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改进策略3篇

时间:2022-05-06 10:56:01

导语:高中语文阅读改进策略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阅读改进策略3篇

第一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偏离。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讲解,往往忽视教授学生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运用。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利用。明确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就会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但是,在我国许多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学目标一般都很模糊和宽泛,大多只是流于形式。

2.课堂方向偏离。新课改以后,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新颖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语文阅读课堂的独特,就偏离了阅读的课堂主体。他们在阅读课堂上,脱离语文阅读文本,讲述很多与语文阅读无关的内容,使语文课堂出现“非语文”倾向。在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更加讲究形象丰富和新颖性,但是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知识还是要掌握的。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脱离语文阅读文本,讲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能会产生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但是,长时间下来,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1.重视课文朗读,感受语文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朗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章语义,还能帮助他们再现情景,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对于语言优美或者包含感情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将进酒》为例,通过朗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从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旷达情怀及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情感,同时,这首诗语言豪迈沉着,奔放跌宕,气象不凡,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能充分地感受到汉语语言和形式之美,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我国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传授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如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等待戈多》为例,作为一部荒诞派的作品,内容欠缺逻辑的剧情,没有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杂乱无章,看不出有任何的进展和变化,语言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对白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不少学生觉得此文十分无聊,完全没有读下去的兴趣。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将作品呈现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同时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表演得更好,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去准备,而在反复朗读、揣摩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更好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体会到文学之美。

3.加强拓展阅读,开阔学生视野。追求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但是并不能盲目地对其多样性进行追求,一定要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相一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讲究丰富形象和新颖性,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由于高三学生课业较重,课余时间较少,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难以实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适当地给学生推荐一些篇幅较短的课外优秀作品,如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狄更斯中篇小说《圣诞颂歌》等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经典作品。

4.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我国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和粉笔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出现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比如,一些选自文学经典作品的课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课文中的语言讲解,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一方面,许多文学作品都会留下一些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脑筋对这些作品的空白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想象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有效地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李晶晶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

第二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感导入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转折期,除了要面对升学考试,还要注重个性化素养的培养。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细腻,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迎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创设阅读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成功地将其引领到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动态画面,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以将学生的思想导入到阅读教学主题,激发起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主动意识。比如,高中语文(人教版)诗歌鉴赏有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运用课件播放诗词朗读,并配以动态的风景画面,两者相得益彰,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受到震撼,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语言的感受力。

二、以文本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为了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比如,《荷塘月色》的阅读,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首先让学生对于荷花的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用课件播放一些荷塘的画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仅仅描述的是月色渲染下的荷塘之美,其更是作者的情感抒发,深刻的含义蕴于其中。阅读教师将学生引导到荷塘之审美境界之后,还要让学生领会美之内涵才是文学作品之审美定位。然后让学生查阅有关文学创作的背景资料以及当时朱自清的生活状态,当再一次阅读《荷塘月色》的时候,学生就会从创作者的角度来体会其内容,从而挖掘出这一散文的表达真谛。通过这种引导式阅读教学,不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还会因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角度不同而达到个性阅读的目的。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以提高其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力,不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

作者:陈晓波工作单位: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

第三篇

一、建立全新的阅读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更加习惯于将课文中隐藏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分层的分析解读,或者将语文知识表现为一张张试卷,进行着机械重复的训练,这样不能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更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解读,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这样就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更能创设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表情的和具体情境,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和谐、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观察并参与各类情境活动,多感官地感知和理解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建高效课堂,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结构

语文教师要积极创建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指导阅读教学,精心设计几个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以强化学生深入思考,深入地领会课文的特点,分析课文的重难点,从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结构。阅读理解一篇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围绕一个中心提问可以牵动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体验式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兴趣需要,创设适合的情境,以体验为典型特征,以情绪推动学生的阅读,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对学生的人生都有很多的积极影响。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内讲读和课外导读并举,增加阅读积淀。如鼓励学生看一些经典的名著,分析文本的特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拓展课外阅读的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

四、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体验多种阅读方法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容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力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尽管偶尔也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是围绕着知识的灌输而进行的。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课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亲身的体会而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法感受到作品的精髓。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他们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能更加深刻地体会文本的精髓和人物的特点。倘若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就不能理解文本的深意。如在学习《红楼梦》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移情体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个性的形成原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讨论,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理解文章的思路,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开展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是配角,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阅读主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作者:刘康平工作单位:湖南省衡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