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中国化思考

时间:2022-04-26 08:29:49

导语: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中国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中国化思考

阿拉伯文书法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文书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中华大地,融入中国社会。之后,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融会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化,逐渐形成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主席对2018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阿双方共同在华举办涉及图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诗歌、美食、服饰、摄影和汉学等领域的精彩活动,对增进中阿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①1954年,我从遥远的鸭绿江边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回民学院阿文专修班学习,后转到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继续深造。前后历经十余载,曾受到老一辈名师达浦生、马松亭、庞士谦、张秉铎、马继高、金茂荃、马维芝以及埃及教授查然、拉蒂夫等人的教育,全面学习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内容,从而奠定了我从事伊斯兰文化工作的基础,并从此与阿拉伯文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65年开始,我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就职。在长达40余年的工作中,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阿拉伯文书法,如参加中外阿拉伯文书法的各种比赛、展览、评审、研讨会,以及应邀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北京、宁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等地相关院校讲授阿拉伯文书法。通过这些活动,我获益匪浅,对阿拉伯书法的认识与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励我学习、传承阿拉伯书法的雄心壮志。多年的实践与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运用阿拉伯文书法,既要真正领会其精神含义,又要熟练掌握其功能技艺。欲达此目的,就必须在书法专业知识方面下功夫。

一、了解书法历史,关注发展实践

公元七世纪以前,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并不规范,方言、土语遍布八方。后受半岛北部纳伯特语言文字的影响,逐渐形成统一的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字。与此同时,受伊斯兰教传播书写《古兰经》的影响,阿拉伯书法也随之逐渐形成。据记载,当时已有两种不同的书法体系在半岛盛行,即南部书法,史称棱角体,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字的正宗字体;北部书法,史称盘曲体,即早期的纳斯赫体。到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爱国爱教景象,阿拉伯书法体也从几种发展到近百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书体有纳斯赫体、库法体、苏鲁斯体、迪瓦尼体、迪瓦尼加利体、卢格阿体、波斯体、马格里布体、伊扎宰体、雷哈尼体、穆哈盖格体、图格拉体等。被后人奉为书圣的伊本•穆格莱(公元886-940年)、伊本•班瓦布(公元?-1022年)和雅古特•穆斯泰阿绥米(公元?-1298年),就是阿拉伯书法界的杰出代表。现在,阿拉伯书法已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瑰宝,并从半岛走向全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

二、把好书体关,恪守规范化

阿拉伯书法是一门专业的艺术学科,有严格的书写体例,如同汉字书法有篆、楷、行、草、隶等不同书体一样,阿拉伯书法也有如前所说的多种书写体例,每种书写体例都有自己的书写特征和要领。因此,准确地掌控、把握每种书体的特征、要领,是写好书法的关键。具体地说,就是要把每种书体的字母、字体、字型结构、整体布局、书写方法搞清楚,分门别类,严格遵守,不能为了牵就某种造型,任意改变字母书体的本来面目,而要用巧妙的技术和智慧去创造美丽优雅的书法造型,做到字母准确,书体规范,布局合理,章法适度。

三、师古创新,外为中用

师古创新,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习模仿先辈名家的书写范例,继承发扬他们的优良风格,是晚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切记生搬硬套,墨守陈规,拘泥于前人的墨迹,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选择是要在先辈创作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灵感和智慧,加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创作理念,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正如清朝诗人袁枚所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历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外为中用,就是把阿拉伯书法融会于中国文化的氛围之中。具体地说,就是在书写创作阿拉伯文书法时,既要保持其原有的书体规范,又能使中国汉字书法的格局、墨色、装饰艺术融于其中,将两种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书法韵郁。这种新韵郁,既不同于传统阿拉伯书法的标准体例,也不同于中国旧式的“老体”“经堂体”,而是两种文化的重新组合,更多凸显中国文化的风格与特色。

四、理论实践,相辅相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阿拉伯书法既有严格的书体标准,严谨的书写规则;又有多彩的造型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把两种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二者不可缺一。所谓理论,就是指阿拉伯书法各种书体的书写规则、书写要领、书写艺术和书体分类、书体特征、书体布局等等。这些原则,有理有节,互相牵连,掌握好这些理论与原则,就能写出正确、标准的阿拉伯文书法。当前,我国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方兴未艾,花开正旺,总体形势可喜可贺。其美中不足者是创作实践有余,理论研究欠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必须克服、扭转。结论是:理论是纲,创作是目,纲目结合,纲举目张。

五、发扬中国风格,再创中国特色

阿拉伯书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已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在用笔、用墨、用纸、用印等方面都与阿拉伯本土的做法截然不同。写出来的字,通过装裱工艺,分别做成中国传统的中堂、对联、横披、斗方、扇面、四扇屏等,在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与文化生活中备受欢迎,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更是独放异彩。我国历代阿拉伯文书法家为传承发扬中国风格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奋发图强,书写创作了大量体裁新颖、形式多样的书法作品,成为我们继承发扬中国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的宝贵财富。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已成为中国化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的一大亮点,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里也已崭露头角,赢得殊誉。对此,我们应继承传统,不断进取,行稳致远,努力提升中国风格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水平。

作者:陈进惠 单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