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与语境引力增强语言魅力

时间:2022-07-23 03:12:45

导语:语言艺术与语境引力增强语言魅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言艺术与语境引力增强语言魅力

【摘要】《红楼梦》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根据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文章中构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情景,充分发挥了语言魅力,通过一系列语言的编织与剪拼,从微小的切入口突出日常生活与细节,使文章具有非常浓重的艺术底蕴与美术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意识;情境引力;语境;语言魅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石,是作者得以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基础。在小说中,作者需要对人物、情境、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描写,以将当时的社会情况与自己的思想情感反馈给读者。基于此,在进行文章创作时,作者必须学会语言艺术的使用,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红楼梦》作为我国知名小说,其中隐含了大量的语言艺术,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赋予自己所创作作品更深层的含义。

一、通过设置悬念完成语境构建,提高语言魅力

《红楼梦》一书的故事主线包含三个神话故事,分别是顽石历练、仙草还泪以及太虚幻境。曹雪芹在进行文章创作时,利用语言艺术将神话与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不仅详细表达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对自己的写作思想进行了重点刻画。在创作过程中,他使用了直接悬念设置法以及情节设置悬念法,以此来构建相应语境,提高实际语言魅力,吸引读者注意力。情节是小说必备要素,但是为了提高阅读性,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在进行情节叙述时,作者一定要学会使用各种情节叙述方法,比如插叙、倒叙等等。比如在《红楼梦》第三章“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曹雪芹为了避免文章过于生硬,在描写宝黛第一次相见前,他还插入了许多其他内容作为衬托,通过各种铺垫,加深读者的印象。这种描写方式可长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将读者带入自己构建的情景当中,保证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将多元、模式、悖谬、反常、意外等手法技巧融合在一起

通过阅读语言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掌握所描写人物的实际性格。在小说创作过程,作者一定要学会使用“空白”艺术,以求所写语言既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特点,还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以《红楼梦》第三十四章“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为例,作者在描写宝玉被贾政毒打后,林黛玉进行探望时用到了以下语句: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号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在这里作者就使用了“空白”艺术,借助欲语还休、话里有话的说法方式,衬托了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疼爱之情[1]。又比如在《红楼梦》第六十八章“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其中一段写道:贾蓉连忙跪下,劝道:“好婶娘!亲婶娘!以后蓉儿要不真心孝敬你老人家天打雷劈!”凤姐瞅了他一眼啐道:“谁信你这……”初看,好像是作者不知道如何进行阐述,但是通过联系后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其中留下的含义,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告诉读者蓉凤二人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通过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可以用非常细腻的手法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作者使用悖谬结合、悬念设置等艺术形式,还可以提高文章可阅读性,可以吸引读者长时间进行阅读。

三、合理使用修辞手法

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借助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就运用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丰富人物形象,加深作品艺术层次。在使用修辞手法时,他还会给文章留出一定空白,以确保读者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比如在第二十二章“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曹雪芹在描写此句时就运用了代替法,“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在这里没有直接点明墓地,而是利用成佛来代替去世[2]。又比如在第一百章“破好事香菱结恨深,悲远嫁宝玉感离情”中有这样一句话:“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画鬓,奇情异致的打扮收拾起来……有时遇见薛蝌他便妖妖调调、娇娇痴痴的问寒问暖,忽喜忽嗔。”此句话主要是描写夏金桂的扮相,曹雪芹将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了外貌描写中,以此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此外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还多次使用了借代手法,即通过另一种事物来凸显自己所想表达的事物,来表达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红楼梦》第二章“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他就使用了借代手法,即宝玉名字的由来,因为他在刚降生时,口含宝玉,内显字迹,故而命名宝玉[3]。通过这样的借代手法构造语境空间,有效地提高了语言魅力。

四、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创造丰厚的心理空间

通过观察人的行为与动作可以分析出人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点,在文章中也不例外。在小说中有关人的动作描写非常重要,可以方便读者感悟文章中心思想,同时也能使人物的心灵通过话语或动作在环境中产生波浪般的推力。以《红楼梦》第四十章“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为例,在此章节中有一幅《群笑图》,其中详细描写了贾府中的聚会场景,描写了凤姐的捉弄、刘姥姥的逗趣,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人的表现,这一干人等的表现创造了丰厚的心理空间,在特定语境中拓宽了读者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曹雪芹根据人物自身身份与自身特点,详细描写了他们笑时的动作与形态。比如湘云性格豪爽,他就通过“喷茶”这一行为来体现;黛玉温软柔弱,他就通过“岔气”这一情况进行衬托。通过这种细微的描写,不仅可以节省描写笔墨,还可以保证文章内容的丰富性[4]。

五、运用正面与背面手法结合进行形象刻画

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是虚拟产物,读者需要通过自己思考在大脑中构建相应场景。基于此,读者需要具备过硬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将“抽象化”表达“具象化”的能力,以便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在小说中,作者在进行情感表达时,所使用的描写语言可能是残缺不全的,虽然具备描写能力,但是需要读者进行思考,读者需要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红楼梦》中有一段专门描写凤姐的话——“一语未完,只听见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未见其人,先听其声,然后才对出场动作、衣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描写,以此来表达凤姐的身份、其自身性格特点等等[5]。通常在小说中看到人物雍容华贵到极致时,常常会觉得已经没法描写了,于是作者会避开正面,改用更含蓄也更有内涵的背面方式来写,而书中每个人的外貌刻画的技巧也都会随着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的变化而变化。

六、结合言语个性化特点突出人物特征

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还需要知道自己如何去进行表达,因此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作者一定要保留自己的个性化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同时也善于运用语境在语言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说话人巧妙地适切语境,利用语境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凭借交谈时的具体语境准确地理解听到的话语的意义[6]。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在对人物进行描述时,就充分保留了他的语言个性化特点。之所以通过这种形式完成艺术作品创作,主要是因为作者想要更全面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语言特点,提高人物立体性,展现语言魅力。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使用了大量的词,这就是他的语言特点。比如在第三章“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他通过“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表达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7],又借助“黛玉葬花”一词,来表达出了她的才能。除此之外,在《葬花吟》一词中,读者通过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还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宝玉的痴情、凤姐的狠毒、宝钗的冷漠等等。再比如在第七十章“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作者借助“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表达了黛玉的苦闷心情,当读者完成阅读后,会产生强烈的同情感。

七、结束语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语言艺术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基于此,在一定语境下用语言来表达语情,也正如福楼拜所说:“语言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从《红楼梦》中我们能感受到曹雪芹独特的语言思维模式,善于运用语境来增强人物的丰满度。所以,想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学会结合语境使用语言艺术,借助语言艺术来展现语言魅力。但是提高自身语言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王霞.发挥情境引力增强教学魅力——情境教学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2020,(36):28-30.

[2]陈营.探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J].花溪,2013,(001):6-9.

[3]孙静.从语言学角度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0):69-70.

[4]张卫春.看似寻常最奇崛——浅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语言艺术魅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142-143.

[5]李瑞雪.〈红楼梦〉语言艺术之人物对话艺术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05):77-78.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

[7]朱明秋.论〈红楼梦〉某些景物的特殊作用及语言魅力[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03):45-47.

作者:程佳钰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