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渗透
时间:2022-05-06 10:05:50
导语: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
到了高中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将学习重点转移到对文章的理性分析上,弱化了朗读教学。外加上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再喜欢在同学面前高声朗读,而喜欢默读,于是部分教师干脆省略了朗读环节的学习和训练。这对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审美教育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学生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感性感受和体会,缺乏真正的美学熏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言文、诗词还是现代文,都有许多美的篇章、美的意境、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环节来直接感受、领悟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学生在朗读环节体会到的美的感受,是学生直观感受,这种感受很多时候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但是,这种美的感受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朗读、学习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美和篇章中的意境美。否则,依靠教师的讲解去理解文章中的美学元素,那是一种嫁接般的效果,总留有传承的痕迹,不是发自内心的、自内到外表露。比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朗诵中,才能想象得出:“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可是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景、此人、此情,唯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凸显出来,有更深的感触,也才能真正领悟本词的情意缠绵、悱恻动人之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美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有许多经典美文,比如,文言文中的《逍遥游》《兰亭序》《滕王阁序》《赤壁赋》《阿房宫赋》《过秦论》等;现代文中的《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清塘荷韵》《我与地坛》《道士塔》等。这些经典美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趣、深刻的意蕴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不同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要善于结合文章的内容,找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审美教育。庄子丰富绮丽的想象、恣肆瑰丽的文采、自由挥洒的洒脱;贾谊排比的铺陈、对偶的句式、雄辩的才华;苏轼骈散结合的句式,多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以及对贬谪后苦闷的表达,自我解脱的豁达;朱自清散文的温婉清丽的风格、细腻柔和的情感、秀美如江南女子般的文字;鲁迅精警的语言、激愤的情感、深沉含蓄的情感;史铁生散文沉郁的格调、平淡的文字,深沉的情感;余秋雨散文中浓浓的文化气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历史文化的无奈感慨……都会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研读文本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寓审美教育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师要善于找到课文最利于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将审美教育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这样的审美教育才能避免说教的嫌疑,也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并快速接受、融化,成为自己本身能力和素质的一部分。
3.1鉴赏美的语言
美的文章重要标志之一——美的语言。美的语言的鉴赏是文学鉴赏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学生感受文章描写环境、理解作者情感的工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时,让学生鉴赏“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凛冽的鲜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感受作者激愤的语言风格,感悟激愤语言背后包含的复杂的情感——对刘和珍的抗击残暴专制的赞扬,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无情抨击和谴责。在学习《我与地坛》时,让学生对地坛静寂环境的描写进行反复阅读,引导学生体会美的语言和作者当时的境况,从而能够更真切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从中悟出正确的人生哲理。
3.2鉴赏文章的意境美
散文诗歌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都会营造美好的意境,凸显这种特殊意境中美的人物和美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中美的意境。文学作品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着作品迷离恍惚的情调,从而进入这种夹杂着淡淡的哀痛、淡淡的恬静的独特的意境,慢慢地领悟作者在那血雨腥风的黑暗社会中苦闷彷徨的心情,作品的主题也就把握住了。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预设教学程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美学渗透,让学生多角度感悟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是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创造美、展示美的热情。
作者:赵爱华工作单位:河北省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评析
- 下一篇:粮食局应急管理工作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