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剪纸艺术特色分析

时间:2022-08-19 02:57:22

导语:皖北剪纸艺术特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皖北剪纸艺术特色分析

摘要: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节日文化相交融,是重要的民间风俗活动之一。皖北地处中原,位于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上,皖北剪纸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粗中有细、刚柔并济、融汇南北的艺术特色,并在与其他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皖北剪纸用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抒发劳动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普通大众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分析皖北剪纸的发展现状、历史成因、艺术风格、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不一样的地域特色,总结出其具有融汇南北、虚实结合、兼容并蓄、选材多样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皖北剪纸;艺术风格;表现形式;题材内容

剪纸是一种用剪子、刻刀等尖锐的器物在纸上剪刻花式纹样,用以装饰生活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纸未发明前,民间妇女就在金箔、皮革、树叶等片状事物上剪刻纹饰图样,这可以视作剪纸艺术的前身。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剪纸艺术由此出现。由于剪纸艺术制作成本低廉、材料可塑性强,从而受到农村妇女的青睐,丰富了民众的闲暇时光。剪纸多创作于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与礼俗活动关系密切。其间蕴含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向往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兼具实用价值,是民间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风俗习惯丰富多样,也使得剪纸有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流派。皖北位于中原地区,东临江苏,北接河南、山东,辖区下包含蚌埠、淮南、阜阳、淮北等六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皖北剪纸融汇南北、刚柔并济、和谐包容的艺术特色。如阜阳剪纸中葛庭友的《祝寿图》,兼具南方剪纸与北方剪纸的特点,粗中有细,虚实结合,粗犷中带着婉约。田浩、李强在《试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色》一文中对中国剪纸区域文化特色、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做出了中国剪纸艺术特色与地区风俗习惯、居民性格相关联的论述。[1]于超在《浅析皖北民间剪纸艺术特征及发展嬗变》中从皖北剪纸的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了皖北剪纸的发展必然要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结论[2]。当下对皖北剪纸艺术特色的研究主要以浅析皖北地区剪纸的分类、历史成因等内容为主。基于此,本文从皖北剪纸的影响因素、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着手,分析总结皖北剪纸的艺术特色,研究皖北剪纸的产业开发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为皖北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皖北剪纸艺术特色的历史成因

皖北剪纸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从最初的内容纹饰简单到现在的题材繁杂多样,它的发展离不开皖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影响。皖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多种文化在此地产生发展、碰撞融合,如老庄文化、楚汉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造就了皖北剪纸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艺术特色,也使得皖北剪纸能够顺应时代的变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皖北地处淮河流域,南北文化、楚汉文化、老庄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皖北文化。这对皖北剪纸的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南北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剪纸主要分为三大派,即北方派、南方派和江浙派。北方派与地区内淳朴、粗犷的民风相联系,以朴素、简练风格为主,例如山西剪纸、陕西剪纸。南方派则更为精细巧妙,例如福建剪纸、佛山剪纸,更注重细节的把控。江浙派则宛若纤细柔美的南方女子,精细中带着婉约、例如扬州剪纸、浙江剪纸。皖北位于南北交界之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造就了皖北剪纸博采众长,兼具南北艺术特色,粗犷朴素中又包含着婉约精致的艺术特色。(二)农耕文明的盛行。皖北地处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农耕文明盛行,农耕文化不仅影响了皖北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众性格,也影响了地区民俗的艺术特色。皖北剪纸产生于劳动人民的耕作之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于土地、劳动的热爱与期望。皖北剪纸作品中很多都与农业劳动有关,如与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丰衣足食”,与劳作天气相联系的“风调雨顺”等题材,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着农耕文化的影子。(三)楚汉文化的影响。皖北地区在先秦时期隶属于楚国地界,地域内受楚文化的影响很深,楚文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洒脱,且善于对线条的运用。皖北剪纸很好的继承了楚文化的这一特点,多以点线的结合来勾画图案,且造型多样、洒脱、不拘一格。皖北位于中原地区,毗邻河南,河南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中保守朴素的思想也对皖北剪纸的艺术特色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皖北剪纸同时结合了楚汉文化的发展特点,形成了淳朴中带着洒脱的艺术特色。(四)儒道文化的渗透。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正统传承千年,对于中国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含了剪纸艺术。同时,皖北地区又是道祖老子的故乡,还有着庄子、陈抟等道学大家,是道学的发源地,道家所讲求的自然、朴素,也同样体现在皖北剪纸的艺术特色之中。剪纸艺术中的“阴阳”“有无”也与道学的思想相一致,而包容、和谐的特点则符合了儒家学派的思想特征,因此,皖北剪纸也是儒道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体现。(五)人口的迁徙。淮河流域在历史上由于洪水多次泛滥,导致人口迁徙频繁,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在迁徙定居的基础上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在此地交融,在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立于其他体系的淮河流域文化。[3]皖北地处淮河流域,受到人口迁徙的影响,皖北剪纸艺术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独具地方特色。皖北剪纸结合了南北文化、农耕文化、儒道文化、楚汉文化等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在不同文化交融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衍变,形成了皖北剪纸独具南北、和谐包容、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皖北剪纸的艺术风格

皖北剪纸结合地域特征,融合南北剪纸特点,兼具着北方剪纸的粗犷与南方剪纸的秀雅。也同其他地区剪纸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融合了绘画艺术点线面结合的构图特点,图案简明,线条流畅,通过阴阳线来达到艺术效果,形成了皖北剪纸多变的艺术风格。(一)构图严谨,联系紧密。皖北剪纸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借鉴融合了绘画艺术中点线面相结合的构图特点,在造型过程中通过点的聚集、线的运动、面的扩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点、线、面结合的多种变化构成了皖北剪纸的各种造型图案,使得皖北剪纸构图灵活多变,线与线之间联系紧密,却互不干扰,连而不断的特点,犹如用一个个字符组成的优美的文章,单分开互不联系,没什么出奇,结合到一起却体现着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皖北剪纸的图形根据所要剪刻模仿的事物特征,从总体到局部,利用图形之间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使剪纸造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总体上运用直线、曲线、点的结合,勾勒出物象的轮廓,局部通过点与线的填充,从而形成整体的面,体现出局部特色。尤其是对于局部细节的刻画,对点、线、面的要求更加严格,次要部分的细节不能描绘太多,不然会喧宾夺主,要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能在一张平面上让观者分清主次,这就需要在细节上对于点与线的正确把握。剪纸作品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让观看者在平面上看出立体效果,在大景中聚焦主题,抓住精髓,这也得益于创作者在剪纸创作中所考虑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构图特点。(二)南北交融,粗中有细。剪纸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受地区环境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中国剪纸大致分为南派、北派、江浙派三大派,南派与江浙派因地理位置原因,都偏向细致婉约,统称为南方剪纸。南方剪纸在温润水土的滋养下秀丽精致,而北方剪纸则更偏向于北方人的性格,夸张豪放、厚重质朴。皖北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个小的分支,融合了南方剪纸的玲珑细腻与北方剪纸的淳朴大气,在中国剪纸众多的门类下独树一帜。南北交融不仅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还体现在构图特点上,南方剪纸多描绘花鸟虫鱼,注重细节部分的刻画;北方剪纸多运用生肖动物和人物图案,注重在整体上的把握。皖北剪纸则将南方剪纸与北方剪纸的构图特点相融合,不仅题材多样,而且在构图上既有北方剪纸的大开大合,又兼具南方剪纸对于细节的处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皖北剪纸充分体现了南北剪纸相互交融的艺术特点,粗中有细,柔中带刚,整体风格简约明朗,存在着夸张的表现手法,同时又在细节之处把握得当,透漏着细节的写实精致,特别是人物、动植物等。例如对于人物的衣饰纹样、肢体动作,花草的形态等细节的刻画,微小之处彰显精致。(三)图案简明,虚实结合。剪纸通过独立或混合使用阴阳线来表现其艺术效果,阴刻是将表示物象的轮廓线剪去,通过线条的运用,组成图案,线与线之间不相连接,通过两种颜色的对比,增添剪纸作品的厚重、分量之感。阳刻与阴刻刚好相反,是通过保留物象的轮廓线,刻去轮廓以外的空白部分,来表现图案,这种手法更为清晰细致,图案线条为实心,线线相连。[4]皖北剪纸同其他剪纸一样,多采用阴阳线的手法创作,通过阴阳之间的对比,虚实的结合,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得以体现物象的基本特点。皖北剪纸的图案大多简明扼要,通过流畅的线条表现物象的特征,能让人们一眼看出剪纸作品想要表现的事物或表达的情感。如皖北剪纸艺术家吕凤毛“四季图”和“对花瓶”,淮北剪纸艺人丁兰云“耕作图”,亳州剪纸传承人王炳华“赶城归来”等,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突出表现皖北鲜活的生活场景。[5]在创作取材的过程中,皖北剪纸多取材自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一些花鸟鱼虫、建筑景观,是对真实场景的直接描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因为“石榴”的多籽特点而寓意着“多子”;“蝙蝠”在读音上与“福”相结合关联;“桃子”多与“长寿”相联系。也有些是人们臆想中的物象,多是有着喜庆吉祥的寓意,例如传统文化中的“龙”“凤”“仙人”等图样。皖北剪纸创作者多为普通民众,很少有系统的传承,因此在构图上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创作者受其主观思想的支配进行构图,多运用概括简练的手法进行创作,只为将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创作者在创作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剪纸图案表现出来,展现出了剪纸艺术的简明淳朴、虚实结合之美。

三皖北剪纸的表现形式

中国剪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颜色上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彩色剪纸;从制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折叠剪纸、撕纸、刻纸等。皖北剪纸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单色剪纸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彩色剪纸数量少于单色剪纸,但也在皖北剪纸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相比之下,折叠剪纸则很少单独出现,多是作为单色剪纸的辅助形式出现。(一)单色剪纸。单色剪纸,也称黑白剪纸,就是用一种颜色的纸剪成的剪纸,[1]多用红色、金色、黑色、白色等较为鲜明的颜色进行剪刻制作,是皖北剪纸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讲,红色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代表着喜庆,多用在嫁娶或年节,用途最为广泛;黑色和白色多与丧葬相联系;金色多用于祭祀活动,有时也用在年节之时。剪刻去的部分为虚,保留的部分为实,借助虚实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图像特征。这种剪制方法简单朴素,是皖北剪纸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单色剪纸一般与阴刻阳刻相结合,运用阴阳线的手法表现图像,大致分为三种,包括阴刻剪纸、阳刻剪纸、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剪纸。(二)折叠剪纸。折叠是皖北剪纸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一部分剪纸在构图上讲求和谐对称之美,这就需要用到折叠剪纸的制作方法来表现。折叠剪纸可以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也就是指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加工剪刻制作而成的剪纸。折叠剪纸制作简明,省时省工,适合于表现型制结构对称的物象或样式。如“团花”“蝴蝶”“双鱼”等物象,一些“几何花纹”“器具”等题材也同样适用。而且折叠剪纸不仅能够对折,还能够通过不同的折叠手法,剪裁出多方相连的剪纸图形。将纸折叠一次,即可剪出左右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构图,折叠两至三次,剪出的花纹,大多为各面均齐的样式,多运用于简单的动植物纹饰图样。折叠剪纸也因为简洁易于制作的原因,有的时候也作为单独的制作方法运用到剪纸新手的入门和幼儿手工教学中。在皖北剪纸的入门阶段,折叠剪纸很是常见,用这种方法剪制出来的剪纸,制作简单,方便易学,且在构图上对称和谐,美观大方。(三)彩色剪纸。彩色剪纸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同一平面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构成的剪纸。彩色剪纸是皖北剪纸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填色技法。有通过套、衬、分、拼等手段,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的纸,根据不同要求剪叠在同一画面上,如点染剪纸(运用点色的技巧将色彩绘制于画面之上)、分色剪纸(运用多种颜色的剪纸拼贴组合而成,颜色分明)、填色剪纸(将衬纸贴住一部分,沿着贴着的轮廓线描绘出想要的图案内容)等。[6]各种形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但也有共通之处,即所有的色彩既鲜明有对比,又统一和谐。彩色剪纸色彩明丽且多样,有着极强的装饰性,是皖北剪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皖北剪纸中,彩色剪纸不像单色剪纸那么常见,多应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如丧葬祭祀、门神画等。皖北剪纸中的彩色剪纸多以瑞兽、花鸟、神佛等物象为题材,以色彩的渲染表现事物,以艳丽的色彩、细腻的剪法著称。

四皖北剪纸的选材特色

皖北剪纸来源于创作者的现实生活,题材内容丰富多样。传统的皖北剪纸多以生活节庆等题材为主,但也结合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题材,近些年来,随着剪纸艺术的不断发展,剪纸题材也与其他艺术相融合,产生了新的创作题材内容。(一)以生活节庆活动为主的吉祥寓意题材。传统的皖北剪纸题材是以生活中的节日庆典活动为主的吉祥寓意题材,多以花鸟虫鱼、神话人物、戏曲故事、日常生活为主题。皖北剪纸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每幅剪纸的题材,都必然有其内在的含义,且与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相符合,无论是人物剪纸、景观剪纸还是动植物剪纸都必然符合“剪纸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一特点。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中,人生有几项重要礼仪,即诞生、成年、结婚、丧葬,其中婚嫁礼仪与丧葬礼仪都可通过剪纸表现出来,例如用来装饰婚房的双喜字,以前嫁闺女时会在嫁妆、箱笼等上面贴上有祝福含义的剪纸。而在皖北地区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剪纸艺术的体现,如在棺椁上贴的“奠”字,亲朋好友为哀悼亡者所赠送的花圈,都有剪纸的影子。在老年人做寿时,也会有寿花礼花剪纸,一般剪刻的多为寓意长寿的“仙鹤”“松树”等题材。几千年来,生殖崇拜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老一辈的人对于“传宗接代”这一传统观念极为重视,这也影响了皖北剪纸的创作题材。皖北剪纸中一部分传统题材就是继承了这一主体观念,如“麒麟送子”和阜阳剪纸中常见的“荷花娘娘”,这些都是对于“传宗接代”这一思想的延续,也是对于远古先祖生殖崇拜的继承与发展。除了在人生仪礼中的装饰祝愿等作用,剪纸还运用于节庆之时,特别是春节,作为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时候,人们用寓意着喜庆吉祥的红色剪纸来装饰门窗。因此,皖北剪纸的题材有很大一部分与过年有关,象征着对来年期盼的“五谷丰登”;也有与当年生肖相关的动物题材,如“封侯拜相”“瑞兔迎春”等。(二)以地域建筑或特产为主的特色题材。皖北地区古迹众多,且有着丰富的特色地域文化、风俗特产。现如今皖北剪纸的一部分重要题材就是来自于地域建筑景观和当地的特色文化。如亳州剪纸中结合了当地的名人文化资源创作的《花木兰》,结合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创作的《五禽戏》,结合建筑题材创作的《大关帝庙》等作品,亦如“宿州八景”,都很好的展现了地域文化特色。这些作品题材不同于传统的剪纸题材,是在皖北剪纸艺术特点的基础上,与地域特色人文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而进行的发展创新。这样产生的剪纸作品可作为工艺品欣赏,也能作为旅游纪念的商品售卖,为宣传城市风光、打造城市名片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也为皖北剪纸实现由艺术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发展方向。(三)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创新题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皖北剪纸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延伸出一批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创新题材。其实,传统的皖北剪纸题材中是融合了其他的艺术形式的,如书法艺术、建筑艺术,及近年来结合紧密的服装设计领域,将剪纸艺术融入到服装设计工作中,能够增强服装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7]既丰富了艺术内容,扩展艺术传达方式,同时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如今思想大繁荣的背景之下,抛开思想上的束缚,皖北剪纸艺术有了新的突破,例如融合了建筑学思想的立体剪纸,融合了美学原理的彩色剪纸,以及融合了新时代背景的活动节庆题材剪纸,如《神州回来了》,都是皖北剪纸在题材上创新的一种体现。皖北剪纸也在传统节庆题材的基础上结合现当代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动,如宿州非遗传承人尤彩霞为上海世博会所创作的《喜迎世博》,是在传统剪纸题材上的一大创新,但同样来源于生活,也表达了创作者对上海世博会的美好祝愿。不仅是其他艺术在剪纸题材造型上的创新,也有剪纸艺术在功能用途上的创新,剪纸不再只是作为婚庆节礼中的装饰品,也可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利用剪纸和灯光技术制作的光影纸雕灯,利用剪纸艺术结合其他金属材料类制作的书签,都是剪纸艺术的发展衍变。中国的剪纸动画是世界挖剪动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剪纸动画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美术片类型。[8]这些题材用途上的创新不仅迎合时代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五结语

皖北剪纸艺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特色,传达了皖北地区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展现了地区特有的民俗艺术特色。皖北剪纸融汇南北剪纸特点,艺术风格多变,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从皖北剪纸出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因制作成本低廉、立足于现实生活等特点而受到民众的喜爱。皖北剪纸不仅有着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有着一定的经济价值。首先,皖北剪纸体现了剪纸创作者对于美的理解和创造精神,它在文化上的价值已超过作品本身。其文化价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态,是一种反映最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愿景的民间艺术。其次,不同于脱离大众审美趣味的的高雅艺术,皖北剪纸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劳苦大众的艺术创作。传统的皖北剪纸虽是最底层劳动人民的闲暇之作,但其所蕴含的发展了千年的南北交融、和谐包容之美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学习的方向。皖北剪纸中来自于民间的清新质朴的乡土气息,也为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增砖添瓦。而今,剪纸艺术也被运用于装饰设计、产品包装,虽然产业化商业化之路漫漫,但已显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皖北剪纸已基本脱离了传统剪纸自制自用模式,向着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田浩,李强.试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16(8):167-168.

[2]于超.浅析皖北民间剪纸艺术特征及发展嬗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6(2):38-42.

[3]曹奕涵,王笑丽.皖北民间剪纸艺术特色研究[J].美与时代,2014(9):48-50.

[4]张黎.亳州剪纸特征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7):74-75.

[5]余彩霞.皖北剪纸艺术审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8(10):77-78.

[6]王贵民.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5.

[7]杨华,周莉英.试析剪纸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1):292.

[8]周玥.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8(4):48-52.

作者:王倩 张浩 单位:宿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