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分析
时间:2022-09-19 09:46:49
导语: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需求,从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和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出发,重新建构了一体四环九层的教学体系,使大学语文教学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 一体四环九层; 教学体系;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一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与实践岗位的融合。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偏重于传统的讲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较少,不能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忽视了实践能力与抽象思维的锻炼与培养。三是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拓展。四是传统的单一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评估学生能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文学理论的传授,更需要让学生参与,亲自感知和体验,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职场,运用到生活当中,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和职业化。因此,我们要打破以往的单一讲授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一种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多元,教学形式更多样,突出教学和学习的活动性、实践性。
二、一体四环九层教学体系建构
高职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提高语文水平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课程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准备、价值引导和人文熏陶、语文实践和专业衔接,注重体验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为此,我们重构了一体四环九层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一体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的目标体系,四环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及教学考核与评价,九层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态度的教学内容的三个反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过程性考核与终期结论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体系特征
该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遵循“学生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引导、注重应用、提高素养”的基本思路,通过多种形式,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逐步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结合,学习、实践和能力培养合一,使职业情境、职业活动和专业实践衔接。通过一、二课堂的融合、学习与活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与地方文化的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素养、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必备的核心素养,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一)更合理的教学内容。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分析,对接职业岗位,根据本课程课时安排和基础课程开设情况,打破诗歌、小说、散文、记叙文或者适用于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的文2019年第18期(总第238期)17学史的教学内容,整合常规教学中大学语文的经典篇目,加上学生需求较大而未开设的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口语、社交礼仪教程等课程内容,组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模块化整合后,把教学内容分成了文学欣赏模块、演讲与口才模块、沟通与表达模块、求职与应聘模块、社交与礼仪模块等六大模块十个专题的内容,文学欣赏部分又分成君子之道、志存高远、诗词魅力、生命与自然等专题,应用文写作部分分成日常文书、公务文书、事务文书、求职文书、礼仪文书等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又能满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需求。(二)更完善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使用多种网络在线资源,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资源和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学欣赏等部分尝试采用小组讨论、引导式、情景模拟、启发式、任务驱动项目化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线上自学,线下指导等多种手段,将范文讲解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阅读、作品鉴赏、思考与写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专家访谈,诗歌朗诵、课堂剧排演等让学生逐渐融入到文学的氛围中来。在应用文写作部分尝试采用“学”“练”“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实战演练”“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将工作过程中收集的真实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加上微课、慕课、网络在线课程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步引导学生在探究性、体验性学习中提升感知能力,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口语表达、团结协作、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更完整的教学过程。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尝试采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采用课前自拟题目演讲;课前预习,课上答疑,重点难点讲解,课外练习的系统学习法;课后鼓励参与语言类项目竞赛,组织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大赛、演讲比赛,将专业技能与知识模块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沟通和团结协作等能力。课外,充分利用学生文学社团开展的写作竞赛、朗读比赛或学校团委举办的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具体的和学生兴趣较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四)更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改变以往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把过程性考核和终期结论性考核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全方位评价和客观综合考量。过程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演讲、朗诵、写作、开放式讨论、课本剧展演、作品展示等活动,均列入学生平时研究性学习成果中,在语文方面的出色表现,可作奖励加分记入平时成绩;终期考核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对认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会根据教学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和改进,通过学生调研,进行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活动的更新,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意义与价值
(一)优化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一体四环九层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根据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理论学习时间少、基本素养课课时安排较少等特点,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重新梳理常规人文素养课程,结合实际进行重新整合,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语言修养和文学素养,进一步升华高雅志向和人生追求。通过整合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不断满足学习发展的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不断打造精益求精、潜心钻研的工匠将神,毕业后真正成为一个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拓宽了教学载体。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极大冲击,大学语文也必然要随之改革,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的课堂学习相结合,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将大学语文与各类文学活动结合起来,与各类写作类、语言类竞赛结合起来,创新学习和实践方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文化传承,而且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三)贴合岗位需求。一体四环九层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更加契合学生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学史发展过程;系统学习优秀文化,阅读经典文章,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增强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的知识点,以及生活学习和求职应聘所需的具有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内容沟通、表达、写作等内容,增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讲、朗诵和话题讨论、课本剧演出等形式,加大语言教学力度,增加语言练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不断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也改变了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模式定然要发生改变,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的重任,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改革,才能不断实现课程设置和岗位能力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的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考核评价与核心能力养成的结合,使大学语文真正成为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用”的学科。
参考文献
黄甫全2000《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
蔡虹2011《浅析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26期。
陈克云、章艳珍2015《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王丽琴2016《信息网络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究》,《辽宁高职学报》第2期。
冯文娟2019《大课程观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第1期。
冯文娟2019《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科教文汇》第5期。)
作者:冯文娟 单位:甘肃武威职业学院教务处
-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研究
- 下一篇: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