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1-15 08:56:01

导语: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提升课程,是外语类院校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养成学生优秀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教育部【2007】38号文件建议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课程,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10年来,大学语文的建设现状却令人堪忧,大学语文课没有完成在人才培养中的既定的教学目标,发挥其应发挥的作用。目前外语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外语类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语文;外语院校;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边缘化。大学经常听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却从未听说过有关语文的任何权威考试,语文虽被设定为基础课,但实质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通常学校只安排少有的几节课,学分比例也比较低,加之学生散漫应对,大学语文课似有实无。(二)教材适用性不强。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并不少,但适用性却不强,主要表现在:(1)虽然国家对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了重视,但目前尚没有一本权威的能够统揽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大家各抒已见,还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2)教材选择的篇目多为名作佳品,因为编者品味和欣赏角度的不同,选取的篇目也不一而足,同时绝大多数教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的篇幅少之又少;(3)大学语文教材缺乏针对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有所不同和侧重,从广度、深度上应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差异化要求,这一点几乎没有体现;(4)大学语文教材多为重理论,轻应用,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三)教学方法枯燥。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被称之为“高四语文”,还未完全突破中小学应试教育下的传授模式,老师过于重视教材知识,枯燥的讲解居多,缺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对师生角色定位上依然是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深入思考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四)考核方式单一考核以卷面考察为主,侧重于知识的识记和机械知识的考察,发散性题目和创新创造性题目很少,答案标准,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问题的成因

(一)学校不重视外语类院校越来越重视外语专业的学习,大学语文的教学被日益边缘化。有些院校迫于国家要求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对大学语文课的师资配备不重视,对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不闻不问,形同虚设。更有甚者,一些院校已经把大学语文课从教学计划当中删除。(二)学生不重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大学语文课不重视,一是认为上了大学就是学专业,大学语文课于学专业无益,学与不学一个样;一是认为自己高中毕业之前一直在学习语文课,已经积攒了足够知识量,到了大学无需再学习。

三、大学语文在外语类院校的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已成许多外语类院校的新使命,外语类院校不仅应该开设的大学语文课,还应给予大学语文课足够的重视,不仅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开设,还应想办法开好大学语文课。(一)有针对性的开设大学语文课,不断充实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专业,根据行业群、专业群、岗位群的不同需要,设计大学语文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因材施教,增强大学语文课的适用性,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个大学语文课群,把中文系的课程包括专书研读的课程公共课化的做法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做法。(二)加大教材建设力度,编写大学语文自编教材。鼓励教师以一本教材为蓝本,以多本教材为补充,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经历和经验,注入思考与体验,编写自编教材。让自编教材实现三个需要:(1)符合现实形势需要;(2)符合未来岗位需要;(3)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三)改革考核方式,变单一性考核为多元化考核,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全面改革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1)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立体考核体系。除了卷面考试之外,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情况,考察学生的诵读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2)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除了期中期末检测,还要注意综合平时作业的表现,周小结,月测试,期中考察,期末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和风向标,指导教师调整课堂进度,改革教学教法。

四、优化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

(一)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转换师生角色。通过重构课堂流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改变师生角色定位,教师由“教学”变为“导学”,由课堂的主体转变成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其核心作用是点拨者,组织、点拨、诱导和启迪学生。通过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研究性地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创新探究式大学语文课堂。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要研究式备课、体系化思考、举证式求解,要把每一堂课的备课当作科研论文,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上课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学生。把每篇课文都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以小组为形式集智备学、合作探究,充分开发潜能,挖掘智慧,提高领悟力。(三)整合语言、文学、文化,呈现简明的知识脉络进行系统化教学。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将学生们以前在初中掌握的碎片化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重组,把有关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等的知识贯穿到文学的磅礴画卷中,在整个文学史背景下,去采集每一个时期的璀璨的珍珠,从文学史的角度呈现给同学们一个富丽堂皇的文学画卷,在文学画卷中体现历史与时代的进程。(四)组织专题教学。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小学、中学的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更关注学生对文化的领悟和理解,更侧重国学的熏陶和文气的培养。通过组织专题教学,如在先秦文学当中的诸子百家专题讲座,通过讲解与比较,理清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深刻领会儒墨法道等主张的内涵;开展莫言先生的专题讲座,了解作家及作家的写作特点等。通过专题讲座,加深对每一个专题的理解,通过深化了解,增强对文学的兴趣,提升个人的理解力、领悟力和审美情趣,学习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时期的文学特征、每一位作家及每一部作品。(五)建设“六个平台”,大力开展语文教学实践。“六个平台”即朗诵阁、故事汇、演讲堂、写作坊、工作室、辩士台,通过“读”“讲”“说”“写”“做”“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每堂课可以安排5分钟的学生演讲,演讲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开展经典诵读大赛和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思维能力。成立话剧社,每学期进行经典话剧展演,综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每学期列出学生自主阅读的参考书目,每学期末要交一篇读书心得,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辨能力。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比如说中国古代书法展,服饰展,或者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大学里通常会有晚会,这也是开展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契机,从主持人的台词,到节目的构思创意、再到最后的舞台展现,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妨让学生多多参与,自主策划。指出:“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外语类院校进行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必要而且必须。

作者:肖平 吴艳丽 孙菲 单位:1.河北外国语学院2.河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