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时间:2022-09-09 09:22:00

导语:高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及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自主学习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而课堂教学则是这种结合的生动体现。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教学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引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老师的课堂提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课堂思维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住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不少提问的误区:1、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毫无价值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是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洞、难度大,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只能启而不发,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认识,怎么能回答呢?3、提问没有新意,如“本文可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等这样的问题。问得多了,会让学生有厌烦的情绪。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学困生,很容易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以上几种提问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地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以下是本人语文课堂提问的几中有效做法:

1、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的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提问宜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例如我们把问题变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的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4、提问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到角度和问题的深度。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解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二、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任务是教师与同学共同完成的,而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的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以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趋势。

1、教学中要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途径,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发现事物的两面性,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学生的各种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同时指出学生所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适当的给予肯定和否定,支持学生大胆参与,耐心地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婉转的给予讲解。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公务员之家

3、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这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新”上下功夫。

4、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让学生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才能真正得益。授之以鱼,只食一餐,授之以渔,却终身受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们不能只做教学的“主演”,而更要做教学的“导演”,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要成功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