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课堂研究

时间:2022-11-15 10:04:36

导语:语言艺术课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言艺术课堂研究

一、巧设问题,引起好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要掌握好语言艺术,增强课堂的生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灵魂。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经验的逐渐累积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采用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对于刚接触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是艰深、枯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引入具有冲击力的典型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例如,在教学“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惩罚性赔偿”的时候,有位教师引用“一杯热咖啡=2700000美元”这一经典而又一度被认为荒诞的诉讼案。一位老太太失手将整杯滚烫的咖啡洒在自己两腿上,致使多处严重烫伤。在之后的诉讼中,麦当劳不负责任、无视消费者安全的态度,使陪审团无法接受。陪审团判定,除了“补偿性赔偿”之外,被告应偿付原告27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咖啡温度过高没有警示标语导致的安全事故,改写了美国商品市场的秩序。课堂上这位教师引经据典,最后用老太太戏谑的口吻说道:“幸好是一杯咖啡,而不是一桶,不然改写的不仅仅是美国法律。”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教师需要一步步进行阐述,平铺直叙可能是很多教师常用的办法。但这位教师则在课堂中巧妙地利用问题谜团,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吊足学生探索的欲望。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模仿相声演员的口吻说道“预知原理何来,且听下回分解”“你想得到问题的答案吗?稍后请听详细解析”。学生等待揭秘,学习积极性被教师“卖关子”的用语调动起来。课堂语言表达要尽可能生活化,做到表意清晰,富有美感,发挥创造性的同时不脱离授课内容。经济学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积累素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具有悬念的典型案例展示出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搜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谚语、歇后语、乡村俚语,或者一些恰如其分的广告语、一些形象的宣传标语,然后灵活地运用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教学语言才会生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语言形象简洁,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用语应该形象简洁,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多媒体教室不仅可以满足教师的基本授课需求,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播放学生喜欢的综艺节目和流行音乐,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短暂的休息,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作为课前导学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时,开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反映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繁忙景象的视频,使学生立刻集中课堂注意力。播放的视频片段正好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教师可以随即对学生说道:“‘货币银行学’讲的是什么?无非两件事:和钱打交道以及如何与钱打交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对国家与个人同样适用。古代使用的铸币如铜钱,其外圆内方,正告诉我们与钱打交道的哲学。”以大道理育人,不足以展示优秀教师的语言功底。若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适时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展示出语言的形象性,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就会以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使用多种句式,丰富表达方式。另外,控制语速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的语速过快,学生就会产生听觉疲劳,注意力稍不集中就会错过重点,很多时候会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过于舒缓、平和,则容易造成昏昏欲睡的上课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适当调整语速,利用音调、力度、节奏掌控课堂节奏。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要注意适当的停顿,恰到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还可以灵活地运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节奏掌握得十分恰当,上完一节课,使学生就像观看一部电影一样,有头有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教学效果良好。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教师只有掌握好语言艺术,才能增强课堂的生命力。例如,“博弈论”是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理论学科,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博弈论”的时候,有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将“博弈论”比作“游戏的学问”,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PK”赛制,引导学生对经典的“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现象进行讨论,结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博弈进行开放式研究。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庄谐并重,提高课堂趣味性,维持课堂感召力

幽默风趣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智慧。诙谐幽默的语言,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维持课堂的感召力。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单调,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很多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会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幽默的表达可以感染学生,营造互动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记忆与理解所学知识。教师上课要求使用普通话,但偶尔引用方言会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例如,《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论断,这个论断也直接决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人们的文化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告诉学生:由于历史等原因上海成为中国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部分上海本地人可能有一种优越感,喜欢说“阿拉上海宁(人)……努(你)晓得的呀”,而改革开放对广东的经济影响也较大,当初一些广东老板喜欢说“我系(是)某某公西(司)董事长啦”。但方言的引用应注意范围,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经济学以探索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为根本遵循,对于真理的追求应该是严谨的、庄重的,而科学、准确的教学用语同样重要。教师要突出语言的逻辑性,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主题进行教学,做到逻辑清晰,论证严密,主次分明,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述经济学规律的整体轮廓。“横看成岭侧成峰”,要言简意赅,借助谚语、流行语等进行知识内容的表述。作为教师的主要受众,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其思维敏捷性、心理状态以及学习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对教师用语的接受与理解。因此,教师要把握班级不同学生的语言接受特点,做到突出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言之有物,使教学用语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钊芬.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4(12).

[2]杨静华.锤炼课堂语言艺术打开学习心灵之窗[J].基础教育研究,2015(05).

[3]张海燕.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教书育人,2015(05).

[4]赵敏,薛丽丽.谈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作者:毛亚丹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财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