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语言

时间:2022-02-26 03:18:02

导语:浅析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语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语言

【摘要】19世纪60年代,随着农奴制被废除,国内文化领域开始觉醒。1855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学术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一文中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包括历史性、民族性的艺术创作原则,突出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在这一理论影响下,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画家肩负着探求真理的使命,在创作中反映真实生活及还原历史事件。在这一时代浪潮中,俄罗斯巡回画派应运而生。他们汲取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浪漫主义绘画思想,摒弃了长久以来绘画中强烈的宗教色彩,用生动的画笔还原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及广大普通群众生活的疾苦。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对当代绘画学习者起到指示作用,希望能在创作中重视作品的客观实在性,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立足实际,重视绘画基础的学习,通过扎实的学习,提高国内绘画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巡回画派;写实主义;民主精神;影响

19世纪中叶,随着俄罗斯农奴革命的开展,俄罗斯经济加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飞速繁荣。随着时代潮流,批判现实主义思潮逐渐席卷俄罗斯。一批迎合时代潮流的新兴艺术家——俄罗斯巡回画派应运而生。由于长期受到学院派画风的桎梏,所以,他们强烈地希望打破现状。巡回画派坚决地走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道路,以反映社会黑暗、揭露人性本质为主题。题材多是体现人民生活、还原历史事件及描绘自然景观。代表作家有列宾、萨甫拉索夫、盖依、苏里科夫、希施金等人。巡回画派最为杰出的贡献,就是人文情怀的表达,其中以风俗画和历史画表现尤为明显。俄罗斯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加之艺术家新的审美观点和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产生了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诞生的萌芽。

一、巡回画派产生的条件

俄罗斯巡回画派是俄罗斯绘画史上辉煌的一页,画家受到俄国民主主义美学思想及法国现实主义和巴比松画派影响。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绘画题材广阔,摆脱了旧式俄罗斯绘画以宗教为灵魂的单调画风,为画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气象。同时注入了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因而成就了巡回画派。它以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为指导,一方面在创作中表现出人性思想,通过下层人民的生活表达社会的不公,具有深刻的社会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极力摆脱学院派思想的束缚及西方艺术的奴役,主张还原自然,倡导具有俄罗斯风格的艺术流派。18世纪末的俄罗斯风景画,主要都是由艺术家主观臆想出来的景色,往往没有参照实景。风景画的宗教背景非常浓烈,基本都是根据圣像画的背景改变来的。19世纪,由于受到法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冲击,才逐渐出现了少量写生和画家的想象,将风景具象化。

二、巡回画派的风景画家

在风景画创作中,主动走出画室,创造出富有生机的风景画,也为俄罗斯的风景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巡回画派注重风景的描绘,通过他们的绘画,能使我们感受到俄罗斯亦是一片生机盎然,并非想象中的冰天雪地。(一)希施金。巡回画派中,对风景画最有造诣的是希施金和列维坦两人。其中,希施金擅长对古老森林的描绘,被称为“森林的歌手”。他出生在有很多森林的叶拉布加省,所以自幼喜欢丛林,经常在林中玩耍,观察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里森林中朝暮晨曦间丰富的色彩变化。他尤其钟爱姿态丰富的橡树和松树,其中以《松林的早晨》最为出名,通过对树的刻画,表现了林中清晨大雾弥漫的景象。画中揭示了森林清晨独特的美,观众站在画面前,仿佛就将自己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间。他的作品往往带有让人难以捉摸的情绪和思想,有“俄罗斯民族历史”之称,被契柯夫誉为风景画家的“国王”。巡回画派的风景画家,坚守着艺术家的使命,即真实地体现生活,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秀丽壮美,很好地印证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创作原则。(二)库茵之。库茵之同样是俄罗斯巡回画派中风景画的佼佼者之一,他年少时曾到当时有名的画海能手艾伊瓦佐夫斯基的门下去学习,多次去考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但都没有如愿以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画的一张风景画在展览会上得了奖,于是皇家美术学院同意接受他为业余绘画夜校的学生。后来,他加入了巡回展览画派,在这期间,他不断创作出新颖而独特的风景画,由于题材别致且色彩富有装饰感,引起了观众和评论家的极大兴趣。他的画风极具浪漫主义,多是乌克兰平原上的傍晚、晨曦和夜色,他擅于用单一的色彩强调某一景色的独特风彩。如他早期的作品《拉多加湖》《乌克兰之夜》等。1879年库茵只展出了三幅新作《雷雨之后》《北方》和《白桦树丛》。画面的光影对比十分强烈,使普通的自然景色具有诗一般的效果。《白桦林》通过树荫的明暗变化突出了光感的强烈,1883年他举行了《第聂伯河上的月夜》《白桦树丛》和新作《第聂伯河的早晨》三画的展览,这次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它却成了库茵芝作品的最后一次公开展览。和他同一时期的风景画家还有华西里耶夫、艾伊瓦佐夫斯基、波连诺夫等。(三)列维坦。19世纪后期风景画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列维坦,他富有创造性的画作,使俄罗斯风景画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美学层次。列维坦的作品以抒情见长,画中充满了对大自然诗意的描写。他是一个优雅、沉着的俄罗斯犹太族画家,是同学们眼中公认的“天才”。但由于俄罗斯沙皇不准俄罗斯的犹太人居住在莫斯科,他们一家兄妹四人只能住在离城区15俄里的郊区,所以,那时的他上完晚自习后,只能在学校停放马车的地方过夜。在他的早起作品中,能隐约看到他的老师萨符拉索夫的影子,描写俄罗斯自然的淳朴和率真的美。他曾在伏尔加河沿岸的小城普寥斯一带,画出了一系列极其出色的作品,主要包括《雨后》《白桦林》《傍晚》《黄昏•金色的普寥斯》等。他善于从景色的一个平凡角落开始下笔,灌注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并进入画家所揭示的意境中。画面上不论是雨后放晴的天空、潮湿的草丛、河湾上停放的船只,还是古城普寥斯的夜晚,都流露了作者殷切的情感,他用温润的笔调,富有诗意地表达了伏尔加景色中明净的美。列维坦没有流于自然主义对色、光的描述,而是对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在他晚年创作的《湖》这件作品中,可以充分看到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探索。列维坦对俄国乡土有着极其强烈的眷恋感,他在国外修养期间,也创作了不少风景。但虽然有精妙绝伦的技巧,但缺少他赋予的感情,也没有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表现。他说过:“只有在俄罗斯,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风景画家。”

三、巡回画派的人物画家

与风景画不同的是,人物画更多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背景。其中,克拉姆斯柯依是当时反学院派的领导人之一,他对宗教神学的题材非常排斥,为了把自己从束缚中解放出来,14名优秀毕业生在他的带领下退出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青年学生们深受60年代民主精神的影响,他们抱着探索真理的愿望,他们始终坚定地认为艺术应该有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反映社会生活,让更多人理解和欣赏。因此决定与学院公开决裂,以对抗脱离现实的学院派艺术和保守的教会势力,并宣布脱离美术学院。(一)克拉姆斯柯依。克拉姆斯柯依的作品《荒野中的基督》被视为关注现实的思想者的典型形象。他的肖像画深刻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变革。他的肖像画巅峰之作是《无名女郎》,画家描绘的是一位19世纪后期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妇女形象。画中女郎器宇轩昂、仪表非凡,穿戴着北国冬季里上流社会妇女的流行服饰。坐在华丽的敞篷马车上,眼神高傲,俯视着广大群众。据传这是克拉姆斯柯依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因为创作该画的同时,正值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不久。画家用恰到好处的笔触与色彩表现出了女郎孤傲的气质,展示了一个果敢又刚毅的时尚女性形象。(二)列宾。列宾是一位最能代表巡回画派的画家,他生于南俄乌克兰哈尔科夫省的一个小城中,15岁便成为一名专业的圣像画师。他对人物的刻画相当成功,这主要源于他人的性格、思想、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他常常为了画作到处搜集素材,使他的绘画更具有生活气息,与生活紧密相连。《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传世之作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刻画,揭露了当时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在列宾的笔下,每个纤夫的形象都有着自身的光彩,他们像一群雕像排列在伏尔加河畔,在纤夫沉重的脚步声中,在似乎没有尽头的伏尔加河畔的纤道上,仿佛可以听到他们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响。空旷的背景,雾蒙蒙的天空,正是画家心中真实的写照。列宾笔下的人物虽是下层的劳动者,但在画面上每个形象都有自身的光彩,画中的人物犹如一群雕刻的群像。由于列宾布局上的独具匠心,这幅尺寸并不是很大的画作却让观者体会到了宏伟的气势。其代表作品还有《伊凡雷帝杀子》和《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三)苏里科夫。在巡回画派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历史画家苏里科夫,他伴随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崭露头角。他虽毕业于皇家美术学院的传统历史画科班,专攻历史画,但他的创作,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创作取材上,都打破了传统旧式思想,在历史画上作出了有价值的革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正是俄罗斯巡回画派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画作中,主要是以肖像画占据着主导地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历史画的低谷。因为历史题材无法反映当代现实生活,所以,如何让历史画深入生活便成了巡回画派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苏里科夫正是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通过对红场历史的了解,他深深地对彼得时代的历史产生兴趣。基于此,他创作出了传世名作《禁卫军临刑的早晨》,描绘彼得从国外赶回莫斯科镇压禁卫军的场面。苏里科夫企图通过对群众被压迫的场面的描写,影射19世纪沙皇专制统治的暴力。由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地点是红场,所以,通过对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和克里姆林卫城的刻画,突出渲染了整幅绘画宏伟的气氛。此画一经展出,就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列宾层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他着重描绘民族历史,希望改变数百年来认为历史画就是以圣经、神话为题材的错误的传统观念。苏里科夫的另一幅巨作《女贵族莫洛卓娃》也是一幅表现历史矛盾的代表,17世纪初,日趋扩张的俄罗斯专制政权实行了教会改革。但大部分下层教徒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强烈反对,仍然忠于民间传统的宗教礼仪仪式。他们有的被监禁,有的被处死,或遭到迫害。苏里科夫作为19世纪后期的历史画家,已经看到了两个世纪前人民这种反抗中遭到的不幸结局,但他仍然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刻画了人民不可屈服的意志,并把他们集中地表现在女贵族莫洛卓娃的形象中。画中主要描绘了莫洛卓娃被从修道院拉去审讯的场景。画面中的莫洛卓娃坐在简陋的雪橇上,高举右手,并以两个手指示意自己信仰的坚决。画面上的人群,随着雪橇右侧行走的贵族妇女和左面奔跑的孩子,衬托了雪橇的动向,辕马正拖着莫洛卓娃向远处跑去,整个画面流动感十足。

四、其他

巡回画派名家辈出,如巡回画派发起人之一彼罗夫,他是最早揭露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社会面貌的画家,他和米塞耶多夫、马克西莫夫、马柯夫斯基都以描绘农村生活为主,主要表达了农村中残余的宗教势力和迷信对人们的束缚,也揭示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画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萨维茨基、雅洛申柯、瓦斯涅佐夫等。他们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画风朴实,不过分强调动作及姿势,但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代表作有《出征时的告别》《囚禁者》《伊凡雷帝》等。五、结论巡回画派的兴起对后期的俄罗斯绘画也有着相当大的借鉴作用,俄罗斯巡回画派生长于广阔的俄罗斯大地,画家从这片热土上汲取着无限的营养。巡回画派尊崇着“美是生活”原则,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体现,即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刻意地去美化世界,脱离实际。巡回画派的成功,与其贴近人民生活是分不开的。创造的形象不是仅凭苍白的主观臆想,而是以历史为主要背景,以人民生活为主要依托,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画家对俄罗斯的感情无比真挚,不需任何的夸张粉饰。这种对美的真诚、执著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巡回画派带给我们的另一笔精神财富是大师们展现出来的写实功底,反映出来的是严谨的艺术态度,他们艺术上的成功是与其深厚的写实功底分不开的,这种精神值得现代的绘画者学习和思考。一些人不注重写实功底训练,一味地追求抽象艺术,这种现象并不是艺术向前进步的表现。列宾艺术学院院长苏瓦洛夫说过:“坚实的、千锤百炼的、令人信服的绘画能力作基础,想随心所欲地表现高尚的艺术境界是不可能的。”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将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梁瑞.从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谈俄罗斯的风景绘画[J].美术大观,2009(4):76-77.

[2]张可扬.壮阔的史诗——浅析19世纪俄罗斯风景画[J].中国艺术,2011(1):148.

[3]刘君博.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精神的现实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3(3):20-21.

作者:乔汉夷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