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解读论文

时间:2022-09-10 02:03:00

导语:中学语文教学解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语文教学解读论文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与恰当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共有五处涉及“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程目标”之“发现·创新”)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第8条)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课程目标”之“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第2条)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学建议”之“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第一模块·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评价建议”之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以上五处,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到课程评价,除了第四条用不同词语表达相似意思外,其余四处都用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可见语文课标对此的重视程度。那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是“历史眼光”?什么是“现代观念”?“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关系又是什么?

结合“古代作品”看“历史眼光”,可作如下理解:一是从历史进程角度看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内涵,知人论世,不拔高不苛求。前者更具专业研究性质,后者较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现代观念”则可被界定为:一是指涉及政治、经济、道德、认知甚至娱乐、休闲诸方面的一般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思想、意识;二是进入阅读领域并参与意义建构的体验。前者具有综合性,有较明显的功利、实用倾向,后者则应追求审美倾向,中学语文阅读欣赏中的“审视”与“评价”更应侧重于此。

至于“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关系,似乎谁也不会否认其统一性,但从当今语文教学实际看,却往往存在严重的二元对立的状况。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意义所在,即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评价”古代作品方面的较大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为阐述方便,我们先予以分说。在“历史眼光”方面,语文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表面上截然相反本质上相似的两个偏向。

一是“历史”缺席。作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道德,乃至籍贯家世、日常交往,还有创作才能、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都深刻地影响其创作;而作品产生的特定社会,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文化学术的嬗变、制度风俗的变迁,也制约着作品的内容与风格。

学习古代作品时,不少教师强调翻译,认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就可以照现代文的分析方法来教了,这自然缺乏“历史视角”,这就不能如鲁迅先生要求的“顾及全篇”之外,“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困难,或者“近乎说梦”。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读成是消极的,练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显出的局限性。如果顾及全篇及全人,情况就不一样:苏轼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屡遭贬斥,在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被贬黄州。虽然苦闷自悲之至,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首词从人生之短暂、江月之永恒中,积极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人生乃至宇宙的问题。仅从“人生如梦”词面独立地看,不免消极,然而从“历史眼光”并结合全词,同时联系其《赤壁赋》看,所谓“人生如梦”实际上是他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酹江月”是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是寄托对古人事业的倾慕。我们从中读出的是诗人的坦诚、直率和旷达。

二是“历史”泛滥。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介绍“时代背景”。这一点固然不错,问题在于脱离文本作理性的“历史背景”介绍,“历史”似乎是有了,却没有“眼光”,换言之,教学中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在“历史语境”中感悟文本以培育“眼光”,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中发现“历史”以拓展视野,作出自己的评判。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历史”与文本两张皮,表面上是“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往往因为教师的介绍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失去自我,缺乏独立评判。他们的看法与“定论”何其相似,是标准的“专家眼光”,却没有自己的“眼光”;有“知人论世”之名,却没有了“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之实。

“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它指明了理解、把握作品的两个视角,即使在今天西方接受美学等思想被广泛引介的形势下,“知人论世”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我们必须明白,“知人论世”往往侧重的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知人”是研究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考察作品与产生它的时代的关系。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供一定的“人”“世”信息,但它绝对不能代替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学习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学白的《蜀道难》,有的教师这样介绍“历史”:元代有一个人叫萧士赟的曾写文章,认为李白是听说安禄山作乱、皇帝要到蜀地,李白写此诗的深意是“太白深知幸蜀之非计,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诗以达意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这样,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之中,还不如多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对于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所涉历史背景复杂,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教师根本不必强求学生“知人论世”。

在“现代观念”方面,学生往往以自己有限的一己体验来解读古代文本,教师如果引导不当,“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诚然,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必然具有当代的主体特征,这就决定了古代作品阅读是一种当代性的阅读,当代读者不可能脱离现实背景,必然会把阅读纳入到当代视野中进行,而且学习古代作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对古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来认识当代的社会生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不是抽象的说教,不是纯思辨的哲学,即使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言论性质的作品,也往往以优美的文辞、独特的形象来传达作者丰厚的人生体验。换言之,我们理解、评论古代作品,不是单纯地筛选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不是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眼光来观照鲜活的形象,更不能把古代作品仅仅当作附载某种观念的东西作纯理性的现代解剖。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现代观念”何其丰富,却不能脱离“历史眼光”,更不能以“现代的实用观念”遮蔽了“审美视野”。

即使在现代小说阅读中,学生的审美也常常受实用影响。如,教学《祝福》,有些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与电影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进行比较并讨论,就有学生发表这样的意见:祥林嫂本不应该去捐门槛,鲁四老爷家不让她端福礼,她更省心,更轻松,她也不至于身体不行,不至于被鲁家解雇!

古代作品在体裁、创作方法上的特殊性,在题材风格上的多样性,更会使读者在理解与体验文本时产生困难。如,《桃花扇》,作者“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今天的学生读来往往只见“儿女”难感“兴亡”了。再如,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有的学生觉得节奏太慢,有的学生崇拜王熙凤,认为她是个能人。

还有一些学生用现实的、功利的眼光来看古代文本,有时还评得头头是道。在一些展示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貌似“很有水平”的高论,但细而思之,这些观点只有“实用”而没有“审美”。“现代观念”不等于实用观念,不能被庸俗化。

作为一个社会人,适当地从实用、功利的观念看作品,也无可厚非,如,《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战争韬略的,军事家往往当兵书来读,而现在一些企业家也从中获得竞争的谋略。但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来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同时,更要把作品适当地摆在现实生活的一定距离之外,这样才能产生审美境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既有的观念,而是要放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真实的理解与体验,加以引导。可怕的不是因知识、能力不足的一时误解,可怕的是欠缺情感参与与身心投入的体验,可怕的是对古代作品缺乏修正、突破、创造的应有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只有在更多的对古代作品的学习中,才能形成态度与素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课程角度看,仅靠现成的教材所选篇目被动地“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解读这些作品还不够,因为这也只是学教材,教师还须重组与补充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与体验,才能培养眼光,真正做到“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与审美能力。如,送别诗学习系列、史论学习系列、某一作者作品系列等。试以笔者正在进行的市规划课题“高中语文开设《史记》作品选修的研究”简言之。当代西方有位汉学家说过,《史记》是可以与古希腊《伊利亚特》《奥德赛》相媲美的中国古代的伟大史诗。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我国古代的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史记》所塑造的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确实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司马迁最可贵的是,他写出了真正的人,复杂的人,有个性的人,完整的人。司马迁的“直书”与“实录”,不给读者强加观点,不仅让人看到他本人的深入调查研究、正视历史、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媚俗等秉性,也更能使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充分思考,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获得更多的收获。

选修课实践中,我抓住《史记》的写人艺术,设计了三个阶段:第一步,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故事阅读切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史记》写人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步,精选有关篇目让学生自由阅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挑选较多的篇目,使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感性材料,有更多的阅读体验;第三步,运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相结合的学习理念,评说相关人物、事件,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阅读相关篇目,查找有关资料,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合作、探究。学生探究的话题可以是“今天我们如何看‘侠客’”“说说‘循吏’”“刘邦项羽比较谈”“李广或韩信的人生轨迹谈”等,学生的研究可能不甚完美,有些观点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只要教师引导恰当,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对于培育他们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方面的基本素养,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