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路径分析

时间:2022-04-09 04:16:16

导语: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路径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路径分析

一、中国艺术学的“学科门类”独立过程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以德国学者马克斯•德苏瓦尔(Max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为标志,他所倡导的一般艺术学既要以“艺术的本质研究”为根本,着眼于艺术的一般事实发生的全部领域,对艺术的各个方面作综合的研究;同时,又注意艺术研究与美和美的知觉的研究的学科区分,也就是说,针对美学而言,一般艺术学要作为与美学并列的一门学问来研究。是始,艺术学开始成为一门拥有专门名称和专有研究对象领域的独立学科。艺术学在中国的传播、形成和发展,历经上个世纪30年代宗白华、马采等前辈学者的推介和研究,出现诸如林文铮:《何为艺术学》(1931)、俞寄凡:《艺术概论》(1932)、张泽厚:《艺术学大纲》(1933)、钱歌川:《文艺概论》(193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1936)、林风眠:《艺术丛论》(1936)、向培良:《艺术通论》(1937)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有关艺术学研究的丰硕成果;40年代,徐悲鸿的学生吕斯百在中央大学首创“艺术学系”,但作为中国艺术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研究却处于停顿,至新中国成立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艺术学的研究并无太多建树。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地位的确立,首先从教育体制中的学科体系设置架构的变化上反映出来。”[2]其中,1990年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和修订重新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两个文件,确立了中国艺术学的教育结构体系。促进了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形成以及“学科门类”的独立。1990年代以来,艺术学界研究热潮日盛,涌现出张道一:《应该建立“艺术学”》(1994)、刘纲纪:《中西艺术观比较》(2009)、于润洋:《关于中国音乐学学科发展的几点想法》(2002)、凌继尧:《艺术学的诞生》(2005)、陈池瑜:《中国艺术史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2009)、彭吉象:中国艺术学(2007)、金丹元:《艺术与艺术学的跨出边界及其所引发的思考》(2008)梁玖:《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精确度取向》(2009)、甘峰:《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本体和本性与方法论问题》(2009)等一大批学者和艺术学自身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经过艺术学界共同努力,2011年2月13日,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成为与自然科学学科互补共进的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状况

中国艺术学经历的三个时期:1904-1949(中国艺术学的西方引进、移植期)、1949-1989(中国艺术学滥觞期)和1990-至今(中国艺术学发展、形成期)。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来看,包括理论艺术学、创作实践与应用艺术学、艺术学交叉学科三个领域。其中,艺术学交叉学科是以艺术本体为主体所展开的学科交叉的研究。在中国,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及其学科融合的研究最早的资料可以追朔到上个世纪40年代,马采先生在其论文《艺术科学论》(1941)首次涉及到艺术学研究中跨越学科的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依据问题;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艺术学基本上是以前苏联为主的理论文献的翻译与移植,艺术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研究开始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形成了艺术心理学,艺术传播、符号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和艺术人类学等五大分支的交叉学科。在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学科内涵、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上,张道一、凌继尧、刘道广等学者都有独到的见解且影响甚广。在历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和“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两个较为权威的会议上,每届都有涉及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方面理论探讨。尤其是艺术学科门类独立后,中国艺术学积极探索交叉学科的发展路径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学科建设追求的学术自觉。其中,作为较为系统研究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对中国艺术学的学科理论背景,总统格局以及各艺术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检视的论著,张晓刚著《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则较为典型。在研究的整体态势上,呈现前后两个时期兴盛、中间低谷的“两低一高”的运行特征。

三、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

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作为艺术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其发展形成本身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传播。在学科属性上具有传播学的内在属性和对传播规律的遵循。因而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且还是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传播也就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是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学科属性及其传播理念和目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同其它人文社科学科一样,都是探讨人类行为的科学,其目的是对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活动及其观念进行研究,由此来促进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架构了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与其它学科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从学科属性来看,学科自身是没有尊卑贵贱、高下低微之间差别的,简单地说,不能因为哲学的历史悠久和成熟而显得凌驾于其它学科之上,也不能因为艺术学交叉学科的新兴而言地位低于其它学科。现实的问题在于学科地位的问题确实存在并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通常发生于学科间边界缝隙的新领域,客观上存在着诸如社会认知度较低、人才稀缺、学科壁垒、建设资金匮乏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其发展和学科质量的提升。针对问题的解决之道可谓形式多样,但离不开传播能被普遍的共识。因此,作为一种让人们认识、解释和了解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途径,传播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近、了解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和对它产生兴趣,仅就了解和尊重而言,也是人们对待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所必须的态度。其次是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方式。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作为新兴的学科,意味着在“拥有合理设置和可识别的边界,有明确的规则,以确定什么可以算作知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3]等方面的不足,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跨越艺术学的界限,运用其它学科所使用的概念、工具、方法来开辟中国艺术学的新的领域,处理中国艺术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促进中国艺术学新的研究范式。在学科建设上,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既不限于对单一学科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的探索,也不能因为历史演进和现有的艺术学学科结构影响其的发展,而是主动地、灵活地运用跨学科的应对方式,针对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现实问题进行处理,在学科视野的基础上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知识单元和学科框架,以保证中国艺术学体系的开放和不断的丰富。从“传播什么”的视角,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自然就成为一个确定的对象,其传播的理念和对象不仅建立在艺术学的学科范围内,而且还要面向普通公众,针对他们,传播旨向其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播,考虑的是利用传播的工具理性以更好的效率和效果使知识得到传播,进而决定其传播方式并非是以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为核心的传单向播,而是依据所传播的内容形式和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传播。即,在其跨学科的进路中以开放的态度,交叉融合实现学科的增长与发展。其三是传播的对象。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是以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主的传播扩散。就传播而言,包括艺术学体系内部的传播和面向普通公众的大众传播。具体表现为在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别的、复杂的受众人群。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的对象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麦奎尔认为:“受众的形成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受众不只是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4]按照这个观点,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对象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发展的状况息息相关,无论是艺术学体系内部的传播还是面向普通公众的大众传播,它的受众群体绝对不是被动、无知、毫无自觉意识的“乌合之众”,而是具有主动性和辨识能力的接受群体。他们虽说不是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具体建构者,但作为特定时代环境中,受众群体的需求构筑了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建构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第四是传播的效果。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效果是通过传播对受众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表现为人们在接受到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信息后,他们在对待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态度、知识、接受行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传播影响的效果越显著,说明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活动实现传播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学科建构。在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实践领域,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从传播学的维度获得全新的视角,并对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同其它实践的理论一样,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立足于对学科发展的现实判断和对学科发展未来的预期,所提出的传播策略、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现实的学科状态平稳地演进到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发展所预期的未来,因而传播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引起受众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知识量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作用于受众的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观念体系的认同感和具体接受行为、行动等三个主要层面上,既是从对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认知到态度改变再到具体行动等微观的传播过程,也是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有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综合传播过程。其五是传播的途径。就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各个学科而言,大多包含着相关传播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随着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的独立,其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传播学视角的跨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与其自身的传播方式的交融和整合,相互影响,使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能够通过加强学科自身的建设来提升其在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建构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社会认同与受众参与格局、考虑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以创新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形式、注重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等路径来促进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传播,没有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传播就不会有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作为艺术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其发展形成本身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传播,在学科属性上具有传播学的内在属性和对传播规律的遵循。因此,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够借鉴传播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工具理性,以人为本,从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入手,去发现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传播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谋求阻滞其传播的解决之道,从而促进中国艺术学交叉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冷先平张勇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