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中语文的隐性知识教学
时间:2022-04-03 04:35:00
导语:剖析高中语文的隐性知识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教育在纵向上一头连着九年义务教育,另一头连着大学教育或社会就业;在横向上则是一头连着学校里其他科目的学习,另一头连着家庭与社会的生活。语文学习对高中学生具有极其明显、直接的现实意义。语文隐性知识不光存在于语文隐性课程,也存在于语文显性课程。人们常说“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这就是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将“显性的课程知识”和自己“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相融合的表现。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默然知识”等,与显性知识相对应。最早是在1958年,由英籍匈牙利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在《个人知识》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实际上,在波兰尼之前,就有许多先哲对隐性知识进行过探究,如德谟克利特的“暧昧的认识”、柏拉图的“非理性认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性”等。波兰尼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人们这样比喻: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隐性知识则是冰山底下的大部分。石中英教授认为,在没有意识到和自觉应用自己缄默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在外部力量(如纪律、考试、就业等)的强迫下应用纯粹的逻辑力量和刻苦努力掌握了课程知识。结果在学生的头脑里存在两种没有发生联系的知识体系:一种是显性的课程知识,另一种是在主题上与之相对的缄默知识。由于缺乏缄默知识的充分参与,或者说由于教师没有了解也不愿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缄默知识,学生就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显性知识,真正将显性知识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生活的向导,从而也就不能真正意识和使用自己理智的力量,并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1]
一、认识语文隐性知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2]仔细推敲其中的“语感”、“领悟”、“揣摩”、“体会”、“体验”之意蕴,我们不难发现“隐性知识”就潜藏其中。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语文隐性知识存在于高中生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言语习得、个性阅读、语境依附、语感获得。
(一)言语习得
儿童并不了解母语的语音和语法规则,却可以自如地生成合乎规则的言语形式,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这种习得是人生的内在需要。言语习得具有默会性。母语的习得阶段,人们对语言的接受是自然的、愉快的。高中语文教师依然需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习得。例如,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四川的学生,对于四川的山就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即使他不能够很好地将这种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但是这种感受对于他理解人教版第五册的《蜀道难》一课也是有着非常大帮助的。他可能会非常容易地被作者的描写带入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并因而会比较轻松地背诵该首诗,准确地理解其中的一些诗句,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容易理解作者内心的感情和思路;如此等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个性阅读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个体,每个高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语文隐性知识作为一个被实践的对象,也就相应具有个体性。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且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审美修养、个性经验不尽相同,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各有千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搞好阅读教学,最重要之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关于阅读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使之感到读书是一生的需要和乐事。[3]
(三)语境依附
语言运用时需要依附具体的言语环境,这个语境可以是客观真实的事物,也可以是模拟的生活场景,还可以是由语言或音乐营造的语言形象、情感和人际氛围等。如熟语“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它强调语境对意义生成的重要作用;而对语境的判断和理解,是靠主体已具备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和经验的激活,从不同的侧面、角度运用不同的内隐的情境知识予以观照充实,从而把握言语对象的真正意义和说话者的真正意向。
(四)语感获得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例如,对于认识的人,我们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他的那张脸,却说不出自己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同理,学生有大量的熟悉的文本做依托,就能从中领悟到语言的一些规则。
二、语文隐性知识的教学条件
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充分利用语文的隐性知识,重视隐性知识对学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反过来同样能促进语文的显性知识的教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细活”,没有捷径可以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做大量练习就能实现另外两个目标。语文隐性知识教学并不神秘,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同样可以进行教与学。
(一)重建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
学校班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在《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韩愈的《师说》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否?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来看,利用网络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4]因为“网络语言”在这群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占据了地位。文化要与时俱进,语文该如何传承文化?“爆炸”的知识全部涌向教育,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尤其是我们称之为“语文”的这门功课。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是语文隐性知识学习的先决条件。
(二)构建课堂知识共享的平台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5]讨论的过程中,语文课程的显性知识可能转换成学生头脑的隐性知识,同样在一位学生个人头脑中的显性知识,在另外一个学生看来可能就是一种隐性知识。即使学生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也可能通过自己表达的流露,潜入到其他同学的脑海,成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因为“一语道破梦中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6]如果没有师生的交往、生生的交往,每个学生都只顾自己埋头做各种各样的语文习题,就不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果与其他人共享知识,其他人就会提出疑问、做出解释或提出修正意见。这样,个人主观性思想就会进一步接近真理。
(三)组建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都要有所提高。这些目标需要分散到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中,要求语文课堂组织形式应灵活多变,如“诗歌朗诵会”、“小记者招待会”、“辩论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与社会、家庭交流与沟通”……师生充分动起来,语文隐性知识才可能进一步被感知、被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习惯、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才会影响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实践经验、良好习惯、气质等,也可能给教师的内心注入年轻的血液。无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使缄默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流动起来”。[7]长此以往,师生将形成一种默契,语文教学将收获颇多。
三、语文隐性知识的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就不一样。语文隐性知识的学习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内隐学习和观察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内隐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于1967年通过人工语法实验首先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他将内隐学习界定为:“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8]他认为:人们学习复杂任务时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进行。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模式。凡是需要付出意识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的活动都属于外显学习。这种学习过程的特点在于它是受意识支配和需要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外显加工。另一种是内隐学习模式。在内隐学习时认知主体并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古语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中语文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积累语文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催发学生创作灵感。
(二)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观察学习指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是受到强化还是惩罚,不必自己直接作出反应并亲自体验其结果,也可以学习。[9]根据观察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10]在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也需要在中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正面强化,让其通过观察就能得到提高。“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用爱心唤醒学生的爱心。
总之,人的竞争力是其隐性知识的函数,人才与普通人的重要区别就是他们之间隐性知识累积方向和累积程度的差别。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11]高中语文隐性知识的习得影响着学生的今天与未来。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 上一篇:深化高中语文评价提升学生素质补偿学习成效
- 下一篇: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缺陷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