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有效使用多媒体
时间:2022-04-03 03:57:00
导语:高中语文教学有效使用多媒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体的广泛采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在影像方面的缺憾,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优势所在,正确利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
1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的意义
1.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十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1.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1.3多媒体的运用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符号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交流。现代多媒体工具也是一种实现沟通与交流的手段。在走近唐诗的综合学习中,教师查找资料,准备课件,布置课前预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查找目录,分组分配任务,上网或者翻阅书籍查找相应资料。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只有课堂上的几十分钟,但是心与心、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却不仅仅在课堂,还在课堂以外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甚至这种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这种交流和沟通将是没有时问和空间的限制的。这就使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达到了最极致的状态。语文学习往往不仅仅只是为了掌握一种技能,更加不是为了应付高考这么一件“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进行的活动。它应该是能够提升自身修养和体现优良传统的一件长期的学习活动。
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原则
一是适用性原则。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辅工具。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比较,主体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是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思考,教学的方式是否有效地传递语文教学知识,是否能够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减少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分关注和依赖。二是实际性原则。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要注意突出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讲解、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放映时间、放映速度要与学生的视听和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自主性原则。高中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方式上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随着新课标的贯彻执行,教师要让学生形成以自身为主体的观念,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只是单纯地辅助教师讲解。
2.2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一是导人课题,先声夺人。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铺垫。如一场大戏,一开始就吸引了观众,这是成功了一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在创建情境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视觉或听觉,可以使用一些较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一下把学生的好奇心抓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音乐、视频、录像等各种数字媒体资料都可以成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如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可播放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25万人的集会上演讲的视频。可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的特点。二是介绍背景,理清创作主旨。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如教授诗歌《面朝大海,出暖花开》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来制作反映诗歌意境的PPT,并且要求在PPT中反映诗人海子的生平资料,学生通过Internet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还了解到诗人的生平故事,学生在制作PPT的过程中了解到诗人的生平,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三是精辟讲析,创设课堂情境。分析课文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分析文章阶段,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进人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审美品味中“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文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形象鲜活,但是一开始林黛玉的形象就被定住了,林妹妹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形象随即体现。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 上一篇:高中语文活动教学探索
- 下一篇:村小留守儿童健全法制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