“川”指大江大河,“州”字比“川”多了三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呢?教师以出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州”字的演变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州”字是象形字,中间的三点象征着河流水泊之间的小块陆地。传说中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九州”也成了中国的一种代称。我们国家物产富饶、人民安居乐业,传说是神的家乡,因此也称之为“神州”。现在“州”多用于地名,如:苏州、杭州、广州等。借助熟字“川”来比较字形,猜测字义,追溯“州”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在脑海中形象直观地构建了“州”的样子,记忆更加深刻。课前布置学生和家人共同制作一道菜品,运用“炸、煎、煮、烤”等任一制作方式,并将菜品名称和照片记录在美食导学单里。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对拌、炒、煎、炸等烹饪方式的认知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汉字,而是具体、直观、多元的深度理解,对烹饪方法的选择也有了自己的独特领悟,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体验的过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或是将过程画下来,或是用文字把过程、感受写在纸上。也正是有了真实和快乐的情境体验,学生才能写画出更多的故事情节,更加体现出了体验的乐趣和效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善用实践悟汉字之“智慧”

在美食世界里,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这时,进入到教学的重点环节———菜名我会报。第一次报菜名,采用自主认读和美食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正确认读菜名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菜品进行分类。基于前期的体验和分享,学生已经识记了部分生字,再借助“美食连连看”“巧手写美食”等简单的考查形式,引导学生即测即评。这样的识字方式更灵活,学生在识记词串的同时,能充分体验到美食文化的乐趣。第二次报菜名,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圈画出制作方法,进而探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如发现“火”与“灬”都与火有关。以此类推,学生还发现带有“氵”“艹”等部件的构字规律。第三次报菜名则启迪学生寻找中国各地的美食,做“小小美食宣讲员”,弘扬中国美食文化。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展示分享中,实现了言语智慧的增长。三次报菜名活动,将汉字与生活情境相融,进一步延伸学生对识字习文的兴趣。为学生创设真实灵动的识字情境,便于学生识别和认读相关荤素食材,熟悉多种烹饪手法,还知晓烹饪节奏的快慢……这种拓展探究的学习取代了教师单向、片面的讲授,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地走向深度学习,课堂可谓精彩纷呈。

三、重现故事本源,解构类推明汉字之“内理”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形成的风俗礼仪、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中。小小方块字,藏着大学问。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汉字本源的追溯,挖掘汉字内在的故事,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汉字“形”与“文”视角发展学生观察、理解、想象等综合能力,更能系统地引领学生明白汉字内理,形成解构类推学习法。至于在“听”故事、“猜”故事、“编”故事中形成的快乐识字法,则把一些结构复杂、抽象难懂的汉字转化为活泼的汉字故事,唤醒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故事法在会意字的学习中非常实用。教师按照会意字的构成原理,引导学生从分析构造开始,结合自己的认知去猜读、分析会意字的意思,进而触类旁通,丰盈语文素养。以《“贝”的故事》教学为例。师:“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宝贝有关,观察“贫”这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贫”也是“贝”字旁。师:是呀,再看看“贫”字的演变过程,猜一猜“贫”是什么意思?(如下图)图3“贫”字的演变过程生1:“贫”的上面是个“分”,表示分开的意思。生2:“贫”的外面好像是间房屋。师:谁能根据“贫”的样子给它编个小故事?生:一个人家里本来有好多钱,后来将钱财和房子分开,东西变少,家里变穷。“贫”就是贫穷的意思。在了解了“贝”字作偏旁的表义特点以后,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相继拓展识认其他带有“贝字旁”的汉字,让学生根据汉字的部件特征,发挥想象,主动建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如“败”(如图4),有学生创编了这样的故事:左边是贝壳,表示钱财、宝贝,右边像是一只手拿着棍棒在敲打宝贝,宝贝被敲打坏了,这个家也逐渐衰败了。“贪”(如图5),上面是一个人长大了嘴巴,下面是贝壳,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人见到钱财,张大嘴巴拼命索要,很贪婪。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以“汉字故事”为主题的其他拓展活动,如此一来,抽象乏味的汉字顿时变得妙趣横生。再如《传统节日》中关于清明节“祭扫”的习俗,通过结合“祭”字的由来进行教学。出示“祭”的象形写法(如图6),上部左边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下半部分的“示”看上去很像上古祭祀用的石台,指用手拿着肉放到祭台上进行拜祭。再通过出示祭祀和祭扫的图片,引出关于清明节的传统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祭”作为一种仪式的含义,即对神灵、祖先或死者表达敬意。清明节祭扫是人们为了缅怀祖先,纪念先人而流传下来的重要民俗之一,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深切哀思。借助相关的传统节日故事,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汲取先民智慧,塑造传统文化品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图6祭的象形通过猜故事、明内理的方式,学生不但能扎实掌握会意字的特点及规律,还能激发和释放想象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厚植文化基因,融合激活拓汉字之“文韵”

著名语言学家唐汉先生曾这样论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每一个汉字,几乎就是一种实物的摹写、一幅生活场景的缩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汉字看似笔画简单,实则博大精深。学习汉字,不仅仅是了解汉字的音形义,更需要养成独特的“汉字思维”,把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汉字教学之中,让学生知道,学习汉字不但是识字,更要感知汉字背后的厚重文化,从而获得对“神奇的汉字”“会跳舞的汉字”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贝”字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贝”是海里的一种动物,还要知晓它是古代重要的货币工具。以“贝”字为契机,展开汉字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进古代钱币文化,探寻钱币王国的奥秘。如,可以多人合作搜集跟钱币有关的史料知识;可以通过游戏,加深对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的了解;可以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在体验中了解钱币背后的哲学精神和奥义;也可以展开走访调查,走进钱币博物馆参观,了解钱币的变化和支付方式的变革……在学习“艾”字时,先引导学生回忆“草字头”往往与花草有关,再出示艾草图片,让学生了解文中“艾香”是艾草的叶子发出来的香味。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会在门上挂菖蒲、艾叶以辟邪。因此,端午时节,人们总能闻到“粽香艾香满堂飘”。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融汉字于传统文化之中,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强化了对“艾”字的记忆,而且还让学生习得“端午插艾”的习俗,进一步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学习“舟”字时,教师顺势引出“龙舟”一词,并向学生介绍赛龙舟的盛况,引发学生对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的好奇,不仅了解端午节的来历,还增强了对家乡、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再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人们为了欢度新春,从祭灶开始便忙着“贴窗花”“贴福字”“贴春联”。学生在识记“贴”字的同时,自然也增进了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多了几分对春节的喜爱和期盼。还比如学生对“乞巧”这个词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用“乞”“巧”来组词猜猜它的意思,乞,乞求,巧,心灵手巧,再借助视频动画、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乞巧节的习俗,学生很容易理解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既明晰了字义,又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汉字的文化特色,尊重汉字自身的文化特点,找到契合学生学习汉字与传承文化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融入汉字文化,开展探究性识字学习,让学生跳出“就字论字”的限制,在潜移默化中亲近汉字、喜欢汉字,进而热爱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识字教学的文化价值就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露露.与汉字文化联姻,激活“智趣”识字[J].语文天地,2020(8).

[2]于维祥.在识字教学中发挥汉字的文化浸润功能[J].小学教学研究,2020(6).

[3]丁华芳.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20(1).

作者: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