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歌曲《想亲娘》
时间:2022-11-28 10:52:24
导语:探析艺术歌曲《想亲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想亲娘》是一首由作曲家丁善德改编的云南民歌。这首民歌在改编的过程中结合了西洋作曲技法,在和声以及调性布局方面也进行了精心地加工和安排。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与作品高度结合,使歌曲的曲调优美流畅,意境更加深刻而富有层次。本文将从歌曲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给予演唱者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想亲娘;背景;技法;演唱
一、作者简介
丁善德先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1911年11月出生于江苏昆山,年少时热爱音乐并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对民间音乐有着深深的认识。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琵琶,后又改为主修钢琴和作曲理论。1947年赴法国巴黎学习作曲,两年后回国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于1995年12月逝于上海。
二、创作背景介绍
《想亲娘》是由作曲家丁善德先生在1955年根据云南民歌改编而成的一首声乐独唱歌曲。歌曲的主题表现的是因生活所迫,远离家乡的儿女带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跋山涉水,眼看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自己的母亲时,却因湖水高涨,所乘的小船不能靠岸,肝肠寸断,万念俱灰,表达了异地漂泊的儿女盼望回到故乡和母亲身边的真挚感情。这首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是丁善德先生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丁善德先生当时所处的年代正处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动荡,学习音乐的过程十分的艰辛,在这个时期艺术家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丁善德先生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外漂泊。作曲家想通过这首作品来表达对自己的母亲以及自己的家乡的怀念之情。
三、创作技法
《想亲娘》这首作品采用单三部曲式结构,经丁善德先生改编,歌曲在保留中国传统民族音调的前提下,适当结合了西洋的作曲技法,简单的音乐素材,促进旋律的自然发展,使得歌曲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变得更为丰满。该作品的引子部分(1-4小节),歌曲的节奏为四四拍、速度每分钟76拍,调式调性为降e羽,右手的钢琴伴奏音型选择了十六分音符,表现出流动的江水,左手采用了柱式和弦,空五度或空四度进行,引子部分描绘了漂泊在异乡的儿女对母亲的想念,同时也诠释了整首作品的音乐风格。该作品中的第一乐段A乐段(5-13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非方整性乐段,第一乐句5小节,第二乐句4小节,在第一乐句的句尾,钢琴伴奏的音乐素材引用了引子部分中的最后一小节的材料,运用高八度模进谱写而成,其中第二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严格重复的写作手法,使得两个乐句在旋律材料方面相同。歌曲的第二句“娘想儿来想呀想到老,儿想亲娘哭断(呀)肠”,中通过音量的强弱对比,体现了母子的依恋之情。作品中的间奏部分(14-22小节),右手的钢琴伴奏音型仍延用十六分音符,左手柱式和弦,间奏部分从15小节开始由降E羽调式转向增二度的升F羽调式,随着右手旋律的不断推进,将身在异乡的儿女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推向了音乐的高峰,18小节调式又进入了F羽调式,整个调往上移高了一个大二度。表现了漂泊在外的儿女内心的苦楚以及迫切想要见到母亲的激动心情。作品中的第二乐段B段(23-31小节),由两个并列乐句构成的非方整性乐段,第一乐句有4个小节,除了在调性上往上升高了一个大二度外,音乐材料基本和A乐段相同。右手的伴奏音型也继续延用了间奏部分的材料。该乐段中的第二乐句由5个小节组成,音乐素材明显和第一乐句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随着旋律的不断推进,音高上到达了整首作品中的最高音小字二组的降a,歌曲的情境从而也被推到了全曲的高峰。表现出儿子迫切想要见到自己的母亲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
作品中的间奏第二部分(32-39小节),间奏的第二部分延用了间奏第一部分的局部材料,两者之间在刻画音乐形象上也有所不同,间奏的第一部分通过使用大量的不和协的变化音来刻画游子焦灼的内心,在乐曲的间奏第二部分并没有使用大量的变化音,在34小节的地方完成了由F羽调式转到降E羽调式上。作品中的再现A乐段(40-45小节),在A乐段的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扩充了1小节,构成了一个由6小节组成的乐句,缩减再现段,降E羽调式,旋律逐渐趋于平静,船只最终没有拢岸,儿子还是没有见到自己的亲娘,犹如梦一场,乐曲的背后同时批判了旧社会给人民带来的妻离子散的痛苦。作品中的尾声(46-48小节),尾声部分的伴奏音型引用了歌曲引子部分中的材料,从而达到了写作手法中“首尾呼应”的效果,使人感受到儿子最终未能见到母亲的那种心灰意冷,以及深深陷入回到母亲身边的苦想之中。
四、演唱处理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深入了解歌曲的意境和创作背景是演唱好该作品的基础。这同样也为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打下牢固的根基。对于云南民歌改编曲《想亲娘》的演唱处理,笔者将对歌曲的语言的处理、歌曲意境的把握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语言的处理
语言的处理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具体指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吐字与咬字,吐字与咬字是歌唱的基础,清晰的咬字有利于良好的歌唱和表达歌曲的意境,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特别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形成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声乐理论,所以在科学的演唱方法上结合对语言的特点,以及结构规律,逐字逐句的锤炼,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把作品的整体思想传达出来。作品《想亲娘》的开头的第一句“胡桃开呀花吊(哦)吊长呀,远离家乡想亲(罗)娘”。中要注意花“hua”字头要咬清楚,“长”字头ch要吐清楚,最后归韵到ang上,以及“远”yuan、“家”jia、“娘”niang咬字的时候气息要沉下来,字头要咬清楚,字腹拉长,分别归韵于“an”、“a”、“ang”。第二句“娘想儿来想呀想到老,儿想亲娘哭断(呀)肠”。中注意“老”、“肠”字,注意要把字头咬住,声带闭合,用气息连贯起来,声音拉长,分别归韵到“ao”、“ang”上。歌曲B段的第一句“山高也有人(呀)行路,水深还有渡船(罗)人”曲调提高了一个大二度,在唱这一段的时候气息要沉下去,声带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和气息结合起来,以情带声,注意开口的第一个“山”字要吐出去,“高”、“路”“罗”字的归韵。B段中的第二句“渡船哥哥先渡我,渡我回家看亲娘,看亲娘!”中尤其要注意“先”xian这个字,由于这个音位于小字二组的降la上,音偏高,不好咬字,所以在唱这个字之前要做好准备,下巴放松,气息下沉,字头要咬出去,同时字腹拉宽拉长,头腔共鸣多些,最后把声音归韵到“an”上。再现段“船到江心,不(哪)拢岸,眼望青山哭一(哟)场,眼望青山哭一(哟)场”。注意乐句中的“船”、“拢”、“哭”字分别归韵于“ang”、“ong”、“u”中。这是一首云南民歌,歌曲中加入了很多衬词如“呀”、“哦”、“罗”、“哪”、“哟”,在唱这些衬词的时候要保持前后词的衔接,保持乐句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断句的现象。
(二)歌曲意境的把握
一部声乐作品是由歌词和旋律两部分组成,也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密切结合的产物。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外,还要注意演唱中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以及整体把握。这样才能使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因此歌唱者在日常中不仅要培养良好的歌唱意识,还要在演唱中平衡歌唱技巧与演唱情感两者的关系。
《想亲娘》的感情基调主要建立在“想”的基础上,A段运用四四拍,节奏自由舒缓,亲切、渴望的,通过对自然景象“胡桃开花”的描写,将歌曲的“思念”引出,B段中同样也借用了山高、水深,阐释了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险阻,我都要回到我的家乡见到我的母亲,把儿子对母亲的迫切想念表现得更为形象动人。再现段随着歌曲的转调,速度放慢,表达了有家不能回,惆怅、无助的内心挣扎的心情,在歌唱中也可以适当加入点哭腔。
参考文献
[1]丁善德.丁善德艺术歌曲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张虎.丁善德民歌改编曲分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
作者:魏 丹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 上一篇:外汇行政处罚难点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