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析

时间:2022-02-28 09:29:56

导语: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重新定位、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路径。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路径

《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已有90多年了。虽然曾一度被长期中断,但是后来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建议下,1978年之后又开始在部分高校开设。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和高等院校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从恢复到发展,开课院校从个别到全面覆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学艺术素质的提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尽管作用和意义重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语文》课程仍然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部分学校、部分专业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课时不断缩减;学科定位不清、教师授课积极性低,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因此,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我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一、课程的重新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1]这一表述既强调其作为语言文字能力养成的工具属性,又强调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文属性,这一定位不可谓不高。对课程目标而言,《大学语文》一方面使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母语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又要依托于上述能力的提升而同步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乃至综合素质。如此一来,矛盾就显现出来,如此重大和繁多的任务,却又给予相对较少的课时(大部分院校开课周期为一学期,36学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另外,我们一般在对本课程进行考核时,往往只是针对它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人文价值的实现,所以造成了部分教师只看重其工具价值而忽视其人文素质价值。这就致使《大学语文》课程被学生看成了高中语文的简单重复,无法提起兴趣,不能完全实现课程目标。上述种种问题的产生,主要归咎于当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强调工具属性而忽视甚至是背离其人文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传递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它应该也必须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其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负有重大责任和义务。唯有从这个责任和义务出发,对课程定位进行全新思考,才能避免教学内外各环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本课程的全面价值和作用。

二、课程的改革路径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尽管已经被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的确在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诸如课时少、学生不重视、部分专业不开设、教师对课程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等问题。只有正视并积极解决上述问题,该课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首先,从国家各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到各所高校,均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给予其课程乃至学科发展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方是本课程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但显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与《大学语文》相同,均为公共基础课,但很显然二者在大多数高校中的地位有着云泥之别。《大学英语》课时多,学校与学生重视程度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一度成为衡量大学生学业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反观《大学语文》,近年来则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缺乏国家统一标准的大学生汉语水平考试;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被取消。有鉴于此,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作用,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面授方式,又加之往往不受重视,因而多采取合班大课的方式,故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引入PBL教学、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彻底改变传统单向度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让学生展开朗诵、表演、实地参观等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拓展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和影视作品欣赏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影音化的学习资料直观地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学生借此可以迅速获得鲜明、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入选各类《大学语文》课本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很多都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学生对这些影视作品片段的欣赏,能够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补充和辅助,加深其对相关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从根本上讲只是辅助性教学手段,对其使用要适度,切不可喧宾夺主。最后,要不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要实施者,身担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责。长期以来,由于前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日益薄弱,这对于课程教学的展开和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归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在大多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教师来兼任。这些老师都有自己的专职学科。这样,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科设置上入手,才能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持续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否则一切便建筑在空中楼阁之上,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以上陈述的几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意见密切相关,无法割裂。例如,教学手段的革新就势必导致课时的增加,而课时的增加就要依仗高等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本课程的重视。我们相信,只要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遵循这样的改革路径,《大学语文》课程一定会走出窘境,迎来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张黎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