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艺术与伦理精神的结合

时间:2022-09-27 03:12:40

导语:浅析中国艺术与伦理精神的结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中国艺术与伦理精神的结合

传统的中国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大多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而这种教化功能在当代得到了新的发展。笔者以中国山水画为例,围绕“真、善、美”的伦理精神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家是如何自由地追求艺术、创作艺术的。

一、“真”的艺术

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中,“真”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描摹和复制,而是因循师教,更注重对景写生,神似本于写真。我们所探讨和追求的“真”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只有在习得笔墨技法的前提下,从大自然中把握最本质的形,才能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和精神。这样的“真”,既是真实的,又是自由的。我们可以对比同一时期又水平相当的山水画家王蒙与倪瓒的作品。“元四家”中,王蒙的技法最为全面、纯熟。从他的《葛稚川移居图》中就可以看出其技法超群,十分注重形的把握,画面重峦复岭、千岩万壑,其中的笔墨表现的意象虽清楚明了,但实际上笔与墨本身是模糊朦胧、连绵反复的。而倪瓒则与王蒙的画风大相径庭,倪瓒被誉为元画中“高逸”境界的最高峰,他所作的山水画典型面貌是一河两岸,构图大多为近景低、远景高。倪瓒的《六君子图》对比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繁复紧张的氛围,更能让人感觉到宁静舒适,让人心生向往。倪瓒更多地注重把握大自然的神韵,所绘的云林几乎没有成片的墨,注重用笔,笔与笔之间似乎有气在流动,画面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同样是对“真”的表达,王蒙的写实能力是集大成的,其艺术所给予人的深刻印象和巨大感染力,不是依靠技术的娴熟、面貌的多样,而是突出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以及特殊的境界,其精神与时代是相通的,让人一眼便能分辨出其反映的时代的典型风貌。而倪瓒的山水画是“活”的山水画,其胸襟与情怀不仅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更表达了画家内心的自由与释然。因此,这样具有伦理道德的“真”的艺术,才是独立的艺术、解放的艺术。

二、“善”与“美”的艺术

艺术讲究“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之美,离不开“善”。在古代,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大多融入了道家、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更不难发现,其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智慧和生存智慧。而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中借艺术的载体运行,表达自己生命的体验,提升审美的意境。这样的艺术之美,并不是单纯的观赏上的“美丽”,而是蕴涵智慧与哲理的,带着无穷的道德之美,具有净化人的心灵和教化人的功能。因此,艺术的“美”与道德伦理的“善”是不可分割的。在艺术作品中彰显自身的个性,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个人气质与艺术修养,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对蕴含人类生命精神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的领悟与感受,才能创造出天地之文。过去的中国山水画更是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理念,画家若不具备一定的自身修养与个人气质,画面便会丧失灵气。同样,这种修养与气质无不受道家、儒家的矛盾对立统一、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等思想的深刻影响。笔者以郭熙的《早春图》为例进行分析,讨论古代山水画是如何把艺术的“美”与道德伦理的“善”完美地结合起来的。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让人感觉浑厚、大气。而临摹这幅山水画时,我们往往只能绘制出它的“形”,而无法表现出它的“神”。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用墨隐约迷离,似糊涂又清醒;两座山被云遮挡,看似分离的线条实则一气呵成。初学者在临摹这幅山水画时,容易陷入含糊不清、墨色脏乱的境地。如此高深的山水创作并非依靠单纯娴熟的技术或对现实的描摹完成,而与郭熙自身独特的气质和修养息息相关。其画中虽无一人一物,却充满着生生不息的气息,这样的艺术之美足以震撼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灵魂。因此,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之美,离不开伦理道德之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艺术的独立与追求离不开真、善、美,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制约。我们要享受生命,也要提升生命,使生命成为一种生活,要追求个性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艺术反映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在当今环境下,艺术家更应该肩负起艺术教化的责任,把真、善、美的思想融入艺术创作,只有这样的艺术才能感动自己,打动别人。

作者:黄素仪 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敏.论艺术与道德伦理真善美的有机融汇——由中国国画而得到的启示.艺术百家,2011(S2).

[2]陈谷香.呼唤中国艺术伦理精神的理性回归.山东社会科学,2006(12).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洪永稳.朗格艺术“生命形式”的基本特征.宿州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