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纹艺术符号形式语言解析

时间:2022-05-14 11:25:10

导语:朱雀纹艺术符号形式语言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朱雀纹艺术符号形式语言解析

摘要:秦汉时期我国道家文化进入到鼎盛时期,而朱雀作为道家文化中“四神”之一,具有羽化升仙之意,这也使得朱雀纹成为了当时主流装饰纹样之一。同时朱雀纹具有王者之风,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对秦汉时期朱雀纹艺术符号形式语言进行解读。

关键词:秦汉时期;朱雀纹;艺术符号;形式语言

朱雀纹样是秦汉时期的主要装饰纹样,而这与秦汉时期流行的道家文化以及统治阶级冲上仙道的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朱雀纹最早可以追溯到庙底沟彩陶中的鸟纹造型,其对于中国凤造型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世的凤造型不论是在造型元素上还是在造型手法上都借鉴了于此。传统凤鸟纹在秦汉时期以道教“四神”之一的朱雀之名而出现,朱雀成为了当时主流文化中羽化升天思想的象征符号,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这也使得朱雀纹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装饰题材之一,并衍生出了形式多样艺术符号语言。

1秦汉时期朱雀纹的形式语言

1.1朱雀头部姿势语解。秦汉时期朱雀纹的头部姿势主要受到早期凤鸟形态的影响,头部表述多为单冠,是整个朱雀形态造型中最具动态引导性的元素。头元素是人类的视觉元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对于整个朱雀动态表现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秦汉时期,朱雀形象的表述在民间得到了丰富,朱雀头部姿势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侧面或朝前的姿态,出现了很多更多生动的姿态,如顾盼回首、昂首鸣叫、低头衔食、眺望凝视等。而民间匠人在对朱雀头部动态进行表达时,也不再拘泥于雀冠的造型,创造出了多变的造型,如以双支的卷曲羽毛造型、3个1组的卷云纹造型、以“S”形的单支羽毛造型等(见图1)。朱雀在生动的头部动态和多变的雀冠造型的辅助下,透入出了虎虎生威的王者之气。1.2朱雀身体造型语解。身躯造型是朱雀纹整体动态造型展现的重要载体,秦汉时期的朱雀纹的身躯呈现出概括化和曲线化的特征,朱雀具有一定体积的流线躯体,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将密集的朱雀身躯结构线条变得有条不紊,同时还极大地扩大了朱雀纹整体的覆盖面。因此,秦汉时期的朱雀纹经常会被用于圆形或方形的砖瓦上,曲线造型能够将朱雀纹样的适形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另外,秦汉时期的朱雀造型在腿部姿势走向上进行了扩张,使得整体造型更具空间感和形式感。但是就目前所收集到的秦汉时期朱雀纹样来看,大多数朱雀形象都是在地上奔跑或展翅欲飞的动态姿势,没有刻意去绘制朱雀在空中翱翔的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汉时期人们对于羽化升仙的强烈向往。1.3朱雀羽尾的语解。秦汉时期朱雀造型侧重于气势的张扬,为了将朱雀蓄势待发的气势体现出来,当时的匠人们通常会将朱雀尾部造型进行曲线处理,以此来形成一种意犹未尽、气势张扬之态。秦汉时期的朱雀尾部造型注重整体动态的把握,羽尾与头部和身躯造型相协调,如当朱雀展翅欲飞时,羽尾多为向下垂坠;当朱雀原地伫立时,羽尾多为平行拖撒;当朱雀奔跑疾走时,羽尾多为高高翘起。另外,秦汉时期朱雀尾部造型向上或向下蜷曲时,末端通常被分为3股或4股,而羽毛则向上或向下铺展,如此一来既能够将朱雀俊秀的身躯烘托出来,同时也使得尾部造型变得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2秦汉时期朱雀纹的艺术符号特征

2.1羽化升仙的想象特征。朱雀作为道家文化中“四神”之一,在秦汉时期朱雀代表了人们对仙界的美好向往。实际上,朱雀是古代先民虚构出的一种理想化动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朱雀形象具有较强的象征性和整合性。在造型上朱雀融入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家禽的翅膀、鹤足、雀头、鹰嘴等。通常情况下,造型艺术是为了寄托某种特定的思想或强化主管表现,因此,造型艺术往往是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抽象和符号化。朱雀这一造型艺术就是如此,朱雀是古代人们神化想象的产物,是人们对羽化升仙和得道升天的幻想载体,因此,秦汉时期的民间匠人们在对朱雀形象塑造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愿望,在不完全违背自然物象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形”去表达无尽的“意”。2.2王者之风的艺术符号象征。秦汉时期的朱雀造型以简约为主,整体造型变直为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赋予了朱雀极强的张力,透露出威风凛凛的王者之风。同时民间匠人们在对朱雀形象塑造时通常或选取正面或者三分之一侧面的视角,然后借助各种元素来夸张朱雀的动态气势,从而在整体上给人一种霸气十足、粗狂奔放的感觉。秦汉时期朱雀这种寓意于形的造型手法对于后世画像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由于受到仙道思想的影响,朱雀造型从一个描绘自然的具体形象逐渐发展成一个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概念之物,在这一过程中,朱雀纹的艺术符号和形式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透露着奔腾之势,王者之气,这也是朱雀纹能够以鲜明、独特的艺术符号形态流传至今。现如今,朱雀纹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多见,但是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象征精神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全玲.朱雀山印象之一[J].文艺研究.2016(06)

[2]郅敏.郅敏雕塑作品系列(二):朱雀[J].现代装饰.2018(07)

[3]大美朱雀山[J].走向世界.2015(27)

[4]亓晓飞.墨朱流韵———楚汉漆器审美解读[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

[5]范松华.试析秦汉时期器物的设计文化[J].美术大观.2009(11)

作者:赵宵园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