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07 09:29:12
导语: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职业特色的、应用与人文相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本课题探索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作用,推动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的背景
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内涵。从本质上明确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突出了“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7年12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经常被称作“高四语文”,由于学生基本素质和教育类型的特性,课堂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面临着讲深了听不懂,讲浅了没意思,讲多了没兴趣,讲少了没收获的尴尬局面,亟需寻求突破。另一方面,由于学制、课程目标、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师生开发运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的思想意识不强,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思政资源发挥德育功能效果不明显。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功能定位和可操作性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伴随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教20条”颁布、“双高”建设项目实施、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等重大利好政策,各高职院校亟需在创新理念、打造特色、优质办学、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内涵发展催生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内涵底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的需求。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特性,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德育优势,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既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功能定位,也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育人功能。职业教育中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文学类内容为主,包含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兴观群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中对诗歌社会教育作用的概括,还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文以载道”中对文章表达思想、弘扬精神作用的提出,以及如今课堂上师生共读共赏文学作品时感受真善美的力量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等,都充分显示出,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就具有育人属性。大学语文课程蕴含思政资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蕴含着该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内容,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些文学作品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弘扬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作用,能够将向善向上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广大青年学子,帮助他们塑造精神、传承知识和涵养文化,从而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宗同源”。从课程设置上看,大学语文课程和思政课程都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受众具有一致性。从课程属性上看,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都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同时涉及到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内容相似、相交或相融,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发挥思政作用,可以推动两类课程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形成育人合力。
三、推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发挥育人作用
(一)落实大思政理念,提升教师素养。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要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首先要切实提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是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实现自我更新。二是在树立协同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要主动探索课程思政教育规律,认真审视大学语文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效能,不仅成为经师、学问之师,更要成为人师、品行之师。三是把好教师的品行关。教师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守规矩,守牢思想阵地,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担当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身教胜于言传,要用“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围绕思政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围绕思政教育要求,打破以往纵向的文学史、横向的文学体裁式的授课内容编排,探索建立以“思政主题+文学主题”相互融通的立体多元内容体系。如:徐中玉版《大学语文(第十一版)》按照人文主题分门别类设定内容,“亲和自然”的文学主题下,选《春江花月夜》《始得西山宴游记》《囚绿记》《瓦尔登湖(节选)》等篇目,既有诗歌、散文、小说多种文体,也有古代、近现代不同时段、中外不同国别的融合。这样在解决了知识广泛性与课时少的矛盾的同时将文学主题融为思政主题,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政内容。(三)对照思政目标,完善教学设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想观念要积极由学科本位转向育人本位。要积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设置思政课教师和大学语文课教师或者通识课教师集体备课室,鼓励和支持各学科教师整合学科间的思政资源,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在保证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把思政目标放在与课程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同向同行。需要注意的是,设置思政目标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有契合的思政目标,要防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在教学评价方面,一方面关注学生知识要点掌握情况,也要根据德育目标,评价学生思政目标完成情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四)针对思政主题,拓展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课堂教学就如冰山一角,真正有效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价值,需要师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探寻潜藏在海下的巨大山体。基于此,针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主题,引入“课堂—社团—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设置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点难点内容共读讲解、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等几个环节。一些基础性的内容由师生在课前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和互动共同习得,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可兼任文学社团指导老师,利用新媒体进行周读书打卡,师生共读优秀文学作品,开展优秀文学作品共赏共读等学术交流,举行“我为新生列书单”“书香读书节”“红色家书诵读”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厚人文底蕴,打牢课程基础。这样学生有备而来,在课堂中,教师可集中精力解决重难点内容,把更多时间花在广度和深度的挖掘,有效地进行思政内容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谭帆.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黄胜男.优秀文学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3]张文凤.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的内在逻辑及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58-63.
作者:杨眉 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 下一篇:大学语文课程群与地方文化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