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时间:2022-08-12 11:22:27
导语: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从字词句的理解到策论学习,再到情感的体会,一字一句都应仔细斟酌。语文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国人表达自我思想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人对学习的看法越来越全面,不再仅仅纠结于知识水平的高低,而更加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构建、思维模式、理解能力和文化传承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学科素养;核心素养
自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教育就在不断改革。在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之后,各国相继展开了结合自身国情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计划。我国的最新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考的新政策也渗透着核心素养这一培养的核心。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我国提出的是结合学段和学科实际的核心素养培养计划。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高中语文的学科素养
1.核心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通过调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资源(包含自身的态度和技能)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能力。核心素养是指最核心、最主要的那部分能力,这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2.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相应的核心素养,只是这些素养的内容因学科特点不同而不同。每个学科的价值导向不同,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学科的各异素养群。语文学科素养体现在:第一,语文作为一门国语,是国人必须要掌握的。第二,社会的参与性。第三,自主发展,创新。第四,修身,文化修养。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学习语文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对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总的来说,语言是学生构建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材料。当然,这个学科的本质不单如此,还有情感的运用。语言所体现的第二个素养核心是思想、思维。语言是对思维的表达,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延展,两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缺一不可。因此,思维是语文的精神支柱。理解和文化传承是语言自诞生以来的最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鉴赏和创造,这些都是理解和传承的延伸。我们对文化、思想、品德、历史的探索都离不开语言,而汉语作为国家语言的代表,具有最大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学科素养遭受的挑战
文化、教育、语言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不断有人提出要给学生减负,减少在语文、英语等语言文学上的支出,而更多地投入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工科上。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语言的存在,那些所谓工科的历史就难以被保存,难以被理解。语言拥有比工科更多的内在含义:第一,语言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实现良好的互通。第二,语言是一种传承,能给人们带来历史的借鉴和思考,让人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第三,国家掌握在思想家、政治家手里,而这些人的存在又依赖语言。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迷茫情绪,不能理解文章、历史以及古文所带来的核心素养的含义。因为语文的作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的点滴之中,所以让人难以发现其作用。听,让你从听觉上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因为你自己的眼睛绝对看不全这个世界。说,让你更好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读,阅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没有条件行万里路的基础上,读万卷书能够帮你更快速、更直接地了解这个世界。写,不仅是说和读的合体,也是思维的利器,它可以帮你整理你的思想,让你在这个基础上和工科的逻辑更加靠近。
三、改革下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索
1.语文学科的关键———学科应用以及语言构建。当前国家的高中教材尚未统一,但教材内容却大同小异,教师需要吃透教材内容,运用多重现代科技以及新课改的多种教学方案,大胆进行尝试,多多探讨和钻研,以此培养学生语言的构建和应用。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自我见解讲通讲透,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语篇进行理解和评价。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是学生阅读的三座大山之一,其锋利的文笔和丰富的内涵常常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困难。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学生要通过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对幸福的感受,和过往进行对比。教师要进行引导,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作者的愤慨和激动之情。第二,在写作过程中,人教版的作文偏向于议论文,但同时也会使用议论、描写、说明、记叙等方式。要想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并在直接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文学的创作。在学生背诵“真的勇士”这一段时,鲁迅先生蕴含在这个排比句中的强烈情感就能够很好地感染学生。教师也要地适当让学生学会通过这样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写作上。第三,在口语方面,口语不是高中教学的关键,但通过对演讲的学习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口语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在人教版必修2中有一个专门的演说单元,演说是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体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体现了主人公的胆量、智慧以及口语能力,这样的文章能够让学生理解口语的重要性。2.语文学科的精神———学科语言的思维模式。一个人成熟与否很大程度要看他思想的高度。人们看事物的角度越全面,那么他对事物的评价就越客观,其语言就越完美。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人教版的教学,思维方式就是语文素养的主要精神。在阅读练习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对文章抽象、意象的理解,透过表象看本质,从小学的用红领巾代表小学生,到高中的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这些手法在语文学习中能常常看到,但却很少被改编和使用。例如,在《廉颇蔺相如传》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纷争中,每个国家无所谓对错,战争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人民才是胜利之本。君主固然重要,但赵国却因两个能够分工合作的大臣而屹立在大国中。学生可以先从不同人的角度来思考一个争论,然后逐渐上升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这样循序渐进思考,思维就会越来越立体、全面,情感也很容易得到升华。3.语文学科的灵魂———理解能力和文化传承。理解能力是语文优于其他学科思想的原因之一。在语言的文化传承中,语言拥有丰富的内涵,它代表的不是单一的事物,一句话所表达的也不一定就是单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引申、隐含意义。在高中阶段,语文所带来的已经不再是义务教育所代表的基础的文学继承、文言和诗词的背诵、语句和语段的积累,而更多的是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分析。在义务教育中继承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就是历史的满足感。从《窦娥冤》到《雷雨》,再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到《沁园春•雪》,这是从文学方面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升华,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四、结语
总之,语文的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最新高考政策下的表现,影响着学生今后在语文上的成就和发展。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有实用价值的、艺术性的学科。教师应该结合高考的最新政策,多方面地把握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从语言的建构、应用,到思想方式、思维模式的培养,再到对文学的鉴赏、审美、理解和传承,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形成语文的时代之魂。
参考文献:
[1]潘振起.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
[2]彭军.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7).
[3]黄晓玲.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郑桂华执教的《安塞腰鼓》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6).
[4]石莉.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主题活动[J].今日教育,2017(3).
作者:阮贤明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二中学
- 上一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培育
- 下一篇:语文素质教育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