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研究

时间:2022-10-15 09:59:51

导语: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研究

摘要:“互进式”教学包含“交互”和“内化”两个部分。“互进式”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过程,创设“互进式”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交互、协商、探究地学习,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时展和终身发展的合作学习品质。“互进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创设情境,给学生真实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和提升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交互”和“内化”是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的两大法宝,其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充分创设情境,以任务和活动驱动,引领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穿越课堂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互进式教学范式;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互进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并在课堂中让学生以语言为载体,通过交互学习,实现人文修养和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内化的教学方式。“互进式”中的“互”指交互学习、协商学习,“进”指内化。“互进式”教学方式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结合当代教育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的现实依据。1.基于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矛盾,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于培养。在笔者所在学校,受生源的限制,语文课应该突出“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颇感困惑的问题。较之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阅读量少,语文学习习惯不佳。如果为了应试教育而强调“工具性”,必然导致教师一味填鸭式地授课;如果强调“人文性”,又会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个样”。“互进式”教学主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既关注“工具性”,也关注“人文性”。既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以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以情境引领课堂,以共同体成员间的交互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化。2.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现有语文课堂“单一性”的矛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以有效落实。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整合教材内容和学习资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互进式”教学课堂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教师主讲的课堂局面,强调“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充分强调问题导向和自主合作,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内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3.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与教师观念的“滞后性”的矛盾,课堂教学改革常流于形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大胆改革与创新,但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学生的能力,不愿改变观念。“互进式”教学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提炼而来的,它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做支撑,有强大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它能推动对学习环境的研究和创设,倡导教学活动的交往与对话;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参与研究实践的师生终身受益。(二)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体内在的心理图式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进行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布鲁纳在皮亚杰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认知结构对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作用。“互进式”教学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立足“互进”课堂的“问题情境设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思考,协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共建“互进”课堂,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内化”。2.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内化学说”理论都强调个体在共同体中或同伴合作下的交互学习、协商学习,强调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是一个人与人的协同学习和交往的产物,强调情境学习和具体语言环境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互进式”教学以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立足“互进”课堂的“问题导向、协作共享、知识与能力内化”的基本特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共同体成员协作探究学习为两个主要形式。师生共建“互进”课堂,让学生以语言为载体,相互“协作”学习,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内化”。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核心,能有效探索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的相关概念对新知识进行归类和具体化是判断学生是否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的标准。“互进式”教学以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作为心理学基础,注重学生在“互进”课堂的“协作学习”活动中与同伴的学习交往和自我调节对个人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稳定的作用,尤其是相互协作学习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优秀学生的榜样形象对自我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倾向趋同、学习监控自觉、学习策略优化和学习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

二、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一)“互进式”教学之“互”“互进式”。教学的“互”的含义是“交互学习”。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的学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交流、互动,才能促进语言的建构。(二)“互进式”教学之“进”“互进式”。教学的“进”的含义是“内化”,而“进”的对象是“语文核心素养”。“互进式”教学以“内化理论”为依据,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内化”的对象,摆脱了过去只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进”为“互”的目的和结果,强调研究“互”的方式和手段,“互进式”的“互”与“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三)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和流程“互进式”教学是“交互学习”和“内化素养”的有机结合。“互进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创设情境,给学生真实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和提升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而“交互”和“内化”是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的两大法宝,其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充分创设情境,以任务和活动驱动,引领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穿越课堂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互进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解读,我们设计出以下基本结构图:在“互进式”教学基本理论的支撑下,基于“互进式”教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课题组设计出了“互进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其基本步骤是: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内化素养,具体示意图如下:

三、“互进式”教学的实践

“互进式”教学在实践中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交互学习和内化素养。笔者以粤教版必修5《鸿门宴》一课为例,谈谈“互进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选自《史记》的《鸿门宴》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在“学习目标”设计上,第一课时以落实文言字词的讲解和梳理文章情节为主。第二课时则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性格)和归纳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上。因此笔者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互进式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基于活动引领的教学,基于真实情境训练的教学,基于思维探究的教学。任务、活动、情境、思维都是为学生进行语言和能力训练搭建的桥梁,都是促进共同体成员参与交互学习、协商学习的媒介,都是学生内化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运用这些手段的目的是,重启高中语文课堂的“语言”功能,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结构;突出高中语文课堂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语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创造高中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努力实现语文课堂的生动与高效。

作者:严泳洁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