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
时间:2022-09-09 08:51:00
导语:高中语文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根据这一理论,上好语文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法。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1.1课堂资源闲置,没有得到优化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合作过程,是主导与主体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使主导成为主演,效率低下,主体缺位,课堂沉闷,丧失活力。如果没有学生的激情参与,心灵互动,没有引起裂变反应,就达不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1.2颠倒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把主导当主体,把“学堂”当成“教堂”,讲多练少,以讲代练,把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只有多讲,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入,加深理解。如果讲不到位,必然流于表面,囫囵吞枣。这部分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低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积累。所以,讲的时候,面面俱到,精读细研。这样一来,学生只要用心听讲,就能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长期依赖于老师,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这种以讲代练以教代学的方法,颠倒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不会自主学习。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高分低能的人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3因材施教原则,课堂没能有效贯彻。班级授课制,强调了统一性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又是个体的内化迁移感悟过程,他要求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落实素质教育。但是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尖锐对立,又使因材施教原则形同虚设,难以落实。
1.4情感沟通机械化、简单化、单向化。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首先,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第三,单向化就是情感沟通时,缺乏互动,不是进行感情的建构,而是进行感情的游戏、感情的表演。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想
2.1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高中阶段,是从接受性学习为主向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为主转变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能够实现主体回归、激情参与、心灵互动,达到最佳双赢。这是贯彻学生主体、以学为主、因材施教原则的核心和关键;是素质教育的最高本质;是解决高中语文课堂的主要矛盾的需要。所谓以学定教,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为载体,确定教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所谓先学后教(交),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自学,在掌握主干的、核心的知识前提下,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心得,质疑解难,合作帮助;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精辟点拨,启迪思维。所谓精讲点拨,就是言简意赅,讲在点子上,讲在该讲处。点在兴趣点,点在疑难点,点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点在知识的生长点。所谓反馈深化,就是当堂练习,及时反馈,加深理解,深化知识,促使迁移,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力争当堂完成,不留课外作业。
2.2把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启迪思维,逼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养练学生思维习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克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恶习。
2.3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把培养自主意识,作为语文课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就要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把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贯彻这一原则。
2.4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高中语文课教学的课堂类型分为: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和试卷讲评课三大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应十分注意把重点放在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坚持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1)根据教材可读性较强、采用从感性到理性归纳的特点,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应运用“一节三评”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2)在复习课教学中,不应是简单重复新课的内容,而是根据复习课的特点,讲出新意。在复习课中,应采用“纵横交错法”、“分析比较法”和“知识系列法”,着重使学生把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从而达到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3)知识的积累和觉悟的提高都不能一蹴而就,同样,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在试卷讲评课中,应通常采用读、议、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
2.5对主观题的讲授。主观题的训练,如果一步到位地要求,只能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蒙生为难情绪,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的练习才能体现思维的过程,引领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找到依据的标准,真正提高答题的能力。
三、对教师自身的基本要求
通过多年高中教学的实践,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课教学当作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神圣事业来对待。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崇高精神塑造人的伟大事业,它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是大有作为的。有了这种事业心,才能全身心地为她奉献,才能无怨无悔地始终坚守在语文课教学的第一线,并以之为荣、为乐。
第二,必须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搞好语文课教学的唯一出路是改革。对于普通语文教师而言,唯一有自主权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既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忽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又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就必须实现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实现教学模式从注入式向启发式根本性转变。公务员之家
第三,必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细心了解每届学生的不同特点,还要善于联系当前的最新实际。尽管大多数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但每年都应认认真真地重新写教案,做到常备常新。在此基础上,还应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
第四,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要善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善于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语文课的地位和作用,搞好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也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使语文课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给语文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爱军.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Z].
[2]李修金.高中语文主观题的分层训练[Z].
[3]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上一篇:物流金融和谐发展论文
- 下一篇:剖析金融风险传导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