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微探

时间:2022-08-22 08:38:07

导语:聋校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微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聋校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微探

一、“一微一翻”教学实践背景分析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以及微商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微时代”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微课”与“翻转课堂”等正迅速走进中小学,也走进了特殊教育课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一直是聋教育的执着追求。在聋校语文课堂,聋生因为听力障碍,其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较弱,学习方式更多的是接受型学习,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记。而聋生容易遗忘的记忆特点让其所学到知识又很快地烟消云散,且聋生个体差异大,接受、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掌握该学什么、如何去学、什么时候去学、怎样证明自己学会了,一直是聋校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数字化为特征的教育变革在聋教育领域的发生,笔者也尝试着在聋校高中语文课堂开展“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探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一微一翻”,指的是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实现聋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一微”指的是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时间短、容量少、内容精。“一翻”指的是翻转课堂,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性探究,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进行课堂指导,重构学习流程,实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和课上教师科学有效指导的有机结合。

(三)可行性分析

聋生对视觉刺激更加敏感,教学视频能够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还可以“积极推进差异性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观看视频,开展有针对的学习,并最终实现“满十进一”的学习目标。另外,学生对于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运用能力,这些都为“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能。

二、“一微一翻”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的撞击,观点的交锋,情感的交流。为了在“一微一翻”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失去“语文味”,笔者着力于构筑知识与积累、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写作与表达等教学板块,再根据不同的知识板块寻求微课最适宜的表现方式,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借助微课“大空间”,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翻转。

(一)“讲授+练习”,突破知识点

针对字、词、句、标点符号、修辞等具体的知识点,笔者采取了“讲授+练习”式微课翻转课堂,实现知识点的突破。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笔者制作了《通感之美》微课,通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实例讲述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及其作用,并配以进阶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课上,学生便有了充足的时间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品味文中“通感”句子的妙处。而“讲授+练习”式微课尤其适用知识点的复习,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系列微课中,笔者整体介绍了标点符号有哪些,通过用错标点符号引发的笑话说明其重要性,接着分类归纳各常用标点的用法,并通过试题讲解传授答题技巧,巩固知识点,再通过习题训练检测学习成果。课上,学生做作业,小组讨论,再评讲作业,切实掌握知识点。

(二)“例子+方法”,传授阅读法

在现代文的阅读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鉴赏,品味文章的意蕴,笔者采用了“例子+方法”式微课来实现课堂的翻转。如《故都的秋》一文,作者描写了“小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清秋佳果图”等五幅秋景图。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鉴赏这五幅图画,感受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特点,笔者制作了《小院清秋图鉴赏示例》微课,通过“小院清秋图”的鉴赏,总结出“身临其境•赏秋景”“调动感官•品秋味”“比较体味•感秋意”等鉴赏方法。在课堂中,学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鉴赏故都的秋其余四幅图,很好地品味出故都的秋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而在之后学习其他写景状物散文中,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鉴赏文章。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例子+方法”式微课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言,阅读文言文,从而节省了课上解读文言的时间,实现了课上充分讨论的翻转学习方式。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在教学任务单的指导下观看了《〈愚公移山〉文言释义》微课。在微课中,笔者通过文中词句讲解了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并总结出“对”(对应)、“换”(替换)、“留”(保留)、“调”(调整)、“删”(删除)、“补”(补充)六法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学生借助微课,很好地掌握了文中的文言句意。在课堂上,学生对“愚公移山你怎么看”及“愚公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展现了自己对“愚公移山”的见解及新时期“愚公精神”的诠释,成功地实现了课堂的翻转。

(三)“资料+链接”拓展思维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相比较于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个人的思考、探究,聋校高中也不例外。为了帮助学生不仅针对文本,而且透过文本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笔者在教学中通常采用“资料+链接”式微课打开学生思维的源泉。如在宋词《声声慢》翻转课堂的探索中,笔者制作了《万古愁心李清照》微课,以李清照“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一生为线索,收集了有关李清照的图片、视频资料,链接了李清照的代表作,让大家评论。这给学生还原了一个时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李清照”有了自己的认识与解读。课堂上,学生知人论事、赏词品情、思想碰撞、情感升华,集中体现了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思想的深度与交流的活跃。

(四)“点评+范例”,提升写作力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注重通过“作文评讲与作文重作”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作文评讲通常只能面向全体,不免流于泛泛,作文重作也只能放在课后,这些都让写作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为了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腾出来,笔者开始了写作教学的翻转课堂尝试,以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作文要素为魂,以学生作文中的词、句、段、篇为形,制作微课,有针对性地评讲作文,讲授写作方法,并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中可学习、可模仿的例子及教师的“下水作文”。“点评+范例”式微课使学生在课前便明确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课上,学生进行作文的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批改或点评,极大提高了写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逐步实现“耳聋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交往,适用社会生活需要”的聋校作文教学根本目的。

三、“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效果初显

笔者发现,随着“一微一翻”教学实践的深入,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师生关系也亲了,惊喜常在不经意中发生,“一微一翻”教学实践应用效果逐步显露出来。

(一)学生动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学生动起来了。一是表现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不再有不预习的情况,对视频形式的微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任务单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观看视频,在“不会”“不知道”的情况下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完全根据自己的节奏掌控自己的学习。而且视频中的文字内容、图片信息及适当的手语说明,让学生学得更明白,避免了因沟通障碍而造成的对学习内容的一知半解。二是表现为生生互动学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借助互动平台向同伴或教师求助,以化解其困惑;会自发地组建学习小组,一起观看视频,互相讨论,或由学习较好的同学负责解释视频中的重难点等。而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更是学习的常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在教师的“强迫”下学习,而是在轻松的、自由支配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二)课堂活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原本沉静的课堂慢慢活起来了。一是课堂教学形式活起来了。翻转后的课堂或是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或是师生讨论,答疑解惑,或是小组学习,深入探究……课堂形式多样,但不变的核心是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学习,再不见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二是课堂教学内容活起来了。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课堂教学生成越来越多,一些意料之外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如在《声声慢》的学习中,当谈及“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句的时候,学生见解独到,且饱含自己特有的情感体会。有的学生解释说:“雁是旧时的雁,托雁传书的人却已不在,所以伤心”;有的解释说:“雁从北方来,可自己却早已离开北方的家逃往南方,因想念故土,故而伤心”;有的解释说:“雁是群雁,而自己却是孤身一人,所以不免伤心”……诸如此类教学生成时有发生,聋校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思想与情感的碰撞而颇具魅力。

(三)师生亲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师生关系也越来越亲了。一是在微课学习中建立起的亲密。相比于下载的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老师制作的微课。在微课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内容,更是与内容背后的人、与自己的老师建立一种社交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着很多的“甜蜜点”,从而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内容。二是在个别化指导中加深了感情。在翻转学习的环境中,无论是课前的在线互动,还是课上的巡回指导,都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关系,这让学生学得更加专注,也更加有效。

作者:郑秀娟 单位:安徽省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教学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

[2](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宋伟,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93.

[3]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EB/OL].http://www.doc88.com/p-5025649277074.html.

[4]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

[5]苏斋.相逢在云端微课大空间[N].中国教育报,2017-1-21(03).

[6]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7]王玉辉,王雅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8]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9](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翻转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王允丽,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