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时间:2022-07-18 09:30:33
导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对“大学语文”课程予以明确定位,其第7部分“民族文化保护”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1]作为配套文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建议高校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2]2013年3月,教育部提出:“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3]2013年6月,对于引领社会学习风尚的高考,北京市出台了框架性改革意见:“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和汲取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明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感情;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4]鉴于此,有学者提出“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学科,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出发,完全可以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5]当前,在强调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的同时,突出语文“寓教于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理论认识
近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在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取消了国文类课程。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恢复后,针对考生大多存在着语文基础较差的现实问题,匡亚明、苏步青、徐中玉等学者于1978年首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在匡亚明任校长的南京大学率先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家徐中玉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全国组编本)的编写说明中,从国际视野出发阐述了《大学语文》的意义所在:“美国大学一般都规定进入大学后必须继续学习一年他们的本国语文—英语,……美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程度较高,即以大学教育方面来说,……值得我们借鉴。”[6]对于“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根据2011年江西省思政中心开放基金《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研究结果,截至2011年11月,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题的研究文献仅有2篇,分别发表于2000年和2007年。该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大学语文课在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中的独特优势,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能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载体。”[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重视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结果也认为:“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扬载道的传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在保持学科独立的基础上,重视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定位确定了理论依据。《总则》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为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概括:“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乎言,莫切于声,莫深乎义”。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增强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和丰富情怀。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单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解决现实中越来越严重的心理———情感问题,用道德教育方法去解决对象深层存在的情感、心理、欲望等问题,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协调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的审美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质和教学内容,无疑是契合这一需求的。[9]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核心内容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是毋庸讳言的。尽管在某些特别的时期,少数学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所承载的社会教育责任提出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学者对“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想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明确自身的思想教育定位,确立“寓教于学”的课程设计原则。“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承文化,培育青年学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21世纪的前20年,是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日渐浮出水面,对中国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其思想的根须深植于本民族的历史遗产中,以恢宏、现代、多元的文化视角观照数千年的文化传统,重新审视、发掘和评价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树立以国家民族为己任、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胸怀来激励自我。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代表着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凝聚着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时空穿透能力,历久弥新。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来自于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强烈认同。“大学语文”授课的重点,并不在于生僻的语词或诘屈聱牙的句子。“大学语文”课程所讲授的古代作品,特别是那些深刻关注历史现实、强烈阐发个人情感、体现高尚理想和健全人格,洋溢着积极向上精神的作品,对学生的情感完善、精神追求、人生价值等潜移默化地产生巨大影响。
(二)陶冶情操,提升青年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的人文素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创造知识与科技的人类自身及其活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人为本”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大学教育,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在高唱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高举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人文原意为自由人应具有的学识。诞生于欧洲的现代意义的大学,由于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薪火、塑造人类精神、提升个体境界的作用,而被誉为“精神城堡”。《周易》中言:“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非常重视运用人文精神来教育人。“(大学语文)应从文史结合的角度沟通人文与科学,引导学生做一名具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才。大学语文课应该启发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当然也包括他们专业领域的想象和问题,进行审美判断和人文思考,从中学会关怀,学会感动,学会批判。”[10]现代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对象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丰厚的知识基础和情感素养,是现代大学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专业课程的学习,完成了学生科技知识结构的搭建,而“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则可以填补学生精神成人过程中的情感空缺。应该说,文学本身并不具备行为准则规范的强制力,但是,在文学作品阅读领会的过程中,通过日渐丰厚的积累和不断提升的领悟,隐含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会转化成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阅读者人格的组成部分。所以,读得越多,积累越丰,领悟越深,所获越大。应该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的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和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阐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这既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规范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归着点,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教育定位的依据。
作者:张健工作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上一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 下一篇:大学语文观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