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时间:2022-09-29 10:02:44
导语: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本质属性,也是规律概括的间接表现,这属于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批判性思维则是一种挑战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重要构成。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性需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拥有不同个性或潜能的学生,让学生可以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情感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减少学生的质疑和解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课堂生活的丰富性及生成性得到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离不开批判和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引导他们积极获取有效信息,从而产生科学的思维,逐渐形成一种思维的教学方式。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发展,首先是教师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在创新中求异是需要的,不仅体现在答案方面,更应是对思维、推理过程方面的创新等。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答案不应有一个绝对性的唯一标准,需要允许与答案相同见解的答案存在,并且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要独立思考,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不重视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用“学习”取代“思考”,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创新与批判是不可分割的,创新和批判密不可分,创新是在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一个对别人的观点全盘接受,而不敢存有质疑的人,是没办法进行创新的。纵观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某个疑问开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再以“批判”开始,接受学生存在的质疑,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答质疑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一种新型的思维教学方式。
作者:冯硕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
-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体性研究
- 下一篇:高中语文阅读的审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