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8-23 08:23:29
导语:论大学语文改革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在这个信息无阻、国际化多元交流的时代,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大学语文是在校大学生加强人文修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此,近年来公共大学语文课的改革与创新得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李小琼的《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05-01);张妍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扬州大学学报,2009-01-05);秦朝晖的《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内容构建》(教育研究,2012-11-15);张福贵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中国大学教育,2014-01-15),等等.多数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选篇、教学方法、教学精神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效.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在本科学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共大学语文课不仅要注重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也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为此,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贯穿在大学语文的整体课程教学中,融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华文化于一体.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欣赏和应用文体写作两部分.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既是在校大学生加强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语文技能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就必须学会说讲普通话.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和信息传递,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能力.面对新时代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自我表现的关键.普通话是交际语言的基础,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会使交流对象听得明白,听得清楚.
1.2实用口语表达
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表达要清楚、准确,而且还要使交际的语言愉悦共赏.在校大学生应该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讲等口语形式学会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做到有停有连、有升有降、有重有轻、有快有慢,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有不同的交流目的、交流对象和交流语体.在各种交际语境中应学会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做到被人接纳、受人欢迎、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1.3汉字书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生命力最强、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汉字经历3000多年的历史演变,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法定文字,汉字本身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化,以汉字为载体形成了书法、篆刻、回文诗等文学艺术形式.汉字是我们交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人们在敲打键盘的同时,却忽视了汉字的掌握和使用,出现误解字意、提笔忘字、错字连篇、潦草难认等现象.大学语文课要强化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升大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意识和规范水平,使书写的汉字规范、美观、流畅.
1.4常用文体写作
具有良好的口才,必须要有“心才”,“心才”就是写作能力.写作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任何科学的发明与创造,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记录、推广和应用,达到知识上的共享.在这个信息媒介发达的时代,小到一封电子邮件,大到一次会议演讲;小到平日的书信往来,大到公司企业的公文写作,都需要用语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晰的写作能力.常见应用文写作一直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依据不同文体的讲授和练习,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5文学欣赏
在信息交流更替频率越来越快的今天,读书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真正好的营养、优秀的文化必须要深入到经典文本的阅读中才能获得,而不是来自于唾手可得的快消文本.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生命、提升境界.文学欣赏是历来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注重教授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批评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文章的解读,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文章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转型的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大学语文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保留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应增设大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原则.大学语文秉承为社会输送具有人文素养高的技能性人才,更好地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达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应依据大学语文繁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讲授理论,又要进行学生能力的训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2.1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大学语文的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1.1制作教学课件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手段,开发制作大学语文CAI课件.教学以课件为载体,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无论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讲解,还是汉字、常用文体写作的讲授,以及古今中外名篇的欣赏,课件的制作都应具备实用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2.1.2利用网络整合相关资源
将有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传到网上,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去学习.也可以利用与大学语文内容相关的网络视听资源、文字资源,有效地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容量,体现大学语文既有看、有听、有读的立体性,又有思、有赏、有得的教育性,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2.1.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是实践教学,也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练习.学习语言文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制定课上课下的训练内容.比如进行作品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再如举行课堂辩论或演讲,有助于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2.2训练方法系统化
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不例外,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锲而不舍的训练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方法.
2.2.1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
大学语文每一项内容看上去是单一的,其实五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普通话是口语表达的基础,汉字是写作的基础;口语表达是有声语言的运用,写作是文字语的运用,文字语和声音语相辅相成;文学作品是口语表达、写作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五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还需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所以需制定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训练体系,使训练内容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步步提升.
2.2.2建立个性的培养方案
大学新生的地域性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性,决定大学生不同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决定大学语文的讲授技巧和训练方法.大学语文的第一节课应以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汉字书写、写作的水平.依据学生语文基础的不同性和训练过程的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和方法,使每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2.3建立系统的训练模式
在课堂上大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调查结果,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述和实践指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课下训练情况,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有关语文技能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提升技能.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的训练模式.以学院、社团、班级为载体建立“学生个体性”的训练模式.
2.2.4建立可行的监控体系
课外的训练方法多样化,虽然能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却缺乏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以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可以以学院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为手段,建立规范的非行政督导系统,对训练过程、结果进行检查、考核,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
2.2.5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监督学生的训练情况,还要检测学生的训练成绩,对学生的训练结果以阶段性、学期末为时间节点进行评定,给予鼓励.在评价主体上以学生在口语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列入评价领域,并通过口试对学生的方法运用和能力提升进行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阶段性检测.大学语文的考试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重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提升.
3.1建立科学的考试机制
改革后大学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决定大学语文考试的复杂性,不仅有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形式,而且涉及的考试内容是繁杂的.大学语文有理论、有实践,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检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怎样的考试方式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大学语文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理论考试,既要测试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应建立全面的、灵活的、科学的考试机制.
3.2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法
大学语文既要有标准化的笔试试卷,又要有多样化的口试形式,所以考试的内容要灵活多样.制定考试的实施细则,使笔试和口试具有丰富性和实用性.
3.2.1制定笔试实施细则
笔试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理论的多样性也决定笔试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要做到生动性,就是考试内容的生动,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并能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笔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汉字书写(包括卷面文字)、常用文体写作和文学作品欣赏(以中国古代作品为主),以百分分配比例为30%、40%、30%.
3.2.2制定口试实施细则
大学语文的口试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两部分.普通话口试和口语表达中的朗读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口语表达中的演讲或教学口语在期末考试中进行(非师专业演讲,师范专业讲课).以百分分配比例为普通话30%、朗读30%、演讲或教学口语40%.笔试和口试以百分制分配为60%和40%,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依据制定的考试细则,建立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试题库.做到考试内容既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对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为适应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时数、考核方式等,既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要体现未来职业的需求,加强大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使文学素养和语文技能并重,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作者:冯常荣 王如辰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王丽芳.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9).
[3]王春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3).
[4]马怀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0(3).
[5]李艳丽,陈方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3).
- 上一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 下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