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探

时间:2022-01-22 10:36:22

导语:高中语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探

摘要: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领地,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根本任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理想、有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学校应把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人。而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求语文学科教育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要层层渗透立德树人的基本宗旨。

关键词:语文教学;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知识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立德树人”才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德”,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学生在道德文化的“运用”环境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其自身精神成长。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更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体现。本文探究的就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立德树人的方法,营造语文课堂内外立德树人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1.1在语文教学中依据不同文体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立德树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都蕴含着人格教育的内涵。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情境的熏陶和场景的渲染,语文教育恰就包含了这样的特点。教师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内容,可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读好书、做好人的强烈的上进心。也可采用情感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用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2在语文教学中与多学科融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德树人。高中学段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对未来缺乏人生规划,缺乏志存高远、搏击万里的信念和意志。而高中语文教材正好给予学生引导,选文大都贯穿古今,千姿百态。拥有很多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角度讲,语文教学可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以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学习陆游的《书愤》一诗,联系南宋历史知识,体会在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的背景下,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感、壮志难酬、内心愤懑多么撼动人心!学习庄子《逍遥游》一课,联系政治辩证法思想,明白“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也明白不同事物的个体差异。感受鲲鹏形象,它有从北冥至南冥天池的远大目标,有“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浑气魄。与大鹏鸟对照的是见识浅薄,平庸享乐的学鸠鸟。鲜明的个体对照,强烈的褒贬意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3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题练习中,依据《考试大纲》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师注重集体备课,精选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不但在学习上获得自信,而且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时政热点,阅读新闻报刊,观看热点时评,特别关注家国情怀、民族信仰、底线意识以及以礼正国等主题。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聆听来自外界的声音,又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不断修炼人生境界。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过程

2.1开展经典诵读、演讲、课本剧、歌咏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在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以及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举行诵读比赛、演讲、歌咏比赛等多种活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借此滋养精神,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2开展征文、制作板报、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每月开展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也可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中举办征文、制作板报比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德,培养学生拥有感恩意识。感恩父母、老师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课题,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均有极大意义。2.3开展班会、运动会等活动,并不时召开家长会,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语文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工作,可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善恶的识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也可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家校共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青年。

总之,高中语文的教育任务是利用课堂内外多种形式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道德,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反思与改进》,吕多江,《中小学德育》,2018-12-15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吴潜,2014

[4]《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的精神信仰》【J】,李静,华夏教师,2014

[5]《家庭教育社会学》【M】,关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作者:姜丽敏 单位:河南省内黄县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