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
时间:2022-03-03 03:06:43
导语:“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知人论世”是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文学鉴赏方法。本文对“知人论世”文学鉴赏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文通过了解“知人论世”,对“知人论世”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知人论世;语文课堂;灵活运用;联系文本
一、“知人论世”文学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的《万章•章句•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正是后世重要的文学鉴赏方法——“知人论世”。与古人交朋友,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时至今日,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总结中心思想”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的产物。“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分解为“知人”和“论事”两个部分。“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这里的“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社会人,作者的籍贯、家世、生活经历及其政治背景等;二是作为文学作者,作者的创作才能、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以及性格气质等。在使用“知人”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时,要注意对这两层含义的全面研究。“论世”一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是作者创作的重要因素,很多作者都是通过作品来影射自己所处的时代;二是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只代表了作者某个特定人生时刻的所感所想,不是作者人生全部的感触。
二、语文课堂“知人论世”方法运用的现状
在语文课堂上,“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化。在进入文本前,教师会通过多媒体或口述的方式,按照教参或经验或老教师的教案介绍作者或者文章背景,使学生对于课文有初步的理解;或者有时还会让学生背下来作者生平与作品,形成素材的积累。教师的本意是通过“知人论世”来促进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初步交流。这已经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一项固定的程序,几乎在每堂新课之前教师都会将文本的相关内容传递给学生。有时是作者的生平简介和作品介绍,有时是文章的时代背景,目的就是为了在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能够将文本套入到一个既定的模式中,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或者是反映当时时代的特征。这却使得“知人论世”这种鉴赏方法变得枯燥乏味,与文本联系小,学生将机械背诵其内容作为学习负担,失去了“知人论世”的意义。语文课终究要是从分析语言、解读文本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机械化的“知人论世”早就已经改变了最初的作用,“知人论世”的内容成了学生背诵的模板,成了考试得分的工具,成了炫耀文笔的技能,对于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鉴赏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
1、“知人论世”方法介绍程序化,缺少教学策略。语文课堂上,在文本解读之前进行作者与背景介绍等内容已经形成了固定顺序,千篇一律。在内容上,大多数是作者生平和作品荣誉等,枯燥乏味,不便于知识的精细加工,失去了“知人论世”理解文本的意义。比如在学习《祝福》前,介绍鲁迅生平与作品的意义就不能体现文本的价值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鲁迅的生平与作品的介绍与文本联系较少,无法起到“知人论世”的作用,学生在分析内容时只考虑文本的内容以及文本中所表达的感情,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就生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知人论世”的方法,本应在鉴赏文本时时结合具体文本、具体学情灵活运用,却被转化为一种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僵化滥用,这些机械性记忆不仅不能发挥“知人论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加速对这些机械记忆内容的遗忘,失去介绍作者与背景的本来作用。2、“知人论世”的内容与文本联系不充分。“知人论世”是教师和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文学鉴赏方法,但是,“耳熟能详”并不代表着在运用“知人论世”时能够将其内容与文本建立起很好的联系。常常将时代背景强行灌入到文本解读之中,使思想教育成文语文课堂的主导。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授内容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根据当时1921年“四一二”反革命运动的时代背景推测出朱自清是因为政治环境紧张压抑而“不宁静”。事实真的如此吗?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这句话时,“通过朱自清的传记可知,1942年朱自清当时的立场和“政府”是一致的。这说明,朱自清并不是一些文章中所强调的那样革命。……他当时的淡淡的哀愁是不是有政治性,现在还没法确定。”由此看来,教师生硬地将时代背景套入文本中,会误导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语文课堂中“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应该是与文本有紧密联系的。只有运用适当的内容对文本进行分析,才能使文本的情感得以澄清,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读者相见。3、以“一般”代替“特别”,文本解读泛化。“阅读教学是一个走进文本的过程,其基础是对文本语言、形象、思维、意蕴的分析,而不是基于对文本的先天定义。”其中,文本是对象,“知人论世”是方法,对文本的鉴赏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对于作为对象的文本的解析,达到学会文学鉴赏的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忽视文本,将方法混同为目的。过早地将时代背景、作家风格呈现给学生,过多指导学生用这些材料去诠释诗歌内涵。然而当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这些材料往往就会对学生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例如在学白和杜甫的诗歌时,学生只知道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不会结合具体的诗歌来分析诗歌自身的特点,以“一般”代替“特别”,完全颠倒了“知人论世”本来的作用。殊不知,杜甫也有清新愉快之诗,李白也有大气磅礴之作。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哪里还有“沉郁顿挫”的影子,诗人的狂喜早已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也将自己人在他乡的孤独与细腻感性的柔情展现在诗文之中。“知人论世”的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需要学生进入到文本中,以文本的视角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来认知文本、揣摩文本。这些“盖棺定论”的解说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知人论世”的运用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灌输的思维定势。以上在“知人论世”运用现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以教师问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要想灵活运用“知人论世”就要转变这种教学思维定式,以学生为主体,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主动使用“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方法。在学生不懂得文本所传达的内涵,或者文本中某一句话与现实相矛盾,此时就需要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处境,教师给出线索,学生在课下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发挥了“知人论世”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教师追问学生“苏轼面对英雄逝去、人生短暂这样的问题时,为什么能够从容平静,积极乐观地应对?”学生可以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得知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这样的生死考验,才看透了成败荣辱,领悟到了人世间的大是大非,发出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感叹。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走出课堂,课上课下相结合,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摆脱僵化,重新焕发光彩。2、“知人论世”方法运用要与文本建立紧密联系。“知人”是“知”写作当时的“人”;“论世”是“论”文本当时的“世”。一切与文本有关系的背景、作者介绍,才是“知人论世”的内容,才能使“知人论世”发挥应有的作用。“知人论世”不是将作者的生平从头到尾像流水账似的作简要介绍,也不是对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总结概括,而是要以所学文本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所学作品紧密联系的内容进行观照。这样的内容才是有效的内容,才能真正对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帮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体会人类共有的真挚美好的思想与情感,掌握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来运用语言文字来沟通、交流思想与情感。只有与文本紧密联系“知人论世”才能正确地体现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交流。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良苦用心,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美好品德的发展。3、“知人论世”与时俱进,教师应注意研究前沿。“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方法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的最新前沿,不断补充新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在学生学习《边城》(节选)时,教师适当引入对于沈从文和《边城》的最新研究,提供相关资料,在语文综合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主动追寻学术前沿的思维意识。结合“整本书阅读”,学生在课下阅读《边城》之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边城》中的“感性美与理性美”、沈从文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边城》中的诗化色彩等话题,学生可根据材料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灵活深入地掌握相关前沿理论,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节选的片段,也不再固定于文本的叙述,而是从更旷阔的视域下来解析文本,将自己的读后感与各路研究论文相互碰撞与交流,形成对文本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知人论世”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学者对于文本和作者进行跟深入的研究,“知人论世”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教师应该实时掌握与文本和作者有关的研究动态,走出“知人论世”内容泛化的困境,与学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丰富学生头脑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查阅资料,追求新知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王英娜.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4(178).
[2]蔡菲菲.论“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3(3).
[3]袁丽丽.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J].文学史与文艺理论,2013.
[4]吴静.知人论世[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30).
[5]胡丹.“知人论世”的误区与超越[J].语文教学通讯,2018(1).
[6]王小艳.例谈“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19(1).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孙绍振.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2.
作者:孙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上一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 下一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