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论文:话语艺术对化学教程的影响

时间:2022-02-10 03:14:17

导语:语言艺术论文:话语艺术对化学教程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言艺术论文:话语艺术对化学教程的影响

作者:陆燕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

解析化学,特殊理会

巧妙地采用特殊化的记忆方式去理解化学,让充满激情的学生体验化学课堂教学的快乐,这不仅能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超出寻常的活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满腔热情.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1.977g/L,可记忆为“要点酒吃吃”;地壳中列前三位元素O、Si、Al可记忆为“养闺女”;再例:学生常常很难记住一些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教师则帮助它们重新排列:铁、铬、锰、钼、铜、硒、氟、锌、钴(铁哥们,摸点东西不辛苦),学生听了往往觉得非常有趣,一下就容易记住了.

活化化学,表述灵动

常言道:教学有法无定法,关键在得法.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再恰当也不过了.化学教师谈吐得体,用词新颖,表情丰富,富有激情的教学手法,都来自于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功底.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把化学知识讲授得通俗易懂,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置身课堂,心旷神怡,兴趣盎然,把学习化学当成了一种快乐的享受.例:CO还原CuO,此反应化学方程式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也不属于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可以标出“#”符号,可以理解为“四不象”,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类,学生看了这个字,忍俊不禁,岂会再错.再例:用CO和H2“早出晚归”,而酒精灯“迟到早退”比喻CO和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玻璃管内黑色CuO粉末变为光亮红色的Cu,可理喻为CO和H2使CuO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和H2最后停止加热,则防止生成的铜再度被氧化变成了氧化铜可谓之“涛声依旧”.

亮丽化学,多变新异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易造成学生学习枯燥,感觉没有新意,教师则时常授予合乎当代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让新意的亮点频频出现于课堂,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充满活力.教者激情奔放,学者情绪高涨,教学双方都相得益彰,教学效果大为增强.例:讲授“空气”,教师与学生互动,每人可以伸出双手,然后轻轻捧起,让学生感受手中之物的存在.或者让学生猜谜,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再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割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原子本身没有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学生互相交换位置,让学生学生感受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粒子.如此的课堂教学,一定让学生终身难忘!

难忘化学,迷津点拨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散,有些规律纵横交错,理论比较抽象概括,实验灵活多变,学生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陷入重重迷茫之中.如何让学生摆脱困惑,冲出迷茫,更多地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脉络化,善于揭示规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例:H2、CO、C都具有还原性,巧妙地把它们哥仨比喻成索马里海盗,因为它们都喜欢和氧发生反应,把氧占为已有,物质在反应中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再例:KNO3、NaNO3在复分解反应中视为“好人”,从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因为钾盐、钠盐和硝酸盐均溶于水,而BaSO4和AgCl是“生死兄弟”,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与强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以点拨,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