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语感培养论文

时间:2022-01-15 03:13:00

导语:学生的语感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的语感培养论文

1指导诵读,感知内容

就语文本身来说,语言文字是形成思想感情的内容。就语文教学来讲,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相象思维,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诵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先是通过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感染。在朗读杨科挨打时,重读“瘦小”“睁大惊恐”。后来听到“鞭打声”“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朗读随之改成微微低声,放慢速度;在读“几乎站也站不稳”时,表现出杨科那悲惨的遭遇。之后,教师并没有做繁沉的讲析,而是适当的指点,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边读边体会,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真切的感受。

2启迪想象,领会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诱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定是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意境呢?请看一下我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联系他高喊的内容,想象一下他望见了什么?

生:他望见了暗堡被炸毁了,望见战士们冲上来,望见了隆化城上空飘扬着鲜艳的红旗。

师:说得好!同学们通过想象,体会到了英雄的内心世界。正是千千万万个式的英雄,冲锋陷阵,不惜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从我的一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启迪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使他们体验到英雄的情怀,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可以说,如果不启迪学生想象,引导他们领会意境,那么,语言文字就只能是抽象的符号,哪里谈得上进行语感训练呢?

3调动积累,体味感情

语感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缺少生活经验或不将它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就不容易获得语感。我们知道,虽然语言文字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相通的。教师应抓住这个连接点,启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的积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扎扎实实地体味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感情。

《手术台就是阵地》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对这句话,一些学生往往不注意,一读而过。我就抓住这个容易被忽略的一句话,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具体的语感训练。我首先让学生算一下69个小时相当于几天几夜,然后这样启发学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学完一堂课后有什么感想?你能三天三夜不休息吗?为什么?大家体会体会,白求恩大夫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样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学生的心很快就被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工作岗位的崇高品质深深打动了。如此教学,既保证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深度,又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4引导比较,揣摩蕴含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篇篇言词优美,蕴含丰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从领悟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容易地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所以,我们应当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揣摩语言文字的蕴含上下功夫。转如我教学《瀑布》中“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一个片段:

师:“白银”是比喻什么的?

生:瀑布。

师:可不可以用“白布”来比喻瀑布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白布是平常的东西,白银却是很珍贵的,用“白银”比喻瀑布,就显示了瀑布的美丽壮观。

生:因为白布不能像白银那样闪闪发光。

师:对了,你们找到共同点了。这水呀,在太阳下会怎么样?

生:闪闪发光。

师:如果用“白布”来比喻,就不怎么生动;用“白银”来比喻,就可以写出了瀑布的美!那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可不可以说“一道白银衬着千丈青山”?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青山是大面积的,它可以衬托白银;白银是小面积的它不能衬托青山。

师:这是一点,另外呢?

生:作者主要描写瀑布,表现它的壮美。写山的高大为了突出它的壮丽。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换句、调序与原文比较,既帮助学生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收一石三鸟之效。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单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也不是只凭教师的讲解自然获得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觉的训练中,逐渐地亲身感悟出语言丰富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